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NB E 11 备案号:5729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Geological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BM evaluation well drilling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0033—2016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4 设计书的编写格式及要求 设计幅面 4.1 4.2 版面设计 4.3 设计文本结构、格式 5设计内容及编制要求 5.1 井区自然概况 5.2 地质简况 5.3 设计依据及规范 5.4 工程要求 5.5 资料录取要求 5.6 技术说明及要求 5.7 资料上交要求 5.8 健康、安全与环境 5.9 技术标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封面格式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靡页格式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目录格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正文格式 10 附录E(规范性附录) 设计文本中的字号和字体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邻井成果数据表 附录G(资料性附录) 设计井参数表 附录H(资料性附录) 上交资料表 14 NB/T1003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李梦溪、崔新瑞、余巍、刘春春、刘忠、胡秋嘉、张聪、周立春、李小军、张庆 丰、张伟、胡明卿、闫霞、赵宝山。 NB/T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编制的格式、内容、要求及审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编制和审批,其他各类井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965油气探井地质设计规范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排采coalbedgasproduction 利用机械举升设备将井筒内的水举升到地面,逐步降低井底流压,同时逐步降低煤层的储层压 力,使吸附在煤基质孔隙内表面的煤层气被解吸,然后通过基质孔隙的扩散、渗流到井筒,从而被 采出。 3.2 顶板coalseamroof 正常层序的含煤地层剖面中覆盖在煤层上面的岩层。它是泥炭堆积后覆盖在泥炭层上的沉积物。 常见的煤层顶板岩石以泥质岩、粉砂岩和石灰岩为主。 3.3 底板coalseamfloor 正常层序的含煤地层面中,直接伏于煤层下面的岩层。常见的煤层底板岩石有黏土岩、泥质岩 和粉砂岩等。 3.4 夹coalparting 夹在煤层之中的其他岩层。夹研多为泥质岩、黏土岩、炭质泥岩或砂岩。夹研常成层状、似层状 或凸镜状。 3.5 陷落柱collapsecolumn 由于岩溶和塌作用形成的镶嵌在煤系中的杂乱无章的碎石堆集体,也称为岩溶陷落柱。一般为 圆形或不甚规则的椭圆形柱状体。 1 NB/T 10033—2016 4设计书的编写格式及要求 4.1设计幅面 纸张采用A4幅面。 4.2版面设计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mm;页眉:15mm,页脚:17.5mm。 4.3i 设计文本结构、格式 4.3.1封面 4.3.1.1封面内容及编排格式见附录。 4.3.1.2封面左上角附建设单位隶属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志。 4.3.1.3封面页眉右侧设置编号,用于提示井别、编写的年度、排序情况。 4.3.1.4构造名称应写明所在盆地、区块名称。 4.3.1.5建设单位名称应填写全称。 4.3.1.6设计日期为地质设计编制完成日期,年月日时间使用小写数字。 4.3.2靡页 4.3.2.1靡页内容及编排格式见附录B。 4.3.2.2靡页为地质设计审批表。内容有井号、井别、井型、设计单位名称、设计单位设计人、设计 单位审核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审核意见、签字日期。 4.3.2.3靡页编排页脚。页脚左边标注建设单位简称。 4.3.3目录 4.3.3.1目录的编排格式见附录C。 4.3.3.2目录内容由地质设计中正文的一级、二级标题自动生成,不需手工编排。 4.3.4正文 4.3.4.1正文编排格式见附录D。 4.3.4.2一级标题,编号与文字间以顿号连接,二级及以下级别标题,编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 字间隔。 4.3.4.3正文文字页编排页眉、页脚。页眉左边为建设单位缩写名称,右边标注“××盆地××区 块××井钻井地质设计”。页脚标注“第×页共×页”,单数页标注右对齐,双数页左对齐。 4.3.5设计文本的字体和字号 封面、靡页、目录和正文文字的字体、字号见附录E。 5设计内容及编制要求 正文起始简要介绍评价井基本情况,包括位置、部署目的、目的层位、部署区基本地质概况。 2 NB/T10033—2016 5.1井区自然概况 参照SY/T5965中相关内容编写。 5.2地质简况 5.2.1区域勘探简况 简述评价井所在区域已实施勘探工作量、主力煤层发育情况、含气量及渗透率测试结果、已投产 煤层气井排采和区内及周边煤矿开采情况。 5.2.2地层简况 简述区域地层分布,按地层分层自上而下叙述设计井可能钻遇的各地质时代的岩性、厚度、产 状、分层特征和标志层,可参照表F.1。 5.2.3储层特征 简述煤系地层内各煤层发育情况,重点描述目的层展布、厚度、煤岩宏观类型、物性特征、电性 特征、煤层夹研及煤层顶、底板发育情况。 5.2.4构造简况 简述区域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特征。其中区域构造特征应包括构造展布、形态、走向及断层、陷 落柱发育情况等。 5.2.5煤层气气藏简况 简述气藏类型、煤层气气体组分、地下水水型、矿化度特征、地层温度、压力系数、目的层的储 层温度、储层压力,可参照表F2、表F.3。 5.2.6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简述区域水动力系统、水动力条件等。 5.2.7已钻井复杂情况 简述设计井所在区域已有井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及层位。 5.3设计依据及规范 5.3.1设计依据 5.3.1.1并位设计任务来源 简述设计井部署方案、单井方案的任务下达及审批情况。 5.3.1.2并区已有地质研究成果及认识 简述设计所依据的成果图件名称。 3

.pdf文档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第 1 页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第 2 页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3:41: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