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LY B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ct.Chrysantha plantations 2018-0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95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宁波大学、南宁市金花茶 公园、广西源之源生态农业投资公司、广西合浦佳永金花茶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纪元、何丽波、倪穗、李辛雷、范正琪、殷恒福、李志辉、吴斌、刘明靖、蒋昌杰、 陈德龙、傅镜远、姜丽娜。 I LY/T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hi)的人工栽培,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Wanet Huang)等金花茶组其他物种参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LY/T1678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LY/T2751 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1577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造林地选择 4.1 环境质量 宜选择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土壤、水源及大气未受污染,四周远离污染源、背风坡向的造林地。环境 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LY/T1678的要求 4.2栽培区划 按金花茶的地理分布和适宜裁培条件,将我国金茶花栽培区划分为1个中心裁培区和3个适宜栽 培区,其他未列入本标准的其他适宜地区可参照归类为相应栽培区,见表1。 1 LY/T2956—2018 表1 我国金茶花栽培区划 裁培区 地理范围 气候要求 立地要求 年平均气温21.5℃~22.5℃,1月 包括广西十万大山以东、南 最低平均温9.5℃~15.0℃,极端 宜选择海拔450m以下,坡度15°以下 宁以南、玉林以西、北部湾 中心裁培区 最低温-1.5℃~-2.5℃,年平 ±层厚度50cm以上,pH4.5~6.5的 以北区域内的平原、丘陵、 均降雨量1300mm~3800mm, 赤红壤和砖红壤造林地 低山区等 年平均相对湿度79%~82% 年平均气温19.0℃22.0℃1月 包括广西河池一百色以东、 最低平均温8.5℃~12.0℃,极端 宜选择海拔600m以下,坡度15以下, 桂林以南、梧州一贺州以 北部栽培区 最低温-2.5℃~-6.0℃,年平 土层厚度50cm以上,pH4.5~6.5的 西、南宁以北区域内的平 均降雨量1500mm~1900mm, 赤红壤、砖红壤和黄壤造林地 原、低丘区等 年平均相对湿度75%~80% 宜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以下, 包括广西玉林以东及以南、 年平均气温19.5℃~22.0℃,1月 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类型从砂 广东清远以南、梅州一河源 最低平均温7.5℃~13.0℃,极端 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砖红壤、 之西、湛江一茂名以北区域 东部栽培区 最低温-2.0℃~-4.0℃,年平 山地红壤和黄壤造林地和林中空地, 内的低山、丘陵区等;福建 均降雨量1300mm~2300mm, pH4.5~6.5;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 福州一泉州—漳州—厦门 年平均相对湿度77%~82% 土、褐色石灰土、石灰土、紫色土, 沿海低丘区、龙岩丘陵区等 pH 6.0~7.5 包括广西十万大山以西 崇左一河池一百色区域内 年平均气温22.5℃~24.0℃,1月 的低山、丘陵区;贵州兴 宜选择海拔1600m以下,坡度25°以 最低平均温10.0℃~15.0℃,极 义一册亨一安龙一望谟 下,±层厚度50cm以上,pH4.5~5.5 西南栽培区 端最低温2.0℃~10.0℃,年平均 罗甸、赤水一贵阳区域内的 的赤红壤、砖红壤、黄壤和黄棕壤造 降雨量1730mm~1800mm,年 低山区;云南东南部的个 林地 平均相对湿度75%~80% 旧一河口一马关区域内的 低山、丘陵地区等 5 苗木繁殖 5.1 苗圃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光照充足、背风、排灌条件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块建圃。土层50cm以 上,pH为5.5~6.5。 5.2 育苗方法 按LY/T2751规定执行。 6 造林 6.1 规划设计 按GB/T15776的要求执行。 2 LY/T2956—2018 6.2整地 根据地形和种植模式,确定全垦、带垦或穴垦整地方式;整地前,应清理林地杂灌。 纯林种植或混交种植时,平缓林地(坡度在10°以内),宜采用全垦。坡度超过10°时,宜带垦, 按行距顺坡等高线水平做梯带,梯面外高内低;10°~15°时,梯面宽4m~5m;16°~25°时,梯 面1.5m~2.5m。 林下种植时,在既有乔木林下裁种金花茶,宜采用穴垦或带垦。 整地技术,按GB/T15776的要求执行。 6.3栽植密度 纯林栽植时:株行距宜采用2.5m×2.5m、2.5m×3.0m、3.0m×3.0m。 一 一一混交种植时:上层遮阳乔木树种行距4m~5m,株距2m~3m为宜,在其行间中线种植1行 金茶花。 一林下种植时:保留上层乔木郁闭度以0.50.7或30株/亩~40株/亩,金花茶种植株数 2250株/hm左右为宜。 6.4挖穴 按株行距定点开穴,穴的规格60cm×60cm×45cm以上。或按行距进行擦壕,掠壕规格为 60cm(宽)×45cm(深)。 6.5基肥 基肥宜使用有机肥、腐熟土杂肥,或复合肥:有机肥应在定植前60d左右施用,每穴用量1kg~ 用量100g~150g;施基肥与挖穴可同时进行,施放后应回填表土约15cm厚。 6.6种苗选择 宜选用金花茶、毛瓣金茶花等容器苗或裸根苗。纯林和混交种植时,宜选用Ⅱ级及Ⅱ级以上苗木: 林下种植时,宜选用I级苗木或大规格容器苗。苗木质量按LY/T2751规定执行。 6.7栽植方法 栽植容器苗时,先完全除去不可降解的容器袋,然后将苗木放人造林穴中央,回填表土,基质外围稍 加压实,栽后浇透水。栽植裸根苗时,将苗木置于造林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压 实,栽后浇透水。雨水偏少或四季降雨较均匀的地区,填土可低于地表2cm~3cm。嫁接苗木的种植 深度以嫁接口高于地表1cm~2cm为宜。 6.8栽植季节 根据裁培区选择栽植季节,中心栽培区、北缘栽培区、东部栽培区栽植宜在冬季、春季造林,一般为 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西南裁培区,宜选择当地的雨季造林,一般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容器 苗的造林季节可适当延长。 6.9补植 种植后30d左右,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并以相同规格的容器苗进行补植。 3 LY/T2956—2018 7林分管理 7.1 纯林管理 7.1.1幼林 7.1.1.1 松土除草 栽植后连续3年,每年春季3月4月、秋季9月~11月,进行中耕除草各1次,并扶苗培 7.1.1.2施肥 每年分别在5月~6月,12月至翌年1月各施肥1次;复合肥15g~25g/(株·次),或有机肥 1kg/(株·次)~2kg/(株·次)。在金茶花植株树冠外沿,采用顺行直沟施、环沟施或梅花形点施,施 肥沟或穴深15cm~25cm,施肥后及时覆土,以防肥料流失。 7.1.1.3遮阳处理 在嫩叶开始抽生后半个月左右,用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网下透光率30%~50%为宜。网架高度 2.5m~3.0m。视嫩叶采收期,确定遮阳期长短,一般不超过1个月。夏季遮阳一般在5月~9月,网下 透光率50%左右为宜。 7.1.1.4整形修剪 实施1次2次定干修剪,在裁植后第二年的冬季或第三年早春宜进行第一次修剪,保持枝下高 30cm~50cm。 7.1.1.5 疏除花蕾 幼苗栽植后第2年至第3年,大规格苗木或始花苗木在栽植后第1年,8月~11月人工摘除全部 花蕾。 7.1,.1.6 灌溉 生长期、高温或干旱期,应对林地进行节水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采用喷灌、沟灌或滴灌,或人工 浇水等方式。 7.1.1.7 林地套种 在金花茶幼林地,可套种1年~2年的矮秆经济作物,如黑麦草(LoliumperenneLinn.)、紫云英 (AstragalussinicusLinn.)、豆类(Vignaspp.),并及时割刘培肥。也可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中药材等。 套种作物应距离金茶花植株30cm以上。 7.1.2成林 7.1.2.1松土除草 浅层松土结合除草工作,深度约10cm,除草宜在6月~7月进行,1年1次。冬季深层翻土宜在 12月至翌年1月间进行,深度20cm~30cm为宜,2年~3年1次。 7.1.2.2施肥 每年1次~2次,分别在2月~3月、9月~11月进行。复合肥30g/(株·次)50g/(株次),或 4 LY/T2956—2018 有机肥施放1.5kg/(株·次)~2.5kg/(株·次)。根据树龄和长势,可逐年适当加大施用量。松土除草 时,可结合肥料同时进行。 7.1.2.3 遮阳处理 盛花期用遮阳网遮阳,1月下旬至3月上旬,林下透光率60%~70%为宜;夏季遮阳,一般为6月~ 9月,林下透光率50%左右为宜。 7.1.2.4整形修剪 因树施剪,剪密

.pdf文档 LY-T 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956-2018 金花茶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2:11: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