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YB ICS 77.180 CCS H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139—202× 代替YB/T139-1998 复合铸钢支承辊 Composite cast steel back-up roll (报批稿) 202×-× ×-× ×发布 2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B/T139-202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YB/T139-1998《复合铸钢支承辊》,与YB/T139-199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更新(见2,1998年版的2);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 d)增加了Cr4、Cr5系列复合铸钢支承辊品种(见表1,1998年版的表1); e)更改了辊身硬度类别II和辊颈硬度值,补充了支承辊推荐用途(见表2,1998年版的表2); f)删除了提供力学数据要求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见1998年版的4.6、5.4); g)增加了CSK100-2大平底试块及其制做要求,校定方法做了相应修改(见A.3.4,1998年版的 A3.4)。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娣、杨昱东、胡兵、翰贤琴、陈伟、马凤川、苏军新、刘建宁、梁利斌、梁 雨来、张青、谢晶、杜旭景、冯栋、马大江、岳景朝。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8年首次发布为YB/T139-1998;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B/T 139-202X 复合铸钢支承辊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复合铸钢支承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质量证书 本文件适用于板、带轧机及平整机使用的复合铸钢支承辊。薄板坏连铸连轧和超薄带轧机使用的复 合铸钢支承辊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5-2008,ISO 4829-1:1986、ISO4829-2:1988,MOD) 4937:1986,MOD) GB/T223.1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钾)分光光度法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1503 铸钢轧辊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3313 轧辊肖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5546 治金轧辊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554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根据支承辊用途、供需双方确认的订货图样和本文件制造。本文件以外的技术要求供需双方协商 确定。 4.2复合铸钢支承辊应采用内外层材料冶金熔合的复合铸造工艺制造,并经热处理。 4.3外层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芯部材料采用优质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或满足性 能要求的铁系材料。 1 YB/T 139-202X 表1外层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C Si Mn P s Ni Cr Mo V 0.50~ 1. 50~ 1.50~ 0.20~ ZGF70Cr2 0.90 2.00 2.50 0.80 0. 40~ 0.40~ 2.50~ 0.20~ ZGF60Cr3 0.80 0. 40~ 1. 00 3. 50 1. 00 ≤0.40 0.40~ 0.80 0.40~ 0.030 0.025 1. 00 3.50~ 0.20~ ZGF60Cr4 0.80 1. 00 4.50 1. 00 0.40~ 0.40~ 4.50~ 0.20~ ZGF60Cr5 0.80 1. 00 5. 50 1. 00 注:“F”代表“复合”。 4.4 表面硬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表面硬度分类及推荐用途 单位为HSD 类别 辊身 辊身硬度均匀度 辊颈 推荐用途 I 50~60 中、宽厚板轧机 ≤5 II 55~70 带钢热轧和炉卷轧机 30~45 III 60~70 带钢冷轧、薄板坏连铸连轧和超薄带轧机 ≤4 IV 65~75 带钢平整轧机 4.5 辊身表面两端边缘允许有软带区域存在,软带允许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允许软带宽度 单位为毫米 辊身长度 <1 800 1800~2400 >2 400 宽度 ≤60 ≤80 ≤100 4.6 辊身工作层硬度落差应符合订货图样要求。 4.7超声波探伤的质量级别根据使用条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8轧辊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未注公差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 4.9 成品轧辊表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砂眼、气孔和夹渣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5.1外层和芯部化学成分应在浇注前钢水包中取样分析。对于多炉合浇的支承辊,应在外层钢水合包 后浇注前取样分析。分析方法按GB/T223相关标准或GB/T4336的规定执行。 5.2硬度 5.2.1试验方法按GB/T13313执行。 5.2.2辊身、辊颈硬度的测试点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 5.2.3有锥度的辊颈硬度检测,可在加工锥度前进行,加工成锥体后也可采用里氏硬度计检测,硬度 换算按GB/T13313执行。 2 YB/T 139-202X 表4辊身、辊颈硬度的测定点数 测定母线条数 每条母线上测定点数 辊身直径 辊身长度 / mm mm 辊身 辊颈 辊颈 <1 800 1800~2400 >2 400 <1000 5 7 1000~1800 2 5 2 7 >1800 7 5. 3 辊身工作层硬度落差需方在轧辊磨削过程中进行验证。 5. 4 超声波探伤见附录A。 6 标识、包装和质量证书 6.1成品检验合格后,应在辊颈端面刻制辊号等标识。需方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或协议中注明。 6.2轧辊包装前应对轧辊表面进行防锈保护;包装应考虑轧辊在吊装和运输时的安全,并应防止在运 输及储存过程中损伤。包装应满足室内存放6个月内不锈蚀。 6.3轧辊出厂时,应附质量检验部门填写的质量证书。

.pdf文档 YB-T 139-2024 复合铸钢支承辊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139-2024 复合铸钢支承辊 第 1 页 YB-T 139-2024 复合铸钢支承辊 第 2 页 YB-T 139-2024 复合铸钢支承辊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02:13: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