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1.080.040 YY C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 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 微生物屏障试验 Test methods for sterile medical device package-- Part 14:Testing the microbial barrier for porous packaging materials under moist conditions and with passage of air 2018-11-07发布 2019-11-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0681.14-2018 前言 YY/T068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 一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一第3部分:无约束包装抗内压破坏; 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一第5部分:内压法检测粗大泄漏(气泡法); 第6部分:软包装材料上印墨和涂层抗化学性评价, 一第7部分:用胶带评价软包装材料上墨迹或涂层附着性; 第8部分:涂胶层重量的测定; 第9部分:约束板内部气压法软包装密封胀破试验; 一第10部分: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分等试验; 第11部分: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第12部分:软性屏障膜抗揉搓性; 一第13部分:软性屏障膜和复合膜抗慢速截穿性; 第14部分: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本部分为YY/T0681的第1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杜邦(中国)研发管理有限公司、司递卫贸易 (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文庆、钱军、刘世梁、郝建新。 I YY/T0681.142018 引言 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透气包装材料常提供给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制造商。由于两种情况下诸如灾 菌方式、运输条件、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等的差异,对其微生物屏障特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YY/T0681的本部分在技术上等同于DIN58953-6:2010。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 价规定》中规定,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需进行微生物屏障试验,《消毒技术规范》给出了相应 的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与《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给出的方法原理一致。 医疗器械制造商需按照GB/T19633.1的要求对透气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进行综合评价。 YY/T0681的本部分给出的方法试验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便于推广。但是,医疗器械制造商在评价一 种透气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是否满足要求而使用YY/T0681的本部分时,须慎重考以下方面: 所给出的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不十分理想(参见附录A); 一所给出的接受准则在行业内尚存有一定程度的争议。 Ⅱ YY/T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 微生物屏障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湿性条件和干性条件微生物屏障试验的试验方法。 . 本部分给出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0一2008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3湿性条件微生物屏障试验 3.1方法概要 将微生物液滴滴加到试验样品上。液滴干燥后,进行试验以测定是否有微生物穿透到试验样品的 另一面。 3.2取样 按GB/T450—2008取样。 3.3 样品制备及数量 从待测包装材料上剪切边长约为50mm的正方形用于试验。宜根据制造商或者客户的说明对试 验样品进行灭菌。 . 在温度为(23士1)℃及相对大气湿度为(50士2)%的环境中对样品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 注:湿的包装材料可能产生虚结果。 每批包装材料宜使用5个试验样品进行试验,见3.7。 3.4培养基 3.4.1总则 使用新近制备的蒸馏水制备培养基。不能使用去离子水。若没有新近制备的蒸馏水,也可以使用 注射用水。 所需试剂的质量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 1 YY/T0681.142018 注;3.4.2~3.4.4中列出的培养基可以使用具有相同成分的成品培养基"。 3.4.2酪蛋白-大豆蛋白陈肉汤 表1所列固体成分宜分散于1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和混合,若需要可加热。 表1酪蛋白陈-大豆蛋白陈肉汤成分 成分 数量 胰蛋白酶消化酪蛋白陈/g 17 木瓜蛋白酶消化豆粉/g 3 葡萄糖/g 2.5 氟化钠/g 5 磷激氢二钾/g 2,5 蒸馏水/mL 1000 该肉汤宜在121C的蒸汽灭菌器中灭菌15min,灭菌后,在(22士3)℃时,pH应为7.3士0.2。 3.4.3营养琼脂平板 表2所列固体成分宜分散于1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和混合,若需要可加热,然后在121℃C的蒸 汽灭菌器中灭菌15min。灭菌后,在(22士3)C时,pH应为7.4士0.2。 表2营养琼脂基础成分 成分 数量 肉没出物/g 1 酵母浸出物/g 2 蛋白陈/g 5 氮化钠/g 5 琼脂/g 15 蒸馏水/mL 1000 3.4.4 血琼脂平板 该培养基宜按3.4.3所述进行溶解,并在121℃的蒸汽灭菌器中灭菌15min,然后冷却至45℃并 与10%的去纤维蛋白原绵羊血混合。每个无菌培养皿中宜倒入20mL该营养液,然后使其在室温下 凝固。灭菌后,在(22士3)℃时的pH应为7.4士0.2。表3列出了血琼脂基础成分。 1)来源可参阅www.mpbio.com,www.bd.com,ww vwr.com,www.oxoid.com,www.siqma-aldrich.com等。给出 本信息是为了方便本部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 2 YY/T0681.14—2018 表3血琼脂基础成分 成分 数量 肉浸出物/g 10 蛋白陈/g 10 氟化钠/g 5 琼脂/g 15 蒸馅水/mL 1 000 3.5试验微生物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亚种(Staphylococcusaureussubsp.Aureus)2).3)接种于6mL酪蛋白陈-大 豆蛋白陈肉汤(3.4.2)中,并在37℃下培养24h。 为检查微生物悬液,宜用蒸馏水对肉汤培养基进行系列稀释至1:10%。取1:10%,1:10°及1:108 稀释物各1mL放人无菌培养皿中,并与10mL溶化的营养琼脂混合(3.4.3)。做为选择,也可取各稀 释物100μL在血琼脂平板(3.4.4)表面上进行涂布。 用于试验的微生物悬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应为每毫升10个~108个。 3.6试验施行 3.6.1总则 将每个经3.3处理的包装材料的试验样品置于一个灭菌过的底物上,例如放在一个培养血中或其 盖子上,实际使用中可能经受污染的一面朝上。 如果没有包装材料受污染面的指示,则应使用同等数量的试验样品对两面进行试验。 从肉汤系列稀释物的1:100稀释物(3.5)中,取5滴,每滴0.1mL,滴加到每个试验样品的上表面, 每滴应不相互接触,并且宜间隔相等。 应在无菌条件下放置6h~16h使液滴完全于燥。此阶段的温度应保持在(22士3)℃, 每个试样宜放置在一个血琼脂平板(3.4.4)的表面上,接种面向上,以使整个试验表面都与琼脂接 触(用涂布棒轻轻地抹平)。5s~6s后除去试验样品。平板宜在37℃下培养16h~24h。 3.6.2阳性检查 为检查所用试验微生物的生长,一个额外经3.3处理的包装材料试验样品同样按3.6.1的描述进行 接种和干燥。试验样品的接种面与血琼脂平板进行表面接触做为阳性检查。经过培养(3.6.1)后,平板 上试验微生物应明显生长。 3.6.3阴性检查 做为阴性检查,一个与接种的试验样品平行的额外试验样品宜按3.6.1的描述进行处理,但不接种 微生物悬液。在培养结束时,血琼脂平板上应无菌落生长。 2)DSM799,DSMZ-GermanCollectionof Microorganisms andCell Cultures GmbH,Braunschweig,Germany.给出 本信息是为了方便本部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 3)ATCC 6538,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10801UniversityBoulevard,Manassas(VA),20110-2209USA. 给出本信息是为了方便本部分的使用者,并不表示对该产品的认可。

.pdf文档 YY-T 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 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Y-T 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 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第 1 页 YY-T 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 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第 2 页 YY-T 0681.14-2018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 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14:43: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