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61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947—2018 玉簪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quality requirement of Hosta plant (标准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8 - 02 - 27 发布 2018 - 06 -01 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 294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2)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林业总站、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强、高小坤、黄丽娟、姜武、张冬菊、孙莲莲、王焱、钱海忠、黄建荣、陈孝 丑、陈建华、郭文啸。 I LY/T2947—2018 玉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箸(Hosta Spp.)植物种苗组培生产流程、种苗生产技术、质量检验、包装和运输 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玉种苗组培生产和质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656.6 花卉检验技术规范第6部分:种苗检验 3生产流程 玉簪种苗生产流程见图1 绿叶、花叶品种 选择外植体:腋芽、花蕾 处理与灭菌 诱导培养 生根培养 壮苗培养 增殖培养 腋芽萌发、愈伤组 织再分化芽 > 瓶苗驯化、移栽 炼苗管理 成品苗检 标示、包装、出苗 图1 玉种苗生产流程 4种苗生产技术 4.1繁殖 4.1.1外植体采集和处理 宜在春季生长旺盛期采集。选取生长良好和无病虫害的幼嫩侧芽或花蕾,取0.5cm~1.0cm,剥去侧 芽的外层皮或花蕾的外苞叶。 4.1.2外植体灭菌 1 LY/T2947—2018 自来水冲洗1h~2h,置于75%乙醇灭菌0.15min~1min,取出转入加有吐温-20的饱和漂白粉上清 液中浸泡10min~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次~5次,用消毒滤纸吸干水分。 4.1.3初代(诱导)培养 切取外植体长0.8cm1.5cm,接种于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MS+6-BA3.5~4.0mg/L+NAA0.2~0.3 mg/L。诱导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4℃28℃,光照强度为15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0h~16 h. 4.1.4继代培养 4.1.4.1母本苗质量要求 苗龄(30~45)d,丛生芽(3~5)个,基部无明显愈伤组织,幼芽健壮,叶色正常,花叶品种能保 持原品种花叶性状,无变异株。 4.1.4.2代数和系数 增殖代数绿叶品种控制在24代以内,繁殖系数控制在(3.0~4.0)倍。花叶品种控制在16代以内,繁 殖系数(2.5~3.0)倍。 4.1.4.3继代条件 不定芽长1.0cm~3.0cm,转接到增殖培养基MS+6-BA2.0~3.0mg/L+NAA0.2~0.3mg/L。每隔 (30~45)d继代一次。温度控制在23℃~27℃,光照强度为15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0h~ 16 h。 4.1.5生根培养 将丛生芽切成单株,选苗高3.0cm~5.0cm,生长健壮、有心叶的幼苗接种到1/2MS+NAA0.1 mg/L+0.2%活性炭的培养基上。温度白天控制在23℃~27℃,夜晚14℃~18℃,光照强度为1500lux~ 30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h。 4.1.6瓶苗出圃质量要求 4.1.6.1整体效果 出圃幼苗健壮,根基处无明显愈伤,无畸形,叶色正常,具有品种特性。 4.1.6.2质量指标 应有不定根3条以上,根长3.0cm~4.0cm,叶片数不少于3片,苗高4.0cm~7.0cm。 2 LY/T2947—2018 4.2炼苗 4.2.1驯化 将培养瓶中符合4.1.6要求的生根苗移至常温下适应3d~5d,并打开瓶盖适应2d~3d。若叶片出现 枯菱,宜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分,保证其湿度在80%~-90%。 4.2.2生根苗移栽 4.2.2.1瓶苗处理 将生根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清洗干净,剔除不合格苗,整齐堆放于容器上,贴上品种编号、日期 用干净薄膜保湿。 4.2.2.2基质选择 宜采用新鲜草炭+珍珠岩+蛭石为基质,配比为3:1:1。 4.2.2.3基质消毒 移栽前用0.5g/L多菌灵溶液淋透备用。 4.2.2.4移栽准备 宜选用128孔穴盘。 4.2.2.5移栽 苗床移栽行间距皆为2cm。用工具插孔,将小苗舒展根系后放入,覆土压实。移栽深度以基质盖住 幼苗基部不露根为宜,移栽后采用广谱性杀菌剂1500倍喷雾进行防病。 4.3移栽后管理 4.3.1温度 适宜温度18℃~25℃。最低温度大于10℃,夏季最高温度30℃~32℃,持续时间不大于3h。 4.3.2湿度 移植(2~3)周内,相对湿度不低于80%,宜用薄膜小拱棚保湿,每天通风0.5h~1.0h;当第一片新叶 完全张开后,逐渐打开小拱棚薄膜,增加通风时间;(8~10)周后,完全打开,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 4.3.3光照管理 移栽4周内,光照5000lux10000lux,之后宜通过控制遮阳方法逐渐增加光照, 4.3.4 肥水管理 3 LY/T29472018 移栽4周内,宜采用喷雾补水。4周后用喷淋浇水。宜喷施液肥,N:P:K为0:20:20或20:15:20, 浓度为0.3%~0.5%,每7d~10d施肥一次为宜。EC值在1.0mS/cm以下,pH值控制在5.8~7.2 4.3.5 常见病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A。 质量检验 5 5. 1 合格苗质量要求 合格苗质量见表1。 表1 玉箸合格种苗质量要求 评价项目 合格苗 整体感 1 长势健壮,株型完整;叶片、叶色正常;无徒长、异常状况 2 根系状况 完整发达,能包住基质不松散;无盘根,无黄褐根 3 品种纯度 具有品种特征,变异率低于1% 4 整齐度 同一批次植株一致性不低于95% 5 苗高 8cm~13cm 6 叶片数 5片~8片 病虫害状况 无检疫性病虫害,无其他病虫或明显为害症状 8 缺损 无明显压伤、挤伤、冷害或其他机械损伤 5. 2 2检验 见NY/T1656.6。 b 包装与运输 6.1包装 6.1.1 无穴盘包装 种苗从穴盘中拔出,装入带孔大小适宜的包装袋,每袋50株,然后装入透气性好的纸箱。 6.1.2 带穴盘包装 穴盘应装入特制苗箱,箱内用衬板分隔,每箱3张~5张穴盘。 6. 2 2标识 4 LY/T 2947—2018 在包装箱上应注明品种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宜具有方向性、防雨防湿、防挤压等标 示。 6.3 3运输要求 装车时不应倒置,温度宜保持10℃~20℃。 5

.pdf文档 LY-T 2947-2018 玉簪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947-2018 玉簪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第 1 页 LY-T 2947-2018 玉簪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第 2 页 LY-T 2947-2018 玉簪种苗生产技术及质量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2:03: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