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_65.020.20 LY B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Dysosma versipellis 2018-02-27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 行业标准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LY/T2952—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5 字数10千字 2019年3月第一版 2019年3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2-44871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LY/T295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沛沛、齐代华、孟祥江、周小舟、杜红、陈道静、王正春。 I LY/T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育苗技术、裁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八角莲适生区的人工裁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ISO18664:2015 5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根节 用八角莲地下根繁殖时,将根截成长度不等的节,即为根节。 4 育苗技术 4.1 育苗地整地 选择阴凉、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作为育苗地,使用前每667m²施腐熟既肥1000kg~ 1500kg,每667m²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进行土壤消毒后再浅耕,作高20cm、宽100cm、长 150cm~200cm的苗床,床面平整后铺上1层厚10cm的腐殖土。 4.2繁殖方法 4.2.1有性繁殖 秋季当八角莲果实呈红褐色、果皮软化、容易脱落时采集,放入清水中搓去外果皮和果肉,去杂,取 出种子。宜随采随播。也可沙藏,保持60%70%的湿度,供翌年春季使用。播前用5%的甲醛溶液浸 泡24h,捞出晾干后播种。宜穴播,行距15cm,株距5cm,每穴播种2粒~3粒种子,用细土盖种,浇足 水,覆膜(草)。 4.2.2 无性繁殖 4.2.2.1茎段繁殖 春季将八角莲母株根状茎挖起,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顶芽完整无损的根状茎做种,切下带芽的 1 LY/T2952—2018 第1个~第3个节作繁殖切块,在切面上涂桐油,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宜随采随栽。宜条播。行距 20cm,沟深3cm4cm,沟内每隔10cm种上1个切块,用细土盖种,浇足水,覆膜(草)。 4.2.2.2 根节繁殖 秋季将直径大于3mm带芽的根剪成10cm~15cm的根节,水平埋入土中,用细土盖种,浇足水, 覆膜(草)。 4.3 3苗床管理 苗床光照强度保持在100001x~200001x。在林下空地阴凉处裁培,不用搭棚遮荫。如在空旷地 裁培,宜搭棚遮荫,棚的天小根据苗床的天小进行搭建。遮荫时间为每年的春末至秋初。每天喷1次 水,湿度保持在70%~80%。冬季可2d~3d喷1次水。雨后要注意排水。幼苗出土时,及时去掉覆 盖物。此时应追肥1次,以农家肥为主,每株约0.3kg。长出真叶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做到勤锄、 浅锄。 4.4出圃要求 符合表1中二级及以上标准即可出圃。 表1一年生八角莲茎节分级指标 级别 根段长/cm 根段粗/cm 芽的个数 要求 一级 ≥6 ≥4 ≥5 二级 3~6 3~4 3~4 无损伤、无病虫害 三级 <3 <3 <3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 栽培地选择在年均温度15℃~22℃、年积温4500℃~7500℃、年均降雨量大于1000mm、pH 值4.2~7.8、海拔200m~2400m、坡度小于25°的地方为宜。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二级标准及以上标准、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二级浓度 限值。 5.2整地 秋冬季对栽培地进行深翻20cm~30cm,打碎土块,去杂。结合翻地施足基肥,每667m²施腐熟 既肥1000kg~1500kg,粑细整平后,开沟做哇,哇宽120cm,哇沟宽30cm,沟深20cm,哇面呈瓦 背形。 5.3栽植时间 移植在育苗1年后的早春进行,应选晴天或阴天移植裁种。 5.4栽植方法 按行距30cm,株距20cm挖穴,穴径10cm,穴深15cm,每穴栽1株。覆土后用腐熟既肥混土杂 2 LY/T 2952—2018 肥回填覆盖,与穴面平齐,清理眭沟,将沟土撒盖于眭面,做成瓦背形。 5.5管理 5.5.1水分管理 生长期保持土层湿润,旱季及时浇水,平时要间隔喷水,多雨季节,及时疏沟排水。 5.5.2养分管理 结合第1次除草追1次芽肥,每667m²撒施腐熟概肥1000kg~2000kg,还可加施尿素3kg~ 5kg、过磷酸钙10kg。3月~5月份,追农家肥1次,6月下旬或7月上旬追施腐熟农家肥1次,腐熟农 家肥每次每株3kg~5kg。然后清沟覆土,盖住肥料。 中药材重金属超标率应符合ISO18664:2015的限量。 5.5.3光照管理 八角莲宜种植在林下阴凉处。如种植在空地,要搭棚遮荫,或间种高杆作物。光照强度保持在 100001x~200001x。遮荫时间为每年的春末至秋初。 5.5.4中耕除草 八角莲定植后每年需中耕除草4次,保持田间无杂草。第1次在3月下旬抽芽前进行,浅锄以防伤 根,但需除尽杂草。第2次在5月上旬进行,第3次在6月开花结果时进行,第4次在10月底进行。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八角莲栽培地外围圃地植物的病虫害防治,防止外围病虫 害的蔓延和传播。八角莲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执行。 7采收 八角莲培育4年后,在夏秋季采收,采收时挖出全株,切下可以作为茎段繁殖的第1个~第3个节 做种,其余洗去泥沙后,鲜用或晒干烘干。 LY/T 2952—2018 LY/T2952—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八角莲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名称 发生时间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叶片患病后,叶片的叶缘呈水 灰霉病 浸状斑纹,逐渐蔓延至整个叶 一般发生在空气湿 可选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 Botrytis cinerea 片,造成全叶变褐干枯或腐 度大的环境 液加5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喷雾 Pers, ex Fr. 烂。叶柄受害后,发生水浸状 腐烂,并生灰霉 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肥 花叶病 病叶叶脉出现褪绿斑点,后扩 水供应,尽量避免高温干旱出现,促使植 Chrysanthemum 全生育期病害 展为花叶状,严重时叶片畸 株生长健壮,可减轻发病。切断传染源, virus B 形,植物矮化 杀灭传播媒介蚜虫 温室粉虱 成虫或若虫吸食八角莲的液 用10%扑虱灵1000倍液或25%的灭螨 Trialeurodes 春夏季 汁,叶片褪绿、变黄、萎,甚 猛乳油1000倍液喷酒 vaporariorum 至全株枯死 春季应在若蚜初孵时,喷洒80%乐果乳剂 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 蚜虫 200倍液,或喷40%氧化乐果2000倍液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秆,使植株衰弱枯萎,且可传 Aphidoidea 毒杀枝干上的若蚜。对已形成虫瘘或茎 播植物的多种病毒病 叶上的蚜虫,应适当加大药剂浓度 在现蕾开花盛期, 危害八角莲的叶片及叶柄,使 用20%的三氯杀螨醇800倍液~1000倍 红蜘蛛 尤其天旱时,常大 叶片出现褪绿斑点、畸形甚至 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 Panonychus spp. 量发生 全株萎蕉枯死 3000倍液喷酒,也可用烟草泡水喷酒防治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44871 LY/T_2952-2018 定价: 14.00元

.pdf文档 LY-T 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952-2018 八角莲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2:07: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