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80 YB D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187—2017 代替YB/T 187—2001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bulk density of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powder 2018-01-01实施 2017-07-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18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B/T187—2001《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与YB/T187—2001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规范了设备的具体要求; 修改了结果计算的表示形式; 增加了测定结果的数值修约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T/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西峡县恒基冶材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工 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春生、杨燕、黄占基、王谦、包秀芝、张进莺、朱礼龙、仇金辉、刘志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B/T187—2001。 YB/T187—2017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原理 本方法通过测试自然堆积状态下一定体积的连铸保护渣试样的质量来确定堆积密度 4设备 4.1天平:量程为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5g。 4.2金属漏斗:锥角70°,下口直径30mm。 4.3刮板:刮板为钢直尺,长约500mm。 4.4金属盒:内腔尺寸为100mm×100mm×100mm,并用蒸馏水进行标定,标定方法:首先,在水平放置 的金属盒内缓慢注满蒸馏水,然后,将金属盒内的蒸馏水注入量筒中,量取其体积,重复该过程三次,取所 测量蒸水体积的平均值作为金属盒容积V。 5试样 试样中水分(物理水)含量应<1.0%,若水分超过此含量应重新取样。试样量为金属盒容积的2倍。 6试验步骤 6.1按图1安装好测试装置,垂直安装在托架上的金属漏斗下口与金属盒上口距离为150mm,金属漏 斗下口正对金属盒中心,闸板处于关闭状态。 6.2将试样全部装入金属漏斗中,开启闸板,使漏斗中的连铸保护渣自然流入金属盒中。 6.3漏斗中试样流尽后,在金属盒表面将出现保护渣的锥状堆积,用刮板沿金属盒上口边沿推刮,使盒 中试样高度与盒口边沿齐平,避免对渣样加压和振动金属盒, 6.4用天平称取金属盒中试样质量,按式(1)计算该试样堆积密度。 6.5重复进行6.1~6.4两次,记录各次所测堆积密度数据。 6.6当上述三次所测堆积密度数据与这三次数据平均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5%时,取该三次堆 积密度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堆积密。 7结果计算和表示 试样的堆积密度按式(1)计算: m (1) 1 YB/T187—2017 式中: 试样的堆积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 m 试样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²)。 测试结果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将数值修约为两位小数。 1- 金属漏斗; 托架; 2- 3- 一闸板; 4- 连铸保护渣; 金属盒。 5- 图1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测试装置示意图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委托单位; b)试样名称; c) 测试日期; d)测试单位; 堆积密度测试值; e) 测试人员; f) g) 审核人员。 2

.pdf文档 YB-T 187-2017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187-2017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第 1 页 YB-T 187-2017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第 2 页 YB-T 187-2017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02:21: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