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040.99 YB H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5128—2018 代替YB/T5128—1993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 的测定 膨胀法 Determination of 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diagram of steel- Dilatometric method t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512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5128199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膨胀法)》。 本标准与YB/T5128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对基本原理进行补充,增加变形条件规定(见第4章); 修改了对试样原始状态要求(见5.1); 增加了对伸长计、控温装置及控制变形装置的要求(见第6章); 增加了测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试验条件要求(见第7章); -增加了测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试验步骤、试验环境要求,删除测定晶粒度要求(见第8章); 在“试验结果处理”中修改了对金相照片尺寸的标定,增加了标出实验钢化学成分和相应的实验 工艺要求(见第9章); 在附录B中删除了标明金相照片编号;增加了绘制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要求与格式 示例。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 准研究院、华侨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桂艳、赵宝纯、贾惠平、王晓峰、余超、黄磊、颜丞铭、周广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5128—1993。 YB/T5128—2018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 膨胀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的原理、试样要求、试验设备、试验条件及步骤、 试验结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膨胀法为主,金相法和硬度法为辅测定钢的静态或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戴)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金相学术语 GB/T30067 YB/T51274 钢的临界点测定方法(膨胀法) 3术语和定义 GB/T7232、GB/T30067和GB/T10623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连续冷却转变图 日continuous coolingtransformatton diagram;CCT diagram 钢奥氏体化后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及转变终止的时间、温度、转变产物、转变量及硬度 与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称为连续冷却转变图,简称CCT图。 钢在不变形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图,称为静态连续冷却转变图,简称静态CCT图。 钢在拉伸(或压缩)变形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称为动态连续冷却转变图,简称动态CCT 图。 4基本原理 钢是一种具有相变的合金,其高温组织(奥氏体)及其转变产物(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等) 具有不同的比容。所以钢试样在加热或冷却时,除了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之外,还有因相变而引起 的体积变化,在正常膨胀曲线上出现转折点。根据转折点可以得出奥氏体转变时的温度和所需要时间。 本方法通常将钢试样置人试验设备中,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保温(若需要变形,则按照预定的变形工艺进 行变形)后,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到室温。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即发生相应的转变,在膨胀曲线上 可以记录相应冷却速度下,转变开始点和转变结束点的温度。然后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对数为横坐标, 将相同性质的相转变开始点和结束点分别连成曲线,并标明最终的组织和硬度值以及Ac1、Ac3、Acm和 M。点等,便可得到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 1 YB/T5128—2018 5试样要求 5.1取样部位应具有代表性,试样组织应均匀,试样不得有微裂纹等缺陷。试样的取样方向应符合YB T5127的规定。 5.2所测试样应取自同一炉,并附实际化学成分。 5.3试样尺寸应根据试验仪器而定。试样的尺寸、平行度、表面粗糙度、公差应符合仪器要求。 5.4每个试样只能测量一次。 6试验仪器 6.1试验机及仪器上的控制和测量系统应定期进行校准,尤其是传感器及与其相连的电子设备应作为 一个整体定期进行校准。 6.2用于测量试样膨胀及收缩尺寸的变化,对于接触式伸长计,要求其支架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其 最小分度应达到2.5×10-6m;对于光学伸长计,其最小分度应达到3×10-6m。 6.3控温装置的测量精度应小于等于士1℃。 6.4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按照GB/T16825.1进行校准,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力检测最小分 度应达到土9.8N;位移最小分度应达到2.0×10-m。 7试验条件 7.1选定奥氏体化温度 7.1.1测静态CCT图,亚共析钢一般在Ac3以上30℃~50℃;共析钢、过共析钢一般在Acm以上 30℃~50℃(或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7.1.2测动态CCT图,根据实际工艺,通常选定钢坏的热加工保温温度, 7.2选定奥氏体化保温时间 7.2.1测静态CCT图,试样到达奥氏体化温度后,保温时间5min~20min。 7.2.2测动态CCT图,试样到达奥氏体化温度后,保温时间3min~20min。 7.2.3对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种,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7.3确定冷却时间 7.3.1测静态CCT图,亚共析钢从奥氏体化温度冷至Ac3起开始计时;过共析钢从奥氏体化温度开始 降温起计时。 7.3.2测动态CCT图,从最终变形后开始计时;或根据工艺制度,从变形后冷却至某一温度起开始计 时。 7.4选定冷却速度 测定一种钢的CCT曲线图,应选择10种以上不同冷却速度。 8试验步骤 8.1安装试样 将试样置人试验设备中,确保试样的端面与试样夹具接触良好。安装接触式伸长计时,伸长计与 试样相互间应有良好稳定的接触。测轴向膨胀应保证传输杆与试样在同一轴线上;测径向膨胀应保 证传输杆与试样垂直且在试样的中间位置。安装光学伸长计时,应确保其光照测量区间在试样膨胀 范围内。 2 YB/T5128—2018 8.2试验环境 通常试验过程中,试样处于真空或气体保护状态。 8.3测定临界点 按照YB/T5217规定进行测定。 8.4测定相变过程 将试样进行加热、保温及变形,然后以不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到相变结束,记录完整的膨胀-温度曲 线。若测定相变过程中测不出马氏体点,可用金相法、热分析法、磁性法测定或由计算给出。 8.5观察金相组织 8.5.1观察金相组织按照GB/T13298规定进行。 8.5.2测静态CCT图,金相观察面应在被测试样热电偶焊点位置的横截面上。 8.5.3测动态CCT图,金相观察面应在被测试样变形有效区域的横截面上。 8.5.4曲线“鼻尖”部位及封闭区域应和金相法或其他方法共同确定。 8.5.5珠光体析出线不明显时,应用金相法确定。 8.6确定组织转变量 用金相法、杠杆法(见附录A)等法确定在不间冷却速度下的组织转变量。 8.7测定硬度值 测定硬度值应按照GB/T/4340.1的规定进行。 9试验结果处理 9.1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对数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以Ac1Acs/的温度值绘出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 9.2绘出不同冷却速度曲线,曲线末端标明冷却速度值,至少绘出10条冷却速度曲线。 9.3将测定的不同冷却速度时奥氏体转变的温度,绘在对应的冷却速度曲线牛,然后将性质相同的相转 变开始点和结束点分别连成曲线,构成完整的曲线图。 9.4标明各区的转变组织及最终转变量。 9.5标明不同冷却速度下室温的硬度值。 9.7每一张CCT图应附有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应的实验工艺。 9.8绘图要求及格式按附录B的规定,绘图示例参见附录C。 3

.pdf文档 YB-T 5128-2018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 膨胀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5128-2018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 膨胀法 第 1 页 YB-T 5128-2018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 膨胀法 第 2 页 YB-T 5128-2018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 膨胀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06:24: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