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40 D09 备案号:54746—201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roadside packing 2016-02-05发布 2016-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51047—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适用条件 4 5 制浆输送工艺要求 5.1 制浆输送系统一般要求 5.2 高水材料浆体制浆系统 5.3 高水材料浆体输送系统 5. 4 清洗系统 6充填区域要求 6.1 充填袋要求 6.2 原位留巷和半原位留巷 6.3 充填区域支护要求 7 高水材料沿空留巷工艺流程 7.1工艺流程 7. 2 施工要求 8 矿压监测及质量检测 NB/T 5104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春东、班士杰、白忠胜、胡海江、秦邦振、马民乐、布铁勇、魏新贤、冯利宁、葛习 强、王春耕、卢志敏、赵玉泉、李永元、张秀卫、刘富、郑厚发。 NB/T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实施沿空留巷技术有关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工艺流程和 设备布置、充填材料质量及矿压观测等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573—2008 3水泥取样方法 GB/T20105—2006 风筒涂覆布 GB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煤矿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高水材料high-watermaterial 由高铝水泥熟料、悬浮分散剂、缓凝剂等组成的甲料和石膏、生石灰、促凝剂等组成的乙料构成,甲 料和乙料分别加水形成单一料浆体时,数小时不凝结,一旦混合,便能快速凝结、硬化,水灰比1.8:1时 7d强度可以达到5MPa以上的一种水硬性材料。 3. 2 巷旁充填 roadsidepacking 沿空留巷时,在巷道靠采空区一侧用选定物料进行充填形成支护条带的护巷方法。 3.3 充填袋 fillingbag 位置固结成型的一种密封袋。 3. 4 高水材料充填体 filling bodys with high-water material 高水材料浆体凝固后形成的固结体。 3.5 对拉锚栓 double-pulledbolts 两端都设有托盘,用以加强充填体刚度的一种特殊杆体。 3.6 防滑锚栓 Non-slipanchor 煤层倾角较大时,为了防止充填体滑移,将一端锚固在上方底板内,杆体与充填体紧固在一起的锚栓。 1 NB/T51047—2016 4适用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25°,煤层厚度4.5m以下,应用锚网支护的巷道内实施沿空留巷 5制浆输送工艺要求 5.1制浆输送系统一般要求 5.1.1井下制浆输送系统使用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GB3836.3一2010的要求。制浆设备安装符 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5.1.2制浆系统置于运输、供水、通风条件较好、干燥的巷道或室内。 5.1.3制浆系统需满足充填能力要求,水温大于18℃,pH值宜大于7。 5.1.4 储料能力满足生产能力要求,可根据运输条件、储料能力设定储料比例。 5.2高水材料浆体制浆系统 5.2.1制浆系统主要由称量系统、搅拌系统组成。其中称量系统有人工计量和自动计量两种,推荐采 用自动计量系统;搅拌系统一般采用批次搅拌方法,甲料、乙料搅拌桶至少保证“一制一充”。高水材料 沿空留巷制浆输送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 注1:采用批次搅拌方法,即称量、搅拌顺序进行,称量后,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进行输送。 注2:“一制一充”即每种料浆至少要有两个搅拌桶,一个搅拌桶预制浆,一个搅拌桶输送成品浆,保证料浆输送的 连续。 0 说明: 1——甲料储料台; 2——甲料搅拌桶; 3- 一输送泵; 4- 乙料搅拌桶; 乙料储料台; 6- 隔爆开关; 7- 甲乙料输送管路。 图1高水材料沿空留巷制浆输送系统布置示意图 5.2.2 根据设计强度要求,确定浆体配比浓度。 5.3 高水材料浆体输送系统 5.3.1 高水材料浆体输送系统主要由注浆泵、输送管路和混合装置等组成。 5.3.2 高水材料浆体输送方式宜采用高压双液注浆泵进行输送,注浆泵设置为“一用一备”。 2 NB/T 51047—2016 5.3.3输送管路要求如下: a)输送管路、连接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b)甲料、乙料料浆由注浆泵分别通过管路输送,距离充填地点20m左右经混合装置进行混合后 输送至充填袋内。 5.3.4混合装置应保证甲料、乙料料浆按1:1比例进行混合。混合装置一般为焊接的“双进一出”的 管路,一般进液管路内截面之和与出液管路截面之比为1~0.8为宜。 ·5.4清洗系统 充填完毕后,需对搅拌系统和管路进行清洗,清洗用水量一般为搅拌桶容积的3倍;如采用压风清 洗,可适当减少清洗用水。 6充填区域要求 6.1充填袋要求 6.1.1充填袋材料质量满足GB/T20105一2006《风筒涂覆布》要求,或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程、 规范规定的煤矿井下使用的相关材料要求。 6.1.2充填袋拼接要求抗拉强度大于0.15MPa,在0.01MPa下不能出现渗水现象。 6.1.3充填袋尺寸根据留巷设计的墙体参数和循环进度确定,高度富余系数不应小于1.1。 6.1.4充填袋顶部至少设置两个袖孔,一个为注浆袖孔,一个为排气袖孔;需要安装对拉锚栓和防滑锚 栓时,在充填袋上预制对拉锚栓袖孔。袖孔长度便于和注浆管或锚栓扎紧,防止溢浆。充填袋加工示意 图如图2所示。 注浆子 吊挂环 对拉锚杆孔 对拉锚杆孔 图2充填袋加工示意图 6.2原位留巷和半原位留巷 根据墙体的留设位置,可分为原位留巷和半原位留巷。原位留巷是指将原有巷道断面整体保留的 留巷方式,原位留巷布置及支护如图3所示。半原位留巷是指将原有巷道断面的一部分进行保留的留 巷方式,半原位留巷布置及支护如图4所示。 3 NB/T51047—2016 回采方 待充 超前扩 空间 帮处 液压支架 带后支护 超前支护 密集点柱 密集点柱 图3原位留巷布置及支护示意图

.pdf文档 NB-T 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填充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填充技术要求 第 1 页 NB-T 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填充技术要求 第 2 页 NB-T 51047-2016 沿空留巷高水材料巷旁填充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9:50: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