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 LY B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improvement or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forestreserves 2017-06-05发布 2017-09-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 2787—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改培原则 改培方式和标准 改培措施与技术要求 预期指标 改培设计 8 作业要求 10 检查验收 11 档案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年均蓄积生长量指标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年均蓄积生长量预期指标表 参考文献· LY/T 278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 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立新、石敏、张会儒、李瑞林、高娜、卢军、周瑞、张薪。 LY/T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储备林改培的原则、对象、方式、预期指标、作业设计、施工及检查验收等内容和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储备林的培育和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2118 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家储备林 nationalforestreserves 国家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特定政策措施营造的,用于木材储备并发挥多种功能的森林。 3.2 改培 improvementortransformation 对林分采取更换树种、间伐、补植、冠下造林、割灌、施肥、修枝等综合技术措施,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生长量和生态功能的森林经营活动。 3.3 大径级用材林 large-sizetimberforest 以培育大径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大径材比例达到50%以上)。大径材标准按照LY/T2118 执行。 3.4 珍稀树种用材林 precious and rare timber forest 列入国家或省级珍贵树种名录,具有较高价值或优良材质的用材林分。 4改培原则 4.1 坚持因林制宜,分类经营。 4.2 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为重点。 4.3 以中长周期、珍稀树种用材林为主。 1 LY/T 2787—2017 4.4 用材功能和生态功能相结合。 5改培方式和标准 5.12 定性标准 5.1.1 改造培育型 立地质量较好,由于未适地适树、未及时经营或受病虫鼠害及森林火灾影响,造成林木生长停滞,或 目的树种不明确,通过采取改培措施,能够达到预期培育目标的林分。 5.1.2提质培优型 立地质量较好,林木总体生长状况良好,但通过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和生长条件,材 分质量和生长量能进一步提高的林分。 5.2 定量标准 5.2.1立地质量指标 立地指数≥14或地位级中等以上[一般坡位中、下部;坡度:北方25°以下,南方35°以下;土层厚度: 北方(A十B层)60cm以上,南方(A十B层)40cm以上」。 5.2.2 生长量指标 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改培对象的年蓄积生长量标准见附录A。 6 改培措施与技术要求 6.1 改造培育型 6.1.1更换树种 6.1.1.1对象 未适地适树的林分;或多代萌芽更新且已退化残败的林分;或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严重,林未生 长不良、林相残破的林分;或郁闭度<0.3,生长量较正常偏低的中龄以上林分(见附录A)。 6.1.1.2 方法 采取带状、块状等方式,伐除生长不良的林木,保留生长良好、母树以及珍贵树种林木,保留株数不 低于原密度的50%。伐后清除采伐剩余物,按照GB/T15776的规定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密度造林。 6.1.1.3 面积限制 坡度在15°以下的,不超过20hm;坡度25°以下的,不超过10hm²;坡度在26°~35°的,不超过 5hm;丘陵、平川或河滩林地不超过20hm²。 6.1.2间伐改培 6.1.2.1对象 密度过大、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或部分林木生长衰退,受病虫鼠危害(危害株数比例在10%以 LY/T2787—2017 上)或其他破坏的林分;目标树生长受到抑制的林分;或树种结构不合理,需要调整的林分。 6.1.2.2 方法 进行多次间伐,伐除生长不良、质量低劣、病虫鼠害严重、无培育前途或抑制目标树生长的林木。 6.1.2.3 强度 求综合确定。 6.1.3补植 6.1.3.1 对象 目的树种符合要求,林内天窗过大的林分,或0.3<郁闭度<0.7、天然更新不良或天然更新没有目 的树种的中、近熟林。 6.1.3.2 2方法 采取均匀、块状补植等方法,促进形成目的树种为主体的林分 6.1.3.3 密度及要求 按照GB/T15781执行。 6.1.4 林冠下造林 6.1.4.1对象 目的树种符合要求,林分密度合理,林冠下空间充足,树种单一的中、近熟林。 6.1.4.2 2方法 通过栽针保阔、针叶林冠下栽植珍贵阔叶树营造针阔混交林。 6.1.4.3 密度及要求 按照GB/T15776执行。 6.1.5 割灌 按照GB/T15781执行。 6.1.6 施肥 6.1.6.1对象 短周期或珍稀树种用材林,土壤中缺乏所需营养元素、目的树种生长不良的林分。 6.1.6.2 方法、施肥量、次数和时间 按照GB/T15781执行。 3 LY/T2787—2017 6.2 提质培优型 6.2.1间伐 6.2.1.1 1对象 郁闭度0.7以上的中、近熟林。 6.2.1.2 2方法 进行抚育伐,按照目标树作业体系,伐除干扰树 6.2.1.3 强度 按照保留目标树、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伐后郁闭度应保留0.5~0.7的要 求综合确定。 6.2.2补植 6.2.2.1 对象 存在直径大于25m的林窗的中、近、成熟林。 6.2.2.2 方法 根据林木分布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常有均匀补植、块状补植以及零星补植等方法,优先选择珍 贵乡土树种,培育混交林。 6.2.2.3 树种要求和密度 按照GB/T15781执行。 6.2.3 林冠下造林 6.2.3.1对象 林冠下存在林半径大于主林层平均高1/2的林窗、树种单一的中、近、成熟林。 6.2.3.2 方法 通过栽针保阔、针叶林冠下栽植珍贵阔叶树营造针阔混交林。 6.2.3.3 密度及要求 按照GB/T15776执行。 6.2.4修枝 6.2.4.1 1对象 目标树天然整枝不良、枝条影响林内通风和光照的林分。 6.2.4.2 2方法 按照GB/T15781执行。 4

.pdf文档 LY-T 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787-2017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1:52: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