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83.140. 9 G 47 HG 备案号:5323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Solidwovencarcass of textileconveyorbelts forgeneral use 2016-07-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9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浸胶骨架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 SC1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青岛中化新材料实验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科大新橡塑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炳昕、李健、黄兆阁、冯绍华、孙涛、由世峰。 HG/T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以下简称带芯)的品质鉴定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604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FZ65003 特种工业用股线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3 产品分类 3. 1 带芯材质的字母代号 B:棉纤维; P:锦纶纤维; —E:涤纶纤维; -D:芳纶纤维。 3. 2 规格型号 根据带芯经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分为400、500、680、800、1000、1250、1400、1600、1800、 2000共10个规格型号。 3. 3 3订货用标记 一条长200m、宽1050mm、带芯受力线为3层的带芯,由其经线受力线材质为涤纶纤维、纬线 受力线材质为锦纶纤维构成,经向全厚度拉伸强度为800N/mm,具体见标记示例。 1 HG/T4904—2016 标记示例: 200 Sw 800 1050 带芯宽度; 带芯经向公称全厚度拉伸强度; 带芯纬线受力线材质为锦纶纤维; 带芯经线受力线材质为涤纶纤维; 带芯受力线层数; 整体织物带芯; 带芯长度。 3.4带芯的结构 带芯由一层或多层经过编织而成的整体织物构成。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质量 带芯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带芯外观质量要求 项 日 单 位 要 求 试验方法 跳纱 不允许 缺1根 N5 缺纬 次/200m 缺1根以上 不允许 油经 <0.5cm 200m 累计长度<1m <1cm 处/200m <20 5. 3.1 可擦除油污 ≥1 cm? 不允许 霉变 不允许 一 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两边紧中间 a) 表面不平 松或一边紧的现象; b) 经线和纬线应保持垂直成90°角。 4. 2 2带芯受力线材质 带芯经向受力线按强力级别要求可选用锦纶或涤纶等纤维。经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小于1600N/mm 带芯的纬向受力线要求采用涤纶纤维或锦纶纤维,经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600N/mm带芯的纬 向受力线应采用锦纶纤维或具有比锦纶纤维更高强度且更大拉伸变形性能的纤维。试验方法见5.3.2。 3带芯层数 4. 3 带芯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HG/T4904—2016 表2不同带芯型号对应层数 规格型号 试验方法 项 400 500 680 800 100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层数≤ 5. 3. 3 3 4. 4 带芯棉纤维含量 带芯棉纤维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带芯棉纤维含量 规格型号 试验方法 项 目 400 500 680 800 100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经向 20 % 15 % 10 % 5. 3. 4 纬向 45 % 35 % 25 % 4. 5 带芯宽度及宽度极限偏差 带芯宽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带芯宽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带芯宽度极限偏差 带芯宽度 项目 试验方法 1000mm >1000 mm 极限偏差 ± 10 mm 士宽度的1% 5. 3. 5 4.6 带芯长度及带芯长度极限偏差 带芯的单卷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每卷带芯长度极限偏差为总长度的土0.5%,中间不应拼 接。 试验方法见5.3.6。 4. 7 带芯全厚度拉伸强度和受力线断裂伸长率 带芯经向、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和受力线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 5 带芯经向、 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和受力线断裂伸长率 规格型号 试验 项 目 单位 方法 400 500 680 800 1000 1250 1400 1600 1800 2000 经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N/mm 500 600 800 960 1380 1776 1 954 2398 2 640 3000 经向受力线断裂伸长率 % 10 5. 3. 7 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N/mm 360 480 530 560 670 纬向受力线断裂伸长率 % 18 HG/T 4904—2016 5试验方法 5.1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GB/T6529给出的标准大气环境下进行。 5.2试样准备 5.2.1根据试验所需要的试样长度进行取样。当选取任何一个试样时,应从抽样样品上至少裁掉 50mm的带芯端头,然后从距离织物边沿至少50mm的位置截取试样。 5.2.2在试验前,试样应在5.1给出的环境中平衡至少24h。 5.2.3试样应避免灰尘污染和光照。 5.3外观质量检查及物理性能试验 5.3.1外观质量 在光线良好的条件下,采用目视法检查。 5.3.2带芯受力线材质的测定 按GB/T6040给出的规则测得纤维红外光谱图,与已知的标准材质红外光谱图进行对照确定。 5.3.3带芯层数的测定 带芯层数采用目测法检测。 5.3.4带芯棉纤维含量的测定 5.3.4.1试样尺寸及数量 试样的尺寸为(100士5)mm×(100士5)mm,试样数量为2个。 5.3.4.2 仪器、设备 a) 电子秤:量程为0g~500g,精度为0.1g。 b) 钢直尺:量程为0mm~500mm,精度为1mm。 5. 3. 4. 3 测定步骤 首先沿试样经向拆取棉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称取经向棉纤维的质量及经线总质量(棉纤维和合 成纤维)。然后拆取纬向棉纤维和合成纤维,分别称取纬向棉纤维的质量及纬线总质量。 5. 3.4. 4 结果计算 按公式(1)计算试样经线、纬线含棉纤维量,试验结果取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数值按 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至整数位。 M. C= 100 (1) M 式中: C一一经线或纬线含棉纤维量,以%表示; 4 HG/T4904—2016 M。经向或纬向棉纤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一经线或纬线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3.5带芯宽度的测量 带芯宽度的测量按GB/T4666给出的规则进行。 5.3.6带芯长度的测量 带芯长度的测量按GB/T4666给出的规则进行。 5.3.7带芯经向、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的测定 5.3.7.1带芯受力线的经向、纬向密度的测定 裁取尺寸为(100士5)mm×(100士5)mm的试样3个,从每个试样边缘起逐根拆点,得到 100mm的经线、纬线数量。取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带芯受力线的经向、纬向密度,单位为根 每100毫米(根/100mm),计算结果按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1位。 5.3.7.2带芯经向、纬向受力线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分别取20根经、纬受力线试样进行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的测定。试验按FZ65003给出的规则 进行,其中试样的拉伸速度为250mm/min士10mm/min。取20根经线、纬线试样试验数据的算术 平均值为试验结果。断裂强力单位为牛顿(N),计算结果按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 1位;断裂伸长率单位为百分数(%),计算结果按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至整数位。 5.3.7.3结果计算 按公式(2)计算带芯经向、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计算结果按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至整 数位。 R=FC (2) 式中: R—带芯经向或纬向全厚度拉伸强度的数值,单位为牛顿每毫米(N/mm); F一一经向或纬向受力线断裂强力的算术平均值的数值,单位为牛顿每根(N/根); C一一带芯受力线的经向或纬向密度的算术平均值的数值,单位为根每100毫米(根/100mm)。 6检验规则 6.1组批、抽样 6.1.1组批:带芯以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相同的规格、连续生产,以不大于1000m为一批;否 则,应另行组批。 6.1.2抽样:每批带芯应抽取一个供试验的样品,长度为1m。 6.2检验分类 整体织物带芯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2.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全项性能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5

.pdf文档 HG-T 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G-T 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第 1 页 HG-T 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第 2 页 HG-T 4904-2016 普通输送带用整体织物带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3 10:28: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