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 120. 30 YS H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Copper powder for thermal conductance tube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33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鑫佳铜业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柏明、郭殿月、曹克龙、赵亮、樊友奇、姚永林、王季林。 - YS/T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导管铜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雾化工艺制备的热导管铜粉,主要用于散热管的生产行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9.1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0 金属粉末/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GB/T1482 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半法(尔流速计)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158.2金属粉末还原法测定氧含量第2部分:氢还原时的质重损失(氢损) GB/T51632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GB/T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YS/T499--2015雾化铜粉 3技术要求 3.1牌号表示方法 热导管铜粉的牌号由FSWCuX表示,示例如图1所示。 F SW Cu 文 编号 基本元素铜 水雾化 粉末 图1牌号表示示例 3.2产品分类 热导管铜粉按照粒径大小和松装密度可分为FSWCuI、FSWCuⅡI、FSWCuⅢ三个牌号。 1 YS/T1337—2019 3.3化学成分 热导管铜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化学成分 元 素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主元素,不小于 Cu 99. 6 Fe 0. 02 Pb 0. 02 Zn 0. 004 As 0. 005 qs 0. 005 18 0. 001 IN 0. 01 us 0. 004 P 杂质元素,不大于 0. 01 S 0. 004 c 0. 004 Cr 0. 0005 pO 0. 0005 Hg 0. 0005 氧含量 0. 25 硝酸不溶物 0. 05 杂质总和 0. 4 注:如需方对产品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化学成分中不包括添加剂,如含添加剂,必须在订货单(或合同)内容中标明所加添加剂名称和添加量。 3.4物理性能 热导管铜粉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物理性能 粒径组成(质量分数)/% 松装密度 流动性 开孔率 牌 号 45μm~ 75μm~ 104μm~ >250μm g/cm s/50g % 75μm 104μm 250μm FSWCuI 《5 ≥90 <2. 2 >55 FSWCulI o1> ≥80 ≤10 <2. 6 ≤50 ≥40 一 FSWCull ≥75 ≤20 <5 <2.7 ≥>35 一 3.5外观质量 热导管铜粉应色泽均匀、呈浅玫瑰红色,产品中不应有外来夹杂物和结块。 2 YS/T1337—2019 3.6其他 如需方对产品有其他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热导管铜粉的化学成分(除氧含量)测定按照GB/T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4.1.2热导管铜粉中氧含量的测定按照GB/T5158.2的规定进行。 4.1.3热导管铜粉的硝酸不溶物测定按YS/T499一2015附录A的规定进行。 4.2物理性能 4.2.1热导管铜粉粒度组成的测定按6B/T1480的规定进行。 4.2.2热导管铜粉松装密度的测定按GB/T1479.1的规定进行。 4.2.3热导管铜粉流动性的测定按GB/T1482的规定进行。 4.2.4热导管铜粉开孔率的测定按附录A进行制样,按GB/T5163的规定进行 4.3外观质量 热导管铜粉的产品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 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 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 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 定。 5.2组批 产品应混合均匀,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号应由同一牌号产品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2000kg。 5.3检验项目及取样 每批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检验,检验项目及取样应符合表3规定。 表3检验项目及取样规定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要求的章条号 实验方法的章条号 化学成分 GB/T5314的规定 3. 3 4. 1.1 氧含量 GB/T5314的规定 3. 3 4.1.2 硝酸不溶物 GB/T5314的规定 3. 3 4. 1. 3 3 YS/T13372019 表3检验项目及取样规定(续) 检验项目 取样规定 要求的章条号 实验方法的章条号 粒度组成 GB/T5314的规定 3. 4 4. 2. 1 GB/T5314的规定 松装密度 3. 4 4. 2.2 流动性 GB/T5314的规定 3. 4 4.2.3 按GB/T5314的规定取粉末样品,按附录A进行 开孔率 3. 4 4. 2. 4 制样,制备好的样品随机抽取2个进行测试 外观质量 逐桶 3. 5 4. 3 5.4检验结果的判定 5.4.1检验结果的数值按照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 5.4.3产品的物理性能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的规定不符时,应从该批产品(包括原 检验不合格的那桶产品)中另取双倍数量试样进行复检,如仍不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的规 定,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4.4外观质量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的规定不符时,判该桶产品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6.1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 6.2除按6.1的要求进行外,还应按如下规定进行。 a)产品用内衬塑料袋的金属(木或塑料)桶包装; b)产品的每个包装单元的标牌或标签上还应注明生产单位的地址、电话、邮编等; c)产品包装上还应有明显的“防潮”标志或字样; d)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不大于40℃,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环境内,产品自出厂之日起,质保期为6 个月。 7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产品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重及产品件数; b)分析检测结果及检验部门的印记; c)本标准编号; d)出厂日期; 供方名称; f) 防潮标志。 4 YS/T1337—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热导管铜粉开孔率测定制样方法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热导管铜粉开孔率测定的样品制备。 本附录适用于热导管铜粉开孔率测试样品的制备。 A.2方法提要 试样放人石墨模具中,在50Hz频率下,振动时间1min,然后将石墨模具和粉一起放人烧结炉中,在 950℃,氢气保护气氛中,恒温烧结15h,然后随炉冷却至40℃~60℃,将石墨模具取出后,取出粉末烧结 试样。 A.31 仪器及试剂 A.3.1能够成形直径为D=25mm士0.1mm,高度H10mm土0.1mm的粉末柱的石墨模具。 A.3.2可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不低于950℃的烧结炉。 A.3.3纯度≥99.9%的氢气保护性气体(防氧化)。 A.4制样步骤 A.4.1将100g铜粉倒入石墨模具(A.3.1)内,粉体在槽内形成山头型,用填粉机进行振动,填粉机振动 频率50Hz,振动时间1min,振粉完成(注意:粉末在槽内有溢出,形成内凹,继续加粉)。 A.4.2轻轻将下石墨块取出,用上石墨块盖住下石墨块进行摩擦,将多余的粉进行溢出形成一个平面, 用高温胶带将上下石墨块固定。 A.4.3将石墨块放人烧结炉(A.3.2)进行烧结,通入氢气保护性气氛(A.3.3),烧结温度950℃,恒温时 间1.5h。 A.4.4等炉温降低到40℃~60℃,将样品取出。 5

.pdf文档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第 1 页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第 2 页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10:50: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