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1.080.10 SH G17 备案号:55632-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 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Isoprene for industrial useDetermination of trace alkynes and dienes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2016-07-1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178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宁、戴卫海、朱瑶婴、黄永凯、江若平、樊芳、徐旭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SH/T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警告:本方法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 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戊二烯(聚合级)中微量环戊二烯、2-丁炔、2-甲基 1-丁烯-3-炔、1-戊炔、3-戊烯-1-炔、顺-1,3-戊二烯和反-1,3-戊二烯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工业用异戊二烯(聚合级)中含量不低于0.5mg/kg的环戊二烯、2-丁炔、2- 甲基-1-丁烯-3-炔、1-戊炔、顺-1.3-戊二烯和反-1,3-戊二烯以及不低于1.0mg/kg的3-戊烯-1-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SO3165:1976,IDT)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方法提要 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将适量试样注人配有中心切割装置和双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中,试样 先通过顶分析柱,各组分进行预分离,其中难分离组分通过中心切割(中心切割的时间段根据出峰时 间确定,)被切至主分析柱,从而进行有效分离。待测组分经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以 外标法定量。 4试剂与材料 4.1试剂 4.1.1正戊烷:用作配制标样的溶剂,纯度不低于99.5%(质量分数),应不含有被测定组分,其他 满足要求的溶剂也可使用。 4.1.22-丁炔:纯度不低于98%(质量分数)。 4.1.3反-1,3戊二烯:纯度不低于95%(质量分数)。 4.1.4J 顺-1.3戊二烯:纯度不低于97%(质量分数)。 4.1.52-甲基-1-丁烯-3-快:纯度不低于98%(质量分数)。 4.1.6环戊二烯:纯度不低于97%(质量分数)。 4.1.71-戊炔:纯度不低于98%(质量分数)。 4.1.83-戊烯-1-炔:纯度不低于98%(质量分数)。 SH/T17832016 4.2材料 4.2.1氮气:其纯度应不低于9099体积分数) 4.2.3空气:经5A分 5仪器与设备 5.1 气相色请仪 配置中 切割装贸 双复 工火缩离于化检测器(FD),能够在表1所推落条件下操作的气相色谱仪, 该仪器对本 标准规定 的最低 购定浓度下的快经租二经所产生的蜂高应至 少大于喝声的两信 气路连 接系统如 1所 其默认 态一般为状态,此时样品中各组分流整 分析柱和 祖尼柱被 验测器A 检测。 中流经预分析柱的共流出维 行分离时,将分析系统切换至状态or 分进一步进 进行中 C 心切割 分析柱的共流出组分进人主分析柱,进 一步分离,然后被检测器B检测。满足本标 准分离 果的其他流路控制系统也可使用 阻尼柱 检测器A 预分析柱 压力控制器 进样口 阻尼 主分析租 检测器B a)状态。年(预分高料 金测器A 镇分 压力控制器 切换商 状态品中心切割状态 图 中心 切割分析方法气路连接示意图 5.2色谱柱 本标准使用表1所示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异戊二烯试样未切割时的典型图谱和切割后的典型图谱 2 SH/T1783--2016 见图2和图3。能给出同等分离和定量效果的共他色谱柱和分析条件也可使用。 推荐的色谱柱及其典型操作条件 表 预分析 主分析柱 阻尼柱 色谱柱 二甲基聚硅氧烷 NLO,PLOT/S 空毛细管柱 柱长/m 50 0.477 液膜厚度/um 0.52 8.0 内径/mm PRES 0.32 0.32 0.10 载气 气(N (N.) N 2 载气平均流 (mL/mi 2.20 3.50 60 柱温 初 保 9 (min) 10 180 20 6.50com6.77 of) 29(om):7.47 off) 764(a0):7.73 off) 250 59(on)6.77 甲-1-丁姐当3一快的切制 12 :7.29(on) 7.47(om) 为 1-戊 烯、2-甲基-2 丁妞和成 3-戊二 的切割时 (off)为顺 3-戊二烯和环 0 800 P 6000 4000 2000 5.5 7.5 8.5min 8 12-丁快和2-基 -3-炔:2一异戊二烯:31-成快和顺-2-戊烯; 4—2-甲基-2-丁烯和反-13-戊二烯:3-戊烯-1-快6—顺-12-双二烯和环戊二烯:7一3-戊烯-1-炔 图2异戊二烯试样未切割时在预分析柱上的典型图谱 SHT1783-2016 PA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 12 min 120 001 80 60 40 11 13 20 28 30 32 24 26 34 36 38min 1异戊二烯:2—3-戊烯-1-炔;3—3-戊烯-1-快:4—2-甲基-2-丁烯5顺-2-戊烯: 62-丁块:7一未知:8一异戊二烯:9一环戊二烯:10一顺-1.3-戊二烯: 11一反-1,3-戊二烯:12-2-甲基-1-丁烯-3-块:13-1-戊块 上图为检测器A上检测到的色谱图:下图为检测器B上检测到的色谱图。 图3异戊二烯试样切割后的典型图谱 5.3进样装置 自动进样器,配置10uL微量注射器 5.4记录装置 电子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 6采样 按CB/T3723和GB/T6680规定的安全与技术要求采取样品。取样瓶应耐压,密闭 SH/T1783-2016 7仪器准备 7.1色谱柱的安装和老化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指导安装和老化色谱柱。老化之后将柱出口接至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人口 处,并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7.2气相色谱仪操作条件调节 调节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条件,符合表1所示参数, 7.3中心切割分析方法切割时间的确定 在电磁切换阀处于图1中预分离状态(of)下,将标样(8.2)注人气相色谱进样口,被测组分经 预分析柱分离后,经过阻尼柱,进人检测器A,确定难分离物质对(2-丁炔和2-甲基-1-丁烯-3-炔、 1-戊炔和顺-2-戊烯、2-甲基-2-丁烯和反-1,3-戊二烯、顺-13-戊二烯和环戊二烯)出峰的起止时 间,因样品组分在阻尼柱上的停留时间小于0.01min,因此难分离物质对在检测器A上的出峰起止时 间即为电磁切换阀自预分离状态切换至中心切割状态(自of状态切至on状态)和切回预分离状态 (自on状态切回of状态)的阀切换时间。当被切割组分与前后组分的保留时间相距较大时可适当放宽 切割时间。微调阀切换时间,确保难分离物质被完全切人主分析柱。 8测定步骤 8.1组分的定性 样品分析所得组分的定性,是将它们的保留时间与相同条件下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加以对比确定。 8.2标样的配制 在正戊烷或其他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2-丁炔、2-甲基-1-丁烯-3-炔、1-戊炔、3-戊烯-1- 炔,反-1,3-戊二烯、顺-1,3-戊二烯、环戊二烯,采用重量法配制成浓度与样品接近的标样。 可采取逐级稀释的方法分别配制标样,由于正戊烷等溶剂极易挥发,因此在配制过程中应尽可能 保持密封状态,配制好的标样应密封且低温保存。 8.3校正 采用微量注射器(5.3),在规定的条件下向色谱仪准确注入1.0L标样,重复测定两次,测量各 被测组分的峰面积。两次重复测定的峰面积之差应不大于其平均值的5%,取其平均值供定量计算用。 8.4试样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5.3)准确注入1.0μL样品,重复测定两次,记录并测得各微量炔烃和二烯经组 分的峰面积。 注:测定时,试样温度应与标样溶液的温度保持一致。

.pdf文档 SH-T 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H-T 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第 1 页 SH-T 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第 2 页 SH-T 1783-2016 工业用异戊二烯中微量炔烃和二烯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4 03:32: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