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1. 080. 15 YB G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41502018 代替YB/T4150—2006 β-甲基萘 β-methyl naphthalene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15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4150-—2006《β-甲基萘》,本标准与YB/T4150-200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 下: -增加了引用文件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并增加关于运输车辆包装标志的要求; 调整了技术指标; 增加了组批要求; 一增加了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断要求; —增加了判定与复验规则; 一增加了安全注意事项。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倩怡、陈国敏、郭峰、郑景须。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4150—2006。 YB/T4150—2018 β-甲基萘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β-甲基萘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安全注意 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以洗油或工业甲基萘为原料,经蒸馏或结晶后制得的β-甲基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99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技术要求 β-甲基萘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标 指 标 称 优筝品 等品 合格品 外观 白色或略有颜色的结晶 β-甲基萘(质量分数)/% 不小于 97.0 95.0 93. 0 吲哚(质量分数)/% 不大于 0.02 4试验方法 4.1 外观:将熔融试样倒入内径22mm的无色透明玻璃试管中,于投射光下目测其颜色。 4.2β-甲基萘质量分数的测定按附录A规定进行。 4.3 吲哚质量分数的测定按附录A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产品质量的检验和验收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5.2组批与采样 5.2.1以连续生产的产品,每一产品槽为一检验批,每批不超过200t。 5.2.2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T1999规定进行。 5.3数值的修约按GB/T8170规定进行。 5.4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8170中的“修约值比较法”。 5.5复验与判定 5.5.1 出厂检验判定 本标准技术要求表1全部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1 YB/T4150—2018 5.5.2判定与复验 出厂检验项目的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允许重新对这批产品采样复验。复验时,对不 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复验 只进行一次。 6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6.1本产品装人洁净、干燥的汽车槽车或200L镀锌铁桶中,封口后发货。 6.2汽车槽车、包装桶上应标有易燃固体标志,标志要求应符合GB190规定。包装桶上还应标明:产品 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商标、批号、净重、供方名称和地址。 6.3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证明书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标准编号、供方名称、地 址、等级、生产日期、净重、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检验结果等。 6.4本产品遇高热、火种、氧化剂有燃烧危险,应贮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 6.5供方应提供本产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和安全标签。 7安全注意事项 7.1β-甲基萘为白色或略带颜色结晶,可燃,应避免高温和明火。 7.2工作场所应安装通风设施、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7.3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工作服、口罩、手套等)。 7.4对着火的β-甲基灭火时,可采用抗溶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水喷雾。 5当皮肤沾染β-甲基萘后,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被沾染处。 7.5 2 YB/T4150—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β-甲基萘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A.1原理 用PEG-20M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将β-甲基萘中的β-甲基萘和其他杂质组分(2-甲基硫节、α-甲基 萘、吲哚等)分离,按带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计算试样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A.2 试剂和材料 A. 2. 1 β-甲基萘、2-甲基硫、α-甲基萘、吲哚,纯度大于99%。 A.2.2 丙酮:分析纯。 A. 2.3 氢气:纯度大于99.9% A. 2. 4 净化氮气。 净化空气。 A,2.5 A.3 仪器 A. 3. 1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器灵敏度 g/s(正十六烷)。 A.3.2 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器。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um。 A.3.3 色谱柱:PEG-20M A.3.4 分析天平:感量0 mg. A.3.5 微量注射器:10m A,3. 6 容量瓶。 A.3.7 移液管。 A.4 分析步骤 A.4.1 操作条件的调节 表A.1中所列为典型的操作条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节,但需符合下列要求 表A.1典型操作条件 色谱柱 30mX0.25mmX0.25μm 检测器 氢火焰检测器 氢气流量 30 mL/min 柱初温 130℃ 空气流量 400mL/min 第一段升温速率 2℃/min 尾吹流量 25 mL/min 柱中温 160℃ 灵敏度 <1X10-11g/s(正十六烷) 第二段升温速率 10C/min 最小峰面积 3Pa·s 柱终温 220℃ 斜率 5 气化室温度 250℃ 半峰宽 0.04 min 检测器温度 250℃ 进样量 0. 6 μL 载气 &N 溶剂切割时间 3. 5 min 载气线速度 25 cm/s 3 YB/T4150—2018 a) β-甲基萘与2-甲基硫的相对分离度R≥1.5; 进样量和仪器的灵敏度应控制在β-甲基萘、2-甲基硫节、α-甲基萘和吲哚的线性响应范围内。 b)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β-甲基萘产品的典型色谱图如图A.1所示,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表A.2。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0 25 15 min -β-甲基萘; -2-甲基硫; 2 3- α-甲基萘; -5-甲基硫节; 4- 5- 一吲哚。 图A.1色谱图 表A.2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 组分名称 相对保留值 溶剂峰(丙酮) 0. 17 β-甲基萘 1.00(12. 98 min) 2-甲基硫 1. 03 α-甲基萘 1. 06 吲哚 1, 93 A.4.2校正因子的测定 A.4.2.1标准样品的配制 配制与被测试样各组分含量相接近的标准样品。准确称量β-甲基萘、α-甲基萘、2-甲基硫、吲哚等 标样共1g左右(称准至0.0001g)于容量瓶中,加人丙酮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备用(标准样品中各组分 的含量按各标样的实际组成含量进行换算)。 A.4.2.2标样的色谱分析 按A.4.1调整好色谱仪,用微量注射器注人0.6uL标准样,使总的峰面积在3万Pa·s~6万Pa· s范围内。平行测定3次~5次,通过色谱工作站(或色谱处理器)测量峰面积。 4 YB/T4150—2018 A.4.2.3校正因子的计算 A.4.2.3.1以β-甲基萘为基准物,按式(A.1)计算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 Ag甲基垫Xm .......(A.1) AXm甲基 式中: F 一i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A; i组分的峰面积; A甲基察 β-甲基萘的峰面积; m; i组分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g甲基蔡 β-甲基萘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A.4.2.3.2在正常条件下,校正因子每隔三个月验证一次,以保证定量的准确性。但如果色谱条件改 变,则必须重新验证校正因子。 A,4.3试样的测定 A.4.3.1用干燥洁净的移液管移取混合均匀的适量试样于容量瓶中,以丙酮为溶剂,对试样进行适当 的稀释,作为分析试样。 A.4.3.2用微量注射器注人 0.6μL的分析试样,使总的峰面积在3万Pa·s~6万Pa·s范围内,通过 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器)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两次,取两次分析的平均值作为测 定结果报出。 A.5结果计算 按式(A.2)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二位。 A,Xfi X100 .... ...(A.2) X (A, X f) 式中: X—i组分的质量分数,% A,——i组分的峰面积; f—i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试样中所检出组分总数。 除β-甲基萘、2-甲基硫节、α-甲基萘、吲哚之外的不明物的校正因子以1.000来计算。 A.6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β-甲基萘的两次平行试验结果重复性不大于0.3%。

.pdf文档 YB-T 4150-2018 β 甲基萘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4150-2018 β 甲基萘 第 1 页 YB-T 4150-2018 β 甲基萘 第 2 页 YB-T 4150-2018 β 甲基萘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02:39: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