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100 YY C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451—2016 脑利钠肽和氨基未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 试剂(盒)(定量标记免疫分析法)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est reagent (quantitative labelling immunoassay) 2017-01-01实施 2016-01-26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YY/T145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强生(上海) 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霞、王玉梅、卓晓芳、周旭一、穆士钰。 一 YY/T 1451—2016 引言 利钠肽(natriureticpeptide,NP)是近20年才发现的一类具有利钠、利尿作用的内源性多肽,到目 前为止,人类共发现了5种利钠肽,即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peptide,BNP),C型利钠肽(C-typenatriureticpeptide,CNP),V型利钠肽(ventriclelnatri- ureticpeptide,VNP)和D型利钠肽(dendroaspisnatriureticpeptide,VNP)。日本学者TetsujiSudoh 等首先于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BNP,因而亦得名脑利钠肽(brainnariureticPeptide,BNP),实际上 主要来源于心脏。 BNP是一个很好的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它对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特异性,在2001年已被列入欧洲心脏病协会最新制定的心力衰竭指南中。BNP主要由心室合成,最初 ProBNP,再进一步被内肽酶切割,成为含N端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和含C端32个氨基酸的 BNP,释放人血。由于NT-proBNP与BNP是等摩尔释放,因此二者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监 测和预后方面有着相似的临床应用。 目前关于BNP的中文译名很多,文献报道也不尽相同。1989年,国内就有学者将其译为“脑钠 钠尿肽”“B型促尿钠排泄肽”及“B钠尿肽”等。同一物质使用众多的译名给临床应用等带来诸多困惑 及不便,迫切需要尽早对其中文译名进行规范统一。本标准中,BNP(B-typenatriureticpepide或 Brainnatriureticpeptide)译作B型利钠肽或脑利钠肽,NT-proBNP(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 peptide或Amino-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Brainnatriureticpeptide)译作氨基末端脑利 钠肽前体或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YY/T1451—2016 脑利钠肽和氨基未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 试剂(盒)(定量标记免疫分析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脑利钠肽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盒)(定量标记免疫分析法)的要求、试 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脑利钠肽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以下简称“BNP试剂(盒)”、对氨基末端脑利 钠肽前体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以下简称“NT-proBNP检测试剂(盒)”。 本标准不适用于: a)各类胶体金标记试纸: b)用125I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各类放射免疫或免疫放射试剂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1415一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 学溯源性 YY/T0466.1E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3要求 3.1外观 应根据产品的包装特点规定适当的外观要求。一般应有试剂盒各组分组成、性状,内、外包装、标签 等的要求。 a)试剂盒组分应齐全,内外包装均应完整,标签清晰; b)液体试剂无渗漏,冻干组分呈疏松体,复溶后液体均勾(无肉眼可见颗粒、无沉淀)。 3.2溯源性 应根据GB/T21415一2008及有关规定提供所用BNP、NT-ProBNP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 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3.3准确度 准确度应符合如下要求之一: a)相对偏差: 用可用于评价常规方法的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 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土10%, 1 YY/T14512016 b)对企业参考品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士10%。 c)比对试验: 以生产企业指定的分析系统作为比对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50,斜率应在 [0.9,1.1]内。 3.4 检出限 生产企业应提供BNP、NT-ProBNP检测试剂(盒)的检出限,检出限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BNP、NT-proBNP检测试剂盒检出限及线性区间的要求 线性区间 序号 待测物 检出限 下限 上限 1. BNP 低于15ng/L 不高于15ng/L 不低于2000ng/L 2 NT-ptoBNP 低于30ng/L 不高于30ng/L 不低于30000ng/L 3.5 5线性 生产企业应提供BNP、NT-proBNP检测试剂(盒)的线性区间,且符合表1的要求。在给定的线性 区间内,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3.6 5重复性 分别用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仪器自动操 作法)或不大于15%(手工操作法)。 3.7 7批间差 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则3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 (CV)应不大于15%。 3.8 稳定性 3.8.1总则 可对效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验证。 3.8.2效期稳定性 生产企业应规定试剂(盒)的有效期。取效期末的试剂盒检测其准确度、检出限、线性和重复性,应 符合3.3~3.6的要求。 3.8.3热稳定性试验 取有效期内的试剂盒在37℃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检测其准确度、检出限、线性和重复性,应符合 3.3~3.6的要求。 注1:热稳定性试验不能用于推导产品有效期,除非是采用基于大量的稳定性研究数据建立的推导公式。 过规定时间,产品符合要求时也可以接受。 注3:根据产品特性可选择3.8.2、3.8.3方法的任意组合,但所选用方法宜能验证产品的稳定性,以保证在效期内产 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2 YY/T1451—2016 4试验方法 4.1外观 在自然光下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目视检查,应符合3.1的要求。 4.2潮源性 生产企业提供的溯源性资料应符合3.2的要求。 4.3准确度 4.3.1总则 可采用相对偏差和比对试验之一测试试剂(盒)的准确度,应符合3.3的要求;如适用,优先采用相 对偏差的方法。 4.3.2相对偏差 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试剂盒线性区间,将能用于评价常规方法的参考物质作为样本,合理设置2~ 3个浓度,将其作为样本按照待测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检测,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测试结果记 为(X,),按式(1)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如果3次结果都符合3.3a)要求,即判为合格。如果大于或等 于2次的结果不符合,即判为不合格。如果有1次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应重新连续测试20次,并分别按 照式(1)计算相对偏差,如果大于或等于19次测试的结果符合3.3a)的要求,即判为合格,准确度符合 3.3a)要求。 B,=(XT)/T X100% .......(1) 式中: B:相对偏差; X,—测量浓度; T—标定浓度。 4.3.3企业参考品测试 由生产企业提供企业参考品,按照常规样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测定3次,测试结果记为(X,),按 式(1)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结果应符合3.3b)的要求。 4.3.4比对试验 取不少于40个合理分布在线性区间内不同浓度的人血清样本,与指定的分析系统进行比对试验 每个样本按待测试剂(盒)及选定分析系统的要求分别进行检测,每个样本测定1遍,用线性回归方法对 值与对照系统测定值的绝对偏差或相对偏差,结果应符合3.3c)的要求 注:如样本不稳定,一份样本宣在两个系统同时进行检测。 4.4检出限 生产企业应提供BNP、NT-ProBNP试剂盒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参考区间等相关信息。根据生产企 业提供信息,对5份浓度近似LOD的低值样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检测5次,对检测结果按照大小进行 3
YY-T 1451-2016 脑利钠肽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试剂 盒 定量标记免疫分析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17:13: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