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3.140.99 QB 分类号:Y28 备案号:57114-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 QB/T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一U) 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Specificiation of thermostabilizer for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PVC-U) profile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508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深圳市志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精信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异型材及门窗制品专业委员会、华之 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金鹏塑料异型材制造有限公司、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 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大明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惠丰型 材有限公司、广东顾地塑胶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京胜、陈明辉、王兴为、严一丰、王存吉、李荣顺、范理、王永兵、刘芳兴、 张秀波、张军、刘艳芳、王文治、陈彪。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B/T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一U)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增塑聚氯乙烯(PVC一U)型材专用热稳定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未增塑聚氯乙烯(PVC一U)型材专用的有机锡热稳定剂、复合钙锌热稳定剂和有机 基热稳定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4一2008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1409.1一2008橡胶防老剂、硫化促乙进剂熔点测定方法 QB/T4340一2012鞋类化学试验方法金属总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3分类 热稳定剂分为:有机锡热稳定剂、复合钙锌热稳定剂和有机基热稳定剂三种类型。 4要求 4.1 基本性能 热稳定剂的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基本性能 要求 项目 有机锡热稳定剂 复合钙锌热稳定剂 有机基热稳定剂 白色或浅黄色粉状或片状固体 外观(23士2)℃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白色或浅黄色固体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加热减量/% 1.5 4.0 1 灰分偏差/% ±2 熔点偏差/℃ ±2 ±5 注:灰分偏差、熔点偏差仅适用于固体稳定剂 4.2 加工应用性能 热稳定剂的加工应用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加工应用性能 序号 项目 要求 1 塑化时间差/s ±10 2 平衡扭矩差/% ±10 QB/T5081-2017 表2(续) 项 要求 41.0 3 初期色差 2b0.80 动态热稳定性色差 A≤3.00 4 4.3重金属限量 热稳定剂的重金属限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重金属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重金属 要求 铅 500 镉 ≤ 50 5试验方法 5.1 试验配方及共混料 见附录A。 5.2热稳定的对比样品 5.2.1对比样品的确认 对比样品需经过检验,并经过生产加工应用验证,由相关方确认并共同抽取留样,同时保存该样品 并保留该样品的检验报告和生产加工时的质量记录 5.2.2对比样品的保存与更新 对比样品应保存在防晒、防潮的环境下,室温保存期自抽取之日起3个月,到期的对比样品应重新 确认更新。 5.3外观 在(23土2)℃自然光下距离样品0.5m处目测。 5.4加热减量 5.4.1加热减量按GB/T2914一2008的方法A进行检测,将称量瓶和盖子分开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 在(130土2)℃的温度下加热30min,然后移至干燥血内密闭冷却至室温待用。 5.4.2将约10g的样品放入已经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均匀铺平、称重、盖好瓶盖;移至电热鼓风干燥 箱,打开称量瓶盖,在(130±2)℃的温度下加热30mim盖好瓶盖后自箱内取出将其置于干燥血内密 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5.4.3加热减量用样品加热前后质量变化的百分数X表示,按公式(1)确定,取各次称量值的算术平 均值,结果保留2位小数。 (mo -m,)、 (1) 式中: X 加热减量,%; 加热前称量瓶与样品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 mo 加热冷却后称量瓶与样品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 m1 2 QB/T5081-2017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5.5灰分偏差 5.5.1灰分按GB/T9345.1-2008的方法A进行检测,试样质量约为2g,(已恒重)容积为 30mL~50mL,熳烧温度为(800±50)C,烧时间1h,称重,在相同条件下,再焕烧30min,直 至恒重(即相继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不大于0.5mg) 5.5.2灰分偏差为当前受检稳定剂样品的灰分值与同一型号稳定剂灰分的标称值或对比样品灰分值的 差值。 5.6熔点偏差 5.6.1熔点按GB/T11409.1 一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样品需研细混匀后待用 5.6.2熔点偏差为当前受检稳定剂样品的熔点值与同一型号稳定剂熔点的标称值或对比样品熔点实测 值的差值。 5.7塑化时间差、平衡扭矩差 塑化时间、平衡扭矩差的测定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5.8初期色差 参见附录A的规定进行 5.9动态热稳定性色差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5.10重金属限量 按QB/T4340- 2012的规定进行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6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6.1标志 热稳定剂的包装上应有清晰标志,内容至少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注册商标、本标准编号、 净质量、生产日期或产品批号、防湿和防晒。 6.2包装 液体热稳定剂应使用新制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固体热稳定剂应使用涂塑袋包装。 6.3运输 运输时应用洁静的运输工具,避免包装破损或混入杂物,防止曝晒和雨淋。 6.4贮存 热稳定剂应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防止日光直射,远离热源,贮存环境温度不应超过60℃。 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1年。 3 QB/T5081-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初期色差的测定 A.11 仪器设备 本次试验本实验室初期色差测定需用到以下仪器设备: a)双辊炼塑机,油加热,辊直径160mm或200mm; b) 数字式红外测温仪; c) 计时器: (p 数字分光光度计或色差仪;CIE标准光源D65(包括镜面反射),测定条件为8/d或d/8(两 者都没有滤光器)。 A.2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为: a)辊筒温度设置为180℃~190℃; b) 前辊速度为8.92m/min,速比为1:1.353; 试样厚度为(1.2土0.2)mm; A.3共混料的制备 A.3.1 设备:小型高速混合机。 A.3.2主要参数:热混缸容积:10L;主轴转速:1500r/min。 A.3.3物料加热方式:自摩擦。 A.3.4物料冷却方式:空气自然冷却。 A.3.5试验配方:按表4称量各个配方原料,精确到0.1g。 A.3.6制备步骤:将总量约4kg的配方材料一次加入到容积为10L的高速混合机内混合,待料温升至 120℃时将共混物摊放在足够大的铝板上,翻动冷却至料温不高于40℃待用。 表A.1试验配方 单位为克 配比 组分 标准编号或特性指标 有机锡 钙锌 有机基 热稳定体系 热稳定体系 热稳定体系 聚氯乙烯树脂(SG-5) GB/T57612006 100.0 100.0 100.0 有机锡热稳定剂 无 按推荐用量 钙锌热稳定剂 无 按推荐用量 有机基热稳定剂 无 按推荐用量 氯化聚乙烯(CPE-135) HG/T27042010 8.0 8.0 8.0 丙烯酸酯加工助剂 25℃特性黏度3.0~5.0 0.5 3.0 3.0 4

.pdf文档 QB-T 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第 1 页 QB-T 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第 2 页 QB-T 5081-2017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型材专用热稳定剂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23:26: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