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120. 99 YS H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45.52019 代替YS/T445.5—200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硫酸锁重量法和 燃烧一酸碱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ilver concentratesPart 5:Determination of sulphur content-TheBarium sulfate gravimetry and combustion acid-base titration 2020-01-01实施 2019-08-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445.5—2019 前言 YS/T445《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8个部分: 第1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火试金法; 第2部分: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第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溴酸钾滴定法; 第4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光度法和Na?EDTA滴定法; 第5部分:硫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第6部分: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含量的测定NazEDTA滴定法;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NazEDTA滴定法; 第9部分:铅、锌和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锑含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 滴定法; 第12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 第13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4部分:铊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第15部分:铅、锌、铜、砷、锑、铋和镉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一第16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一第17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8部分:铁含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本部分为YS/T445的第5部分。 本部分方法1为仲裁方法。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S/T445.5—2001《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硫量的测定》,本部分与YS/T445.5—200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硫量的测定范围由5.00%~50.00%”修改为"4.00%~40.00%”; 一方法1中氯化钡溶液由“100g/L”修改为"20g/L”; 一方法2中对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由“邻苯二甲酸氢钾”修改为“硫酸铅”; 一方法2中试料的称样量修改为根据样品含量选择: 二“允许差”修改为“精密度”。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 团广西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单位: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 院、深圳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展宗波、王婕、陶青、徐思婷、陈小兰、魏祥晖、苏卫汉、刘晓燕、潘晓玲、 1 YS/T445.5—2019 肖娟、张萍、王芙蓉、程钱夏、叶欣、符玉霞、顾丽、涂铁梅、徐晓艳、刘成祥、王猛、夏珍珠、龙秀甲。 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王婕、展宗波、陶青、谢辉、张永进、魏祥晖、肖立青、刘晓燕、潘晓玲、肖娟、 张萍、王芙蓉、程钱夏、朱玉霞、张久陵、顾丽、廖桂平、徐晓艳、党宏庆、姜艳水、夏珍珠、黄菊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445.5—2001。 Ⅱ YS/T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硫酸重量法和 燃烧-酸碱滴定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银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银精矿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00% 40.00%。 2方法1 硫酸钡重量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在800℃经碳酸钠、氧化锌、高锰酸钾混合溶剂溶融后用水溶解可溶物,并用氯化钡沉淀溶液 中的硫酸根,沉淀经过滤灼烧后称重,按硫酸钡的质量最计算试样中硫的含量 2.2试剂和材料 2.2.1 混合熔剂:将无水碳酸钠、氧化锌高锰酸钾按质量比为 1:0.1相昆合,研细,混匀。 2.2.2 过氧化氢(30%)。 2.2.3盐酸(o=1.19g/mL) 2.2.4硝酸(p=1.42g/mL)。 2.2.5无水碳酸钠溶液(20g/L)。 2.2.6氯化钡溶液(20g/L):称取100g氯化锁,溶于1L水中,过滤,再移取10mL,用沸水稀释至50mL 趁热使用。 2.2.7硝酸银溶液(10g/L):称取0.5g硝酸银,用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50mL,混匀.贮存 于棕色瓶中,加入1滴~2滴硝酸(2.2.4)。 2.2.8甲基橙指示剂(1g/L)。 2.2.9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3仪器与设备 2.3.1马弗炉:最高温度1350℃,常用温度800℃。 2.3.2天平:感量0.1mg。 2.3.3瓷:容积为25mL。 2.4试样 2.4.1 试料粒度不大于100um。 2.4.2试样应在100℃~105℃的烘箱中烘干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1 YS/T445.5—2019 2.5分析步骤 2.5.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 表1试样称取量 硫质量分数/% 试料量/g 4.00~10.00 0.50 >10.00~40.00 0.20 2.5.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2.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2.5.4测定 2.5.4.1在25mL瓷埚中加人1g~2g混合溶剂(2.2.1),于另一瓷埚中.加人4g~6g混合熔剂 (2.2.1),加人试料(2.5.1),搅拌均匀,移人铺有混合熔剂的瓷埚中,再覆盖一层1g~2g混合熔剂 (2.2.1)。 2.5.4.2将瓷放人马弗炉中,稍开炉门.从室温逐渐升温至800℃,关闭炉门,保温20min,取出冷 却。 2.5.4.3将瓷埚中半熔物移人盛有100mL热水的250mL烧杯中,以热水洗净瓷,并稀释至 150mL,加人2mL过氧化氢(2.2.2),盖上表面Ⅲl,煮沸约5min,以倾泻法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于500mL 烧杯中,以无水碳酸钠溶液(2.2.5)洗杯及表Ⅲ4次,洗沉淀8次10次。 2.5.4.4向滤液中加入1滴~2滴甲基橙指示剂(2.2.8),滴加盐酸(2.2.3)中和至溶液变红色,再过量 3mL。 2.5.4.5将滤液用水稀释至体积为300mL,煮沸,趁热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人稀释的氯化溶液 (2.2.6)50mL,煮沸,盖上表面血,于室温下静置3h或过夜。 2.5.4.6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沉淀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2.2.7)检验。 2.5.4.7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25mL瓷埚中,置于低温电炉上,烘干灰化,于780℃士10℃马弗炉中灼 烧0.5h,取出瓷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室温后称重,并重复灼烧至恒重。 2.6试验数据处理 硫含量以质量分数s计,按公式(1)计算: us" (1) mo 式中: ws 硫的质量分数,单位为质量百分数(%); mi 试料沉淀与瓷的质量单位为克(g); n2 瓷的质量,单位为克(g); 2 YS/T445.5—2019 空白沉淀与瓷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空白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0.1374 一硫酸钡换算为硫的换算因数。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2.7精密度 2.7.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以大于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重复性限(r)按表2采用 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2重复性限 us/% 4.32 6.79 32.32 34.92 2.2 r/% 0.14 0.16 .26 0.33 0. 35 2.7.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生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 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3再现性限 3s/% 4.3 2.32 34.92 R/% 0. 15 0.43 0.45 3方法2燃烧-酸碱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在1200℃~1250℃空气气流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用过氧化氢吸收液吸收并氧化成硫酸。 加入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指示剂从紫红色转变为亮绿色即为 终点,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硫的含量 3.2试剂和材料 3.2.1氢氧化钠。 3.2.2 变色硅胶。 3.2.3 铅粉(wp≥99.99%)。 3.2.4 氧化铜(粉状)。 3.2.5 硫酸(p=1.84g/mL)。 硫酸(1+1)。 3.2.6 3.2.7 硝酸(1+3)。 3.2.8 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0g高锰酸钾溶于100mL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溶解后装入 3 YS/T445.5—2019 洗气瓶中。 3.2.9.甲

.pdf文档 YS-T 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第 1 页 YS-T 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第 2 页 YS-T 445.5-2019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硫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酸碱滴定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12:10: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