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83.140.10 QB 分类号:Y28 备案号:55577-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Biaxially orient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mbrane for filtration 2016-07-11 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北京市塑料研究所、上海金由氟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宁波昌祺微滤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臻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磊、王国华、茅惠东、李朝晖、郭卫东、冷瑞娟、王之浩、侯成成、吕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为原料经横纵双向拉伸工艺制成的过滤用薄膜(以下简称薄 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效率和阻力 GB/T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B/T6673-2001 塑料薄膜的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孔径(等效孔径) poresize 与具有相同毛细管压力的圆柱形毛细管相当的孔的直径。 3. 2 最可几孔径 mostprobableporesize 孔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于出现百分率最大处的孔径。 3. 3 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的相对偏差therelativedeviationofaverageporesizeandmostprobable pore size 薄膜的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径之差再与平均孔径之比。 3. 4 孔隙率porosity 薄膜内部孔隙的体积之和占全部薄膜的总体积的比率。 3.5 泡点压力bubblepoint 第一个气泡出现并引导连续出泡时的临界压力。 3. 6 空气通量airf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薄膜的空气体积总量。 1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3. 7 液体通量 fluid flu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薄膜的液体体积总量。 4分类 按用途分为两类,1类薄膜:除尘净化;Ⅱ类薄膜:精密过滤。 I类薄膜一一用于工业除尘和空气净化,按透气性能分为四种型号:A型、B型、C型和D型。 II类薄膜—用于空气或液体应高级净化且有-定通流量,按孔径大小分为5个规格:3.00μm、 1.00μm、0.45μm、0.22um和0.10μm,并分为气体过滤膜和液体过滤膜两种。 5要求 5.1外观 薄膜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纹、杂质和破洞。 5.2有效幅宽偏差 有效幅宽偏差不应小于20mm。 5.3物理性能 5.3.11类薄膜 I类薄膜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1类薄膜的物理性能 要求 项目 A型 B型 C 型 D型 透气性R/[m/(m-min)] ≥15 10~<15 5~<10 <5 过滤效率/% 95.000 00S'66 99.950 99.995 横向 2.00 拉伸负荷 2.50 IN 纵向 2.50 4.00 平均孔径/μm 3.5 2.5 最大孔径/μm 5.0 孔径 平均孔径与最可几孔 6 径的相对偏差/% 孔隙率/% 70 5.3.2 Ⅱ类薄膜 Ⅱ类薄膜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Ⅱ类薄膜的物理性能 要求 项目 孔径/μm 3.00 1.00 0.45 0.22 0.10 泡点压力/MPa ≥ 0.02 0.06 0.10 0.14 0.18 空气通量/[m/(m²h)] ≥ 1800 1 200 1 000 800 500 2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表2(续) 要求 项目 孔径/μm 3.00 1.00 0.45 0.22 0.10 液体通量[m/(m²-h)】 15.0 10.0 8.0 6.0 3.0 孔径分布 累计90%孔径应小于标称孔径 注:气体过滤膜不考核液体通量,液体过滤膜不考核空气通量。 6试验方法 6.1试验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验的状态调节应按GB/T2918-1998规定进行,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10)%, 调节时间不少于4h,6.3、6.4、6.6、6.8、6.10的试验在此条件下进行。 6.2外观 每卷薄膜从外端去除最外层后沿长度方向取1m长试样,在自然光线下目测检验,若采用日光灯照 明,照度不低于400Ix。 6.3有效幅宽偏差 按GB/T6673一2001的规定进行试验,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或直尺进行测量,按公式(1)计算 有效幅宽偏差: Aw= w-Wo (1) 式中: w 偏差,单位为毫米(mm); W 实测宽度,单位为毫米(mm); Wo- 公称宽度,单位为毫米(mm)。 6.4透气性 按GB/T5453-1997规定进行实验,试验压降为200Pa。 6.5过滤效率 按GB/T61652008中6的规定进行实验,试验条件为:试样衬50目的金属丝网,空气的额定风 量为32L/min,使用2%浓度的氯化钠(NaCI)溶液。 6.6拉伸负荷 按GB/T1040.1一2006和GB/T1040.3-2006规定进行实验,采用2型样,试样宽度为(50土 0.5)mm,长度为200mm,沿薄膜横纵方向各取试样5条,试样割取位置间隔不小于500mm,夹具间 初始距离50mm,试验速度为100mm/min,拉伸至试样断裂,测出最大拉伸负荷,取算术平均值,精 确至0.01N。 6.7孔径及孔径分布 6.7.1沿幅宽方向均匀的裁取5块直径为50mm的试样,将试样放入浸润液中,浸泡至完全润湿(试 样呈透明状),采用表面张力小于2.3×10N/m的浸润液,推荐使用分析纯乙醇。 6.7.2采用孔径分析仪测试,将试样安放在测试仪样品室的夹样器内,用压块压紧并拧紧样品室端盖。 接通供气阀,连接气管,保证整个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不漏气。运行测试程序,选择测试类型并设定测试 参数,包括夹样器孔径、试样厚度、浸润液表面张力等。 6.7.3开始测试,仪器自动测量气流压力变化值、计算试样孔隙特征并输出测试结果:最大孔径、平 3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均孔径、最可几孔径和孔径分布,取算术平均值。 6.8孔隙率 裁取100cm²的试样5块,用精度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质量。厚度的测量按GB/T6672-2001 的规定进行,按公式(2)计算试样的密度,按公式(3)计算孔隙率: m p=104× (2) sx8 式中: 一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p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样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 试样的厚度,单位为微米(μum)。 (3) Po 式中: 孔隙率,%; 聚四氟乙烯树脂密度为2.18,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Por 试样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6.9泡点压力 6.9.1沿幅宽方向均匀的取5块直径150mm的试样,放入浸润液中浸泡5min~10min至完全浸润(试 样呈透明状),浸润液采用分析纯乙醇。 6.9.2采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将浸泡后的试样平铺在平板过滤器样品台上,并将样品台密封,设 定好相关参数后进行泡点测试,记录并打印结果。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6.10空气通量 沿幅宽方向均匀的取5块试样,采用空气通量测试器,将试样装入测试器中,调节测试器两端的压 力差至0.01MPa,压差稳定后读取流量计的数值并记录,按公式(4)计算空气通量,取测量结果的算 术平均值: (4) S, ×t, 式中: 空气通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平方米小时[m²/(m~h)]; Q1——试样测试通量,单位为立方米(m); 试样测试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一试样测试时间,单位为小时(h)。 ti- 6.11液体通量 6.11.1在样品首尾两端的有效幅宽内,均匀取5块试样,放入浸润液中浸泡5min~10min直至完全 浸润(试样呈透明状),同时准备试验介质。其中浸润液采用分析纯乙醇;试验介质采用水和分析纯乙 醇混合液,体积比为2:1。 6.11.2采用液体通量测试仪,将试样装入测试器中,倒入配好的试验介质,调节测试器两端的压力差 至0.02MPa,压差稳定后开始计时,同时计量流出试验介质的体积。以测试器内试验介质流出量大于 4 万方数据 QB/T5002—2016 总量3/4为测试终止时间。记录试样测试时间和流出介质体积。按公式(5)计算液体通量,取测量结 果的算术平均值: Q2 Jz

.pdf文档 QB-T 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第 1 页 QB-T 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第 2 页 QB-T 5002-2016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过滤薄膜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22:34: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