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企业碳管理手册 编制说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破解资源环境约 束、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 重要途径。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已 经成为我国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成为我国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安排,“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运行期已 接近尾声。为了确保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按时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紧锣 密鼓部署和安排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的各项筹备工作。当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但作为主要参与方的地方主管部门、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 核查机构等仍缺乏对参与碳市场建设运行相关工作的经验。 为进一步强化碳市场各项工作的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开展针对上述 三类主体的一系列能力建设活动,帮助各参与方尽快充分理解和掌握碳市场的相关 原理、规定和具体工作要求,保障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为提高能力建设 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推动培训内容的标准化与模块化, 在UNDP/挪威政府的支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编写了本系列培训教材。 《企业碳管理手册》主要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碳管理相关工作负责人员提供 参考,帮助其理解碳市场基本原理和全国碳市场最新政策形势,理解全国碳市场建 企业排放数据报送、交易和履约等关键环节的基本策略及工作流程等。本教材共分 为五章:第一章“碳排放管控新常态与碳市场”,详细介绍了我国碳排放管控新常 态、碳市场原理与核心要素、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第二章“碳市场对企业的影响” 从管理机制、生产经营、技未创新、中长期发展四个角度部析了碳市场对企业的潜 在影响;第三章“企业碳管理核心内容”对碳排放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 管理进行了概述;第四章“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建议”从碳管理部门设立、低碳战 略制定、碳管理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建议;第五章“典 型能源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对典型电力和油气企业的碳管理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 结。 本教材编写时间紧迫,难免有所欠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推进,编写 组也会密切跟踪工作进展,适时丰富教材内容,望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第一章 碳排放管控新常态与碳市场 一、碳排放管控新常态 二、碳市场原理与核心要素 .3 1.碳市场基本原理 ..3 2.碳市场核心要素. ..5 ..10 3.碳市场支撑系统.. .12 4.碳市场政策基础 ..12 三、中国碳市场建设 ..12 1.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 2.碳交易试点实践 13 ..14 3.CCER市场实践 4.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15 18 第二章 碳市场对企业的影响 18 、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影响 18 1.新的管理协调机制要求, 18 2.新的绩效考核机制要求 3.新的岗位职能要求 ...19 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9 1.增加生产成本 ..19 ..20 2.增加管理成本 3.影响生产计划与用能结构 ..21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 四、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影响 .21 1.配额分配对企业的影响 ..21 2.处罚机制对企业的影响 .22 3.保增长与控排放对企业的影响 ..23 ...24 第三章企业碳管理核心内容 ..24 一、碳排放数据管理 二、碳资产管理 ..25 ...26 三、碳交易管理. 第四章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建议 .28 ..28 一、设立碳管理部门, ..29 二、研究低碳发展策略 三、碳排放数据管理 ....30 四、碳资产管理 ..30 1.碳配额管理 ..30 2. 考核体系构建 ...31 3.CCER开发 ..32 4.碳资产调配, ..32 5.碳金融创新, .33 6.海外碳资产 ..38 五、碳交易管理 ...39 六、碳管理信息化.. ...39 .40 七、碳管理信息披露 八、碳管理能力建设 ..40 第五章典型能源企业碳管理案例分析 ..42 一、典型电力企业碳管理实践 .42 1.莱茵集团 ..42 2. 意昂集团 .44 3.法国电力集团 .46 二、典型油气企业碳管理实践 49 三、典型能源企业碳管理经验小结 1.优化能源结构 2.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3.重视碳资产管理 4.积极参与自愿减排市场 11 第一章碳排放管控新常态与碳市场 一、碳排放管控新常态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我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于 2008年超过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或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 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承受着来自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较大压力。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气候谈判压力 进一步增大,除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 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自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 决议》以来,我国先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部署了低碳发展的各项任务。同 时,我国相继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达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 识,联合发布了《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 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巴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印气候变 化联合声明》。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我国明确承诺将在2030年 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向国际社会展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 候变化责任的态度,有力地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同时,《巴黎协定》向 全球释放出低碳转型的强劲信号。各国将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 标。《巴黎协定》为中国加快低碳发展提供了外部制度约束,为我国加大国内低 碳政策、技术、市场的变革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推力。 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 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 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纲要还提出建立健全

.pdf文档 企业碳管理手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企业碳管理手册 第 1 页 企业碳管理手册 第 2 页 企业碳管理手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21:46: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