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_65.020.99 LY B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Lightning-caused forest fire investigation and appraisal standards 2016-01~18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 257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中国林科 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夫、孙家宝、冯乃祥、郭颖涛、赵凤君、王明玉。 LY/T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需要判断雷击森林火灾应收集的必备资料、雷击森林火灾的调查原则、调查组织及程 序、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资料分析与鉴定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判断雷击造成森林火灾原因的调查和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雷击 lightning stroke 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生命体的放电。 [GB/T19663—2005,定义3.4.1] 2.2 雷击森林火灾lightning-causedforestfire 由雷击为火源所引发的森林火灾。 2.3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lightning-causedforestfireinvestigation 在雷击火发生后,对事故现场情况、背景情况的勘察、取证、鉴定、评估以及做出结论的全过程。 2.4 雷击森林火灾鉴定lightning-causedforestfireappraisal 通过对森林火灾事发现场调查得到的资料、物证、数据及背景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森林火灾的起 因是否为雷击引发的过程。 2.5 雷击点lightningpoint 雷击在大地或地面高耸物体(建筑物、建筑物上的防雷装置、服务设施、树木等)的那一点。 IEC62305-1:2006,定义3.8 2.6 雷击木lightningtree 被雷击中的树木。 注:通常树木被击而损伤。 2.7 闪电定位系统lightninglocationsystem 实时测量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极性、强度、回击数等多项雷电参数的系统。 [QX/T103—2009,定义3.16] 2.8 天气蕾达回波 echoofweatherradar 天气雷达探测到的气象信息在雷达接收与处理系统中生成的图像资料。 1 LY/T2576-—2016 3资料收集 收集的必备资料应包括: a) 雷击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包括年、月、日和时间段资料; b) 雷击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候特点、火险等级、连旱状况、雷暴天气状况、云地闪电 监测定位系统资料、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和天气云图资料; c) 雷击森林火灾发生的燃烧物质,包括雷击木、起火点及可燃物类型资料, d) 雷击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理因素,包括经纬度、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资料; e) 目击者的描述资料及证词。 4调查原则 4.1及时、科学、公正、完整 全部调查资料应及时、科学、公正、完整,并建档备查。 4.2重证据 作为雷击火判定依据的资料应符合作为证据的要求。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应由 提供人署名,并加盖单位印章;向个人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应由本人确认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 5调查组织和调查程序 5.1调查组织 5.1.1雷击森林火灾调查由公安机关牵头负责,森林防火、气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必要时要有国 土、地质勘测部门参加并提供相关资料。 5.1.2调查组人员不应少于五人,现场调查不应少于三人,调查组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 的实践经验。需要时调查组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5.1.3应根据调查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保障装备。 5.2调查程序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程序见图1。 2 LY/T2576—2016 成立雷击森林火灾调查组 1 制定调查计划 按照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进行调查 按照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进行分析评估 编写调查报告 全部资料归档 图1调查程序流程图 6调查内容和方法 6.1气象因素的调查 6.1.1收集距森林火灾发生地最近的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包括:雷电发生的日期及初始和 终止时间、雷电移动路径,当时的风向、风速、温度、降水量、云的类型,森林气象火险等级。并注明气象 台站与发生雷击火地点的水平距离、方位和气象技术人员的描述等。 6.1.2调取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起火时着火点附近的雷电监测定位记录,或由当地气象部门按照相关标 推进行判断并出具着火点附近有无雷击出现的证明。 6.2环境因素的调查 调查起火点半径1km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分布等自然环境因素。 6.3森林火灾事故现场因素的调查 6.3.1对直观可见的受损情况(如疑似雷击木)、起火点及火蔓延方向等按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进 行拍照及摄像,提取物证。并同时作好现场勘查笔录。 6.3.2听取目击者的口头描述并取得笔录,以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7调查资料处理与分析鉴定 7.1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7.1.1调查组应按6.1、6.2、6.3的规定填写附录A的表A.1、表A.2、表A.3,并对以上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 7.1.2应结合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起火时段起火点附近的雷电监测定位资料或气象部门出具的着火 点附近有无雷击出现的证明,分析雷击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与森林火灾发生相吻合。 7.1.3应通过召开调查组全体成员会议的方式,对所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鉴定结论。 3 LY/T2576—2016 7.2雷击森林火鉴定结论 7.2.1鉴定结论分为雷击火、非雷击火两种。 7.2.2 2鉴定为雷击森林火灾的主要依据有:有雷电天气过程,且森林火灾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雷电 天气过程吻合;起火点有雷击物(如雷击木)。 7.3调查鉴定报告 调查鉴定报告应客观、完整、科学、公正,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受灾单位, b) 雷击森林火灾的报告人(单位)、接报人(单位)、调查组的组成人员;调查报告的撰稿人、核稿 人、签发人; c) 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详细地点、受灾单位、灾害形式、损失情况; d) 调查内容和方法中规定的全部资料; 鉴定的测试技术报告(主要鉴定依据); 相关证明、分析技术报告; g) 评估意见、整改建议。 7.4资料存档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存档资料应完整,包括以下主要资料: a)雷击森林火灾调查受理表; b)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报告; c) 笔录、证物及影像资料等调查材料; (P 调查组的人员名单,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单位等; e) 其他相关材料。 7.5报告出具 调查组应在火灭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受灾单位或相关部门出具雷击森林火灾调查报告。 7.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表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表格样式见附录A。 7.7雷击森林火灾调查报告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报告式样见附录B。 4 LY/T2576—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表格样式 表A.1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受理表 报告时间 来源方式 1.媒体 2.个人3.单位 4.其他 信息 来源详细名称 来源 来源联系方式 来源地址 受灾单位 受灾时间 受灾地点 受灾地联系电话 雷击森林火灾情况: 报告的 雷击森 林火灾 情况 接收人 接收时间 主管单位: 5

.pdf文档 LY-T 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第 1 页 LY-T 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第 2 页 LY-T 2576-2016 雷击森林火灾调查与鉴定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1:49: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