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9.080.40 QB 分类号:Y47 备案号:6070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 QB/T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fermentation alcohol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 5042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五洲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大学、石家庄人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新旭合 成革有限公司、浙江繁盛超纤制品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浙江德 美博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峰 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烟台万华超 纤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才、范浩军、复金莲、许刚、张献慧、陈意、张磊、张瑞烟、黄军江、陈晨、 应刚秋、王春能、王友忠、李革、张胜东、徐一、赵建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B/T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氨酯合成革(以下简称“合成革”)清洁生产技术过程的分极、要求、数据采集和 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干法、湿法、后处理生产工艺制合成革企业清洁生产工艺的设计和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160.42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化合物 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11893一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901-1989 悬浮物重量法 GB/T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21902-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T91-2004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99-2005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449-2008 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 HJ535一2009水质铵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3分级 根据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不同,按HJ/T449一2008中4.1的规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要求 合成革清洁生产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合成革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项目 新建企业 新建企业 原有企业 可选用溶剂型干法 优先采用水性树脂或 采用水性树脂、TPU树 树脂、水性树脂或 材料选择 聚氨酯(PU)树脂 干法工艺 无溶剂树脂或热塑性 脂或无溶剂树脂 无溶剂树脂、热塑 TPU树脂 性TPU树脂 1 QB/T5042—2017 表1(续)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项目 新建企业 新建企业 原有企业 采用溶剂型树脂或水 湿法工艺 采用溶剂型树脂 采用溶剂型树脂 性树脂 聚氨酯(PU)树脂 采用水性树脂或无溶 优先采用水性或无溶 可选用溶剂型、水 后处理 剂树脂 剂树脂 性树脂 水性树脂中的溶剂主 要为水,有机溶剂含量 湿法树脂100%采用DMF作溶剂;干法树脂 材料选择 PU树脂中的溶剂 ≤5%;湿法溶剂型树 中不可回收溶用量≤30%;后处理树脂中不 脂采用100%的二甲基 可回收溶剂用量≤30% 甲酰胺(DMF)作溶剂 溶剂型干法优选DMF作为稀释剂;湿法树脂 水性树脂用稀释剂为 全部采用DMF做稀释剂;后处理不可回收稀 稀释剂 水;溶剂型湿法树脂用 释剂用量≤30%;不应使用苯、甲苯、二甲 DMF作稀释剂 苯、二氯乙烷类稀释剂 设置专用配料室配料,配料槽(罐)上方设置抽排风系统,废气经喷 淋吸收后回收利用;当配制和使用溶剂型材料时,现场采取通风措施 配料工艺 和设置劳动保护清洗装置,防止毒性材料与皮肤接触和入口;溶剂、 稀释剂采用密封管道(泵压)输送 配料槽(罐)上方应设置抽排风系统、废气经喷淋吸装置 生产线涂台、贴合(操作人员必须处于密封区以外)和干燥箱应密封, 干法工艺 上置抽排风系统,废气进入溶剂喷淋吸收塔吸收;生产线进/出口为负 压,风量参考值为:二涂三烘:4.5×104m/h;三涂四烘:6.0×104m/h 基布预含浸、基布的挤水、烫平、涂台、凝固槽、扎压、水洗、烘干 集气 湿法工艺 等应整体密封,上置抽排风系统,废气进入溶剂喷淋吸收塔吸收;生 产线进/出口为负压,风量参考值为:15000m3/h 涂台、印刷(操作人员必须处于密封区以外)和干燥箱应密封,形成 DMF喷淋吸收 后处理 工艺 负压,上置抽排风系统,废气进入溶剂喷淋吸收塔吸收,风量参考值 为:3.1×10*m²/h~4.3×10*m²/h 现有的、没有溶剂回收设备的后段企业应加装溶剂喷淋吸收装置,溶 剂喷淋吸收DMF浓度达到标准(≥10%)后的废水出售给有能力的企 喷淋吸收 业回收利用:喷淋吸收塔的吸收能力应与生产规模相对应;喷淋塔应 设计成两级及以上吸收,一级吸收高浓度废气,二级吸收低浓度废气 配料、湿法、干法生以及后处理过程产生含DMF的废气,喷淋吸收后 DMF吸收率/% DMF吸收率≥95%,排放口DMF废气浓度≤50mg/m3 精馏回收塔应采用三效及三效以上回收工艺,精馏回收塔日处理废水 DMF精馏 精馏塔要求 能力≥工厂废水产生能力 DMF精馏回收 回收 废水要求 进精馏塔前废水中DMF的浓度应≥18% 工艺 DMF回收 干法及后 ≥85% 利用率 整理 2 QB/T5042-2017 表1(续)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项目 新建企业 新建企业 原有企业 DMF精馅回收 DMF回收 湿法 ≥90% 工艺 利用率 脱氨后的塔顶水应进入热交换器冷却,然后部分回用,部分进入污水 塔顶废水 处理池进行生物处理 洗塔和洗槽废水先过滤去除悬浮物,然后导入调节池中,掺入低浓度 废 洗塔和洗槽废水 水 的废水,使调节池的废水浓度控制在系统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后进入 污水处理池进行生物处理 处 DMF精馏顶塔回收的废水、精馏塔、湿法浸固槽清洗废水、料桶清洗 废水末端治理 废水等采用生物脱氮法处理 工 艺 化学耗氧量(CODCr)、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DMF、色度(稀 废水 指标 释倍数)、pH 排放指标 (企业总排水口) 执行标准 GB21902-2008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 采用酸中和 可选用酸中和成盐法 甲 成盐法或膜 优选酸中和成盐法或膜分离- 或蒸汽汽提-楚烧法 胺 分离-生物脱 生物脱氮法治理 治理 治 塔顶水中的二甲胺治理方法 氮法治理 理 工 鼓励企业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艺 等离子体法; 燃烧法:包括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催化燃 不 纳米管光催 烧法等;等离子体法:纳米管光催化法 可 治理方法(选用) 化法 回 鼓励企业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后段企业应采用纳米管 收 光催化法 废 干法车间 DMF排放极限 气 生 湿法车间 DMF排放极限 的 产 排放 场 后处理车间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极限 理 指标 地 工 其他 VOC排放极限 厂界 VOCs排放极限 执行标准 执行GB21902-2008 废 渣 治 树脂桶壁等于料回收 用DMF等溶剂浸泡后回用,回用率≥80% 理 方 法 3 QB/T50422017 表1(续)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项目 新建企业 新建企业 原有企业 废 渣 废弃离型纸回收利用 交由相关厂家回收利用,回收率≥90% 治 理 方 磨革粉尘 采用布袋除尘工艺,去除率≥95% 法 废 渣 DMF回收精馏过程中产生的精馏塔残渣、湿法浆料过滤产生的残渣和 治 二甲胺经酸中和成盐后的残渣交由政府认可的危废处理中心集中处 其他固废方法 理 理,处理率100%;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残渣交由政府认可的有资质的 方 固废处理厂家处理,处理率100% 法 注1:原有企业是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合成革企业;新建企业是指本 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合成革建设项目。 注2:不可回收溶剂是指干法和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除DMF外目前尚无可行方法回收的其他溶剂。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 5.11 监测方法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表2和表3执行。 废气和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后进行累计。 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表2废水污染物各项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测点位置 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监测及采样频次 CODcr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按照GB/T11914-1989执行 pH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按照GB/T6920-1986执行 总氮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按照HJ/T199-2005执行 每周监测1次,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按照GB/T11893-1989执行 每次监测采样按照 DMF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按照GBZ/T160.62-2004执行 HJ/T91-2004执行 氨氮

.pdf文档 QB-T 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第 1 页 QB-T 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第 2 页 QB-T 5042-2017 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22:57: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