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LY B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053—2018 核桃楸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 of oil forest of JuglansmandshuricaMaxim 2018-12-29发布 2019-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3053—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种源及品种选择 4 4.1种源区划 4.2 种源及栽培品种选择 苗木培育 5.1 播种育苗 5.2 嫁接育苗 6裁培技术 6.1 造林地选择 6.2 整地 6.3 栽植 6.4 抚育管理 6.5 病虫害防治方法 7果实采收 7.1 果实采收时间 7.2 采收方法 8技术档案 8.1档案内容 8.2档案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核桃楸种源区划、所含种源及范围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LY/T305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提出并归口。 场、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宾县万人欢林场、齐齐哈尔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宝阳、张剑斌、田红梅、赵岭、徐连峰、李峰、王力刚、闫敦梁、郭昭滨、司海忠、 李文艳、王红梅、杨玉林、刘永利、侯玉明、李朝晖。 I LY/T3053—2018 核桃秋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概(JuglansmandshuricaMaxim)油料林裁培的种源及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栽 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东北地区核桃楸人工油料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832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料林 oilforest 以采收树木的果实或种子为原料榨取或提取油脂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种源及品种选择 4 4.1 种源区划 根据东北地区核桃概分布划分4个种源区,即长白山完达山种源区、吉林中部浅山种源区、辽宁东 部种源区、小兴安岭松花江地区种源区。划分情况见附录A。 4.2种源及栽培品种选择 4.2.1种源选择 应根据种源区划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丰产、抗虫、抗病、耐旱性强的种源。凡进行过种源试 结果中的最佳种源。 4.2.2 栽培品种选择 选择在本地区经过良种审定或试验选出的优良无性系。 1 LY/T3053—2018 5 苗木培育 5.1 播种育苗 5.1.1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苗圃地选择按照GB6001执行。进行全面整地,同时结合耕翻每公项施人有机肥30000kg。耕翻 后起垒,垒宽65cm,播种前3d~5d喷透水并喷施200倍液70%的恶灵(3-羟基-5-甲基异恶唑)进行 土壤消毒。 5.1.2种子处理 5.1.2.1 春季播前处理 春季播前15周开始种子催芽处理。检斤、验种、留样种后冷水浸种3d~5d,捞出并控干种子,混 动1次,持续6周~7周,后转人一5℃~5℃温度处理,每5d~7d翻动1次,持续8周,播前种子裂口 率不足40%,需筛出沙子,昼间于曝日下晾晒种子,翻动喷水,夜间冷冻种子,促进裂口,达到播种要求 5.1.2.2 2秋季播前处理 9月中旬种子检斤、验种后,冷水浸种1周,水量是种子体积的5倍以上,每日换水1次,漂除空粒 种子,捞出种子,可用于播种。 5.1.3播种 5.1.3.1播种时间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播可在10月份,土壤上冻前。 5.1.3.2 2播种量 每公项用种量1900kg~2200kg。 5.1.3.3 播种方式 采用垒作穴播。间距10cm~15cm。播种深度为5cm,播种后抚平表土并压实。播种时种子的放 置方式为平放,且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种尖向一侧或向下。 5.1.4苗期管理 5.1.4.1松土、除草 播后3d内施用施田补33%乳油,封闭面除草,同时采用人工除草。生长期进行3次以上除草和 中耕。 5.1.4.2 水肥管理 播种后及时灌透水。幼苗出齐后,根据情及时浇水,雨季注意田间排水。施肥可在6月初进行, 追施速效氮肥1次,每公顷施含氮30kg左右的氮肥,7月中旬后切勿追肥。 5.1.5起苗、假植 10月中旬调查苗木产量、质量,起苗保留主根长15cm,人假植场假植保存。 LY/T3053—2018 5.2嫁接育苗 5.2.1嫁接条件 温室或大棚内。室温25℃左右,做电热育苗床,嫁接过程中采用锯末保温、保湿,锯末温度26℃~ 31℃,含水率50%~60%。 5.2.2砧木准备 砧木选当地培育核桃秋1a2a生实生苗,地径1.2cm~2.0cm,无病虫害。秋季落叶后取苗、假 植,待土封冻前移人一5℃~5℃苗窖中储藏备用。 5.2.3接穗 5.2.3.1接穗来源 接穗应来自优良核桃楸品种、天然优良母树、或优良无性系母树。 5.2.3.2 2采集及保存 嫁接前3d在优良母树的中部采取长1m,粗1.0cm~1.5cm的结果枝,采后及时剪成30cm~~ 再蘸另一头,要求时间短、薄而均匀。每20根捆成一捆。埋在湿度为50%~60%的湿锯末中待用。 5.2.4嫁接工具 嫁接刀、嫁接绑绳(线绳或纸绳)、剪枝剪、酒精、水桶。 5.2.5嫁接 在4月初进行室内嫁接,把砧木和接穗取出,进行催醒处理,砧木催醒7d,接穗催醒1d~2d;嫁 接前将砧木的伤根、过长根剪除。采用插皮接、双舌接方法嫁接。接穗长度12cm~15cm。 5.2.6嫁接苗管理 斜摆放,埋入锯未中。待接穗芽萌动长出后,采取直立方式,距离10cm~15cm,根系埋入锯末中。及 时除去砧木的萌芽,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60%左右,贮藏40d左右,待愈伤组织由白转为微 黄时进行移栽。 5.2.7苗木移栽方法 采用苗床移植,移植株行距30cm×30cm,裁植后,用湿锯末或湿松针把接穗地上部分全部埋严 或半埋处理。待长出真叶后,再分两次将锯末撤去。 6 栽培技术 6.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3 LY/T3053—2018 6.2整地 6.2.1整地时间 植苗造林,应在前一年秋季整地。 6.2.2整地方式 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带状整地宽度1m~1.5m,穴状整地规格50cm×50cm×50cm。 6.3栽植 4月中、下旬苗木萌动前适时造林;选用2a生播种苗或1a生嫁接苗造林,苗木质量符合GB6000 规定;采用5mX5m至5mX6m株行距或每公项栽植330株~390株;造林前用水浸泡苗木根系 24h~48h;不能及时裁植的苗木应就地假植。裁植时应做到根系舒展,深度适宜,裁植深度35cm~ 40cm。植苗后灌水封穴,植苗行应及时覆土。 6.4抚育管理 6.4.1松土、除草、中耕、浇水 每年松土、除草、中耕3次以上,在6月、7月、9月进行,造林后应及时浇水,生长季根据土壤摘情及 时浇水。适合间作的林地可在造林后3a~5a内进行林粮间作。 6.4.2整形修剪 整形:树冠整形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高度40cm~100cm,中心无主干,在主干上保留 a) 3个~5个主枝,主枝均匀向外向四周伸展,每个主枝再选留2个~3个侧枝为宜。整形宜早 不宜迟,一般要在5a~7a内完成。 b) 修剪:秋季落叶后或次年春季萌芽至展叶前修剪。培养各级主枝,清除病枝、枯死枝, 6.4.3施肥 在6月中旬每株施氮肥0.1kg~0.2kg;栽植2a~3a内7月下旬每隔10d~15d叶面喷施浓度 0.5%的磷酸二氢钾,喷2次~3次。 6.5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应符合GB/T8321一2000要求,防治方法见附录B。 7 果实采收 7.1桌 果实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在9月上中旬,核桃果皮变黄时开采,应避免早采。 7.2 2采收方法 采用人工采收方式,用竹竿或带弹性的长木杆敲击果实所在的枝条或直接触落果实 8 技术档案 8.1 档案内容 基本情况包括林地位置、面积、林地平面图、立地条件、规划、经营方式等;生产管理及技术措施包括 7

.pdf文档 LY-T 3053-2018 核桃楸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3053-2018 核桃楸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3053-2018 核桃楸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3053-2018 核桃楸油料林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3:00: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