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1.140 WH A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Unity description for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toponym data 2019-03-25发布 201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发布 e 9 WH/T85—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4 描述原则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的构成 2 6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结构描述 7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的核心元素及描述规则 参考文献.. bl ack WH/T8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 本标准起草人:陈红彦、谢冬荣、萨仁高娃、马文大、李国庆、白鸿叶、翁莹芳、任肤霏、成二丽、王双、 张萌、易弘扬。 I bl ack WH/T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的构成、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的核心元素及描述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格式交换中的数据格式规范控制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521—200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名 toponym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注:改写自GB/T17693.1—2008,定义2.1。 3.2 标准地名 standardtoponym 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注:改写自GB/T18521—2001,定义3.3。 3.3 地名简称 shortened forms of toponym 经过官方认可或药定俗称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注:改写自GB/T18521—2001,定义3.4。 3.4 地名别名 aliasoftoponym 某一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 注:改写自GB/T18521—2001,定义3.5。 3.5 现今地名 underusingtoponym 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 注1:改写自GB/T18521—2001,定义3.6。 注2:也称“今地名”。 3.6 历史地名 formertoponym 古地名 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 注:改写自GB/T18521—2001,定义3.7。 1 bl ack WH/T85—2019 4描述原则 4.1 客观性原则 古今地名数据的描述应符合地名的客观属性 4.2 2实用性原则 古今地名数据描述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原则,选取必需的、实用的要素。 4.3 3可扩展性原则 古今地名数据描述应具备数据可扩展性。 5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的构成 5.1内容 古今地名数据收词范围包括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书面记载的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主要包括: 古今设置的行政区划地名、山、河、湖、海、岛屿、交通、水利、名胜古迹等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可根据实 际需求选取全部或部分内容。 5.2数据要素构成及说明 5.2.1 数据要素构成 根据中国古今地名的特征及应用要求,每一地名数据描述应包含标识(5.2.2)、名称(5.2.3)、类别 (5.2.4)、地理位置(5.2.5)、地名创建和废弃时间(5.2.6),以及古今地名对应(5.2.7)要素。 5.2.2标识 地名数据的唯一编号。 5.2.3名称 包括标准地名、地名简称和地名别名 5.2.4类别 包括时间类别和属性类别,其中: a)时间类别指地名是历史地名还是现今地名; b)属性类别应按照GB/T18521一2001的表2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给出, 5.2.5地理位置 地名所在的地理位置,应用行政区划归属和坐标描述。 5.2.6地名创建和废弃时间 最初设置该地名的时间和地名被废弃的时间,应用朝代、年号和公元纪年联合描述 5.2.7古今地名对应 历史地名对应的现今地名,应用现今地名和现今地名标识描述。 2 bl ack WH/T85—2019 6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结构描述 6.1 内容组成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由文件头、地名数据两部分组成。 文件头描述古今地名数据创建、修改、发布等信息。 地名数据描述古今地名对象的相关信息。 6.2 基于XMLSchema的数据结构说明 表1给出了基于XMLSchema的数据结构说明。 表1基于XMLSchema的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结构 XML标签名及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Version_number 字符 版本号 Creator 创建者 字符 CreatedTime 创建时间 时间 CreatedDescription 创建描述 字符 Modifier 修改者 字符 Header 文件头 修改时间 回知 ModifiedTime ModifiedDescription 修改描述 字符 Releaser 发布者 字符 ReleasedTime 发布时间 时间 ReleasedDescription 字符 发布描述 ToponymID 地名标识 字符 Name 地名名称 字符 OtherName 其他名称 字符 Type 时间类别 字符 Classification 属性类别代码 字符 属性类别说明 字符 ClassDesp CreatedTime 地名创建时间 字符 ToponymData 地名数据 EndTime 地名废弃时间 字符 Location 地理位置 字符 Coordinate 地理坐标 字符 ModernID 现今地名标识 字符 ModernName 现今地名 字符 地名简介 字符 Description 3 bl ack WH/T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的核心元素及描述规则 7.1 地名标识 XML标签名:ToponymID。 说明:用于唯一标识地名数据的编码。 描述规则为: a) 每个地名编码唯一。 b) 采用数字和字母混合编码。 c) 历史地名采用今所在省级行政区编码十地名拼音首字母十顺序号编码。 (P 现今地名采用所在行政区编码十地名拼音首字母十顺序号编码。 地名中无读音的字的拼音首字母用$表示。 e) f) 古地名读音与现今文字读音不同时以今读音为准。 g) 已经消失的古地名文字描述可参照字形结构描述。 未来会发生变化的地名编码按新地名处理。 示例: 现今地名:太谷县,编码:140726TGX1; 历史地名:财演镇,编码:350000CYZ1。 7.2 地名名称 XML标签名:Name。 说明: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描述规则为: a)采用标准地名描述。 b)采用全称描述。 示例1: 北京市。 示例2: 昌化郡。 示例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3 其他名称 XML标签名:OtherName。 说明:地名简称和地名别名 示例1: 丁家山,一天山。 示例2: 江西省,赣。 7.4 时间类别 XML标签名:Type。 说明:历史地名/现今地名。 描述规则为: a) 过去使用现在已经不使用的地名为历史地名。 4 bl ack

.pdf文档 WH-T 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WH-T 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第 1 页 WH-T 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第 2 页 WH-T 85-2019 中国古今地名数据描述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7 01:17: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