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_65.020.20 LY B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duction of Salvia splendens 2018-12-29发布 2019-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306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爱香、张华丽、丛日晨、赵正楠、辛海波、崔荣峰、秦贺兰、宋利娜、李俊、梁芳、 李子敬。 I LY/T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串红(Salviasplendens)种苗生产条件、种苗生产、种苗出圃质量要求、检疫、包装 与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串红种苗设施条件下的规模化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47.4—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4部分:花卉种子 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3 3种苗生产条件 3.1生产设施 宜选用温度、湿度、光照可调控的设施,生产前应对设施内部进行消毒,具体方法见附录A。 播种容器 宜选用200孔穴盘。穴盘应洁净,重复使用时应进行消毒,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 3.3 3基质 播种基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泥炭纤维长度0mm~10mm,珍珠岩粒径2mm~4mm。 a) b) 理化性质稳定,pH5.5~6.5,EC为0.5mmhos/cm~0.75mmhos/cm。 c) 宜选用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8:2或7:3配制。 基质相对湿度50%~60%。 e) 基质重复使用时应进行消毒,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 3.4水质 pH6.5~7.0,EC<0.5mmhos/cm。可根据本地水质决定是否采用水处理系统。 4 种苗生产 4.1 播种前准备 4.1.1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18247.4一2000中I级和Ⅱ级规定要求 1 LY/T 3060—2018 4.1.2播种时间 温室中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一般从播种到出圃5周~6周。具体播种时间可根据种苗出圃时间、品 种特性及育苗环境条件等确定。 4.1.3贴标签 装盘前宜在穴盘一侧短边中间粘贴标有种名、品种名、播种日期等信息的标签。 4.1.4基质装盘 宜使用机械装盘镇压,填装量以镇压后基质表面距穴盘上表面2mm~3mm左右为宜。 4.2播种 宜使用机械播种。播种后需轻覆盖一层1.5mm左右粗蛭石,后进行基质淋水,以基质相对湿度 90%为宜。 4.3 播种后管理 4.3.1第一阶段:发芽期(播种至胚根出现) 宜在发芽室进行。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温度:发芽适温22℃~25℃。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 c) 光照:发芽无需光照。 4.3.2第二阶段:过渡期(从胚根出现到子叶完全展开,第一对真叶长出) 移人温室。环境条件及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温度:白天温度22℃~28℃,夜间温度15℃~22℃。 b) 湿度:基质相对湿度在70%~90%交替。 光照:光照度维持在50001x~100001x。 (P 施肥:子叶展开后,交替喷施20%:10%:20%(N:P2O,:KzO,质量分数之比)与14%: 0%:14%种苗专用肥,氮浓度为50mg/L~75mg/L,喷水与施肥交替进行。 EC:0.5mmhos/cm~0.75mmhos/cm。 4.3.3第三阶段:快速生长期(从子叶完全展开,第一对真叶长出,到种苗长出2~3对真叶) 根据实际出苗率进行并盘。环境条件及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温度:白天温度22℃~28℃,夜间温度15℃~22℃。 b) 湿度:基质相对湿度在50%~80%交替。 c) 光照:光照度100001x200001x。 d) 施肥:施肥种类与方法同第二阶段,氮浓度从75mg/L渐增到200mg/L。 e) EC:1.0mmhos/cm~1.2mmhos/cm。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使用生长调节剂1次~2次,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 环境条件及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LY/T3060—2018 a) 温度:白天温度22℃~26℃,夜间温度15℃22℃。 湿度:基质相对湿度在30%~80%交替。 c) 光照:逐渐接受全光照。 (P 施肥:不施或少施氮肥。 e)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 4.4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串红种苗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参见附录C,一串红种苗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参 见附录D。 种苗出圃质量要求 5 种苗出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植株高4cm~5cm,茎粗2mm~3mm,2~3对真叶,茎杆直立,叶片伸展、有光泽。 b) 根系健康发达,布满整个穴孔,且能将基质包裹住 c) 同一批次的种苗植株大小均匀一致,健壮,无病虫害 6 6检疫 种苗检疫按照GB/T23473执行。 7 包装与运输 7.1包装 宜使用种苗专用箱进行包装。装箱前,应在纸箱外贴上标签,标明花卉种类、品种名、生产厂家、产 地、出圃时间等。箱内采用防潮纸板分层,逐层放置,防止倒置。箱体顶部合拢后用塑料胶带封口。 7.2运输 运输适宜温度15℃~25℃,种苗基质相对湿度60%~80%,运输时间不宜超过48h。种苗抵达目 的地后取出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必要时需叶面喷水使其恢复正常的伸展状态,并尽快安排种植。 3 LY/T3060—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穴盘、基质及环境的常用消毒方法 穴盘、基质及环境的常用消毒方法见表A.1。 表A.1穴盘、基质及环境的常用消毒方法 消毒对象 具体方法 穴盘 用40%的甲醛2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30min,清水冲洗4~5次 每立方米基质使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拌匀,或采用 基质 90℃以上高温蒸汽处理30min~60min 清理地面绿苔、床下及床面的基质和周边杂草等,使用5%的漂白粉溶液对地面和床面喷雾消 毒,利用10%百菌清烟剂每667m地用200g~300g作熏蒸处理,湿帘及水管道用百菌清 环境 100000倍稀释循环水作除藻、杀菌处理,完成上述化学消毒处理后,关闭温室内所有通风设 施封闭处理72h。夏季也可利用环境高温40℃~50℃持续10d~14d空棚处理(主要杀灭 害虫和虫卵) 4 LY/T3060—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一串红种苗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 一串红种苗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见表B.1。 表 B.1 一串红种苗生长调节剂使用方法 名称 字母缩写 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 浓度/(mg/L) 多效唑 PPs3 灌根或叶面喷雾 上午、下午或傍晚 灌根2~8或喷雾2~10 比久 B, 叶面喷雾 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白天 3000~5000 矮壮素 CCC 灌根或叶面喷雾 上午、下午或傍晚 灌根300~500或喷雾500~1000 所有生长调节剂施用前均应提前做小范围实验。 5

.pdf文档 LY-T 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3060-2018 一串红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3:04: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