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180.10 SY E 11 备案号:58680—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1562017 中文/English 代替SY/T6156—2010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ir gun source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156—2017 目 次 前言· Ⅱ 范围 术语和定义 3 使用环境及条件 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4 5 质量控制 3 6 操作要求 7 提交验收的资料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气枪震源检测报告格式 SY/T 615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156—2010《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与SY/T6156—2010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干作用与调谐作用的解释,修改了初泡比定义(见2.1,2.2,2.5,2.6和2.7,2010年版的 2.1,2.2); 删除了气枪震源选配内容,增加了气枪震源使用条件及范围的内容(见第3章,2010年版 的第3章); 修改了气枪震源检测项目、技术指标和要求,根据气枪震源作业流程对不同阶段的检测项目 进行了规定(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实验工作内容(见2010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震源激发对测量定位系统中使用自建差分台站内容,将其他部分合并到质量控制要求 中(见第5章,2010年版的第6章); 删除了关于质量控制中重复叙述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7.2,7.4); 对关枪标准进行了详细诠释;增加了关于“近场子波检波器、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监 视器中压力显示及维修更换故障气枪后”的要求及子阵间距控制要求(见5.6,5.7,5.8, 5.9,5.10和5.11) 增加了关于高压检测、人员落水、急停按钮及标识等四部分内容(见6.2); 对提交验收的资料进行了重新规定(见第7章,见2010年版的第9章); 一增加了震源及子阵相关数据记录的填写(见附录A)。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物探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军、陈浩林、高斌、宋德强、胡宝京。 本标准代替了SY/T6156—2010。 SY/T6156一201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156—1995,SY/T6156—2003。 本标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当英文与中文两种版本有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 II SY/T 6156—2017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枪震源的使用环境及条件、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操作要求及提交验 收的资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水域地区石油地震勘探所使用的气枪震源。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气枪 airgun 利用压缩空气在水中释放作为动力激发地震波的一种震源装置。 2.2 子阵列subarray 吊挂在一列枪杠或吊枪板上线性排列的多支气枪组成的集合体。 2.3 气枪阵列airgunarray 由一个或多个子阵列组成的阵列。 2.4 峰峰值peak-to-peak 在一个规定的频带内,远场子波第一个压力正脉冲与第一个压力负脉冲之间的差值。 2.5 初泡比P/Bratio 在一个规定的频带内,远场子波第一个压力脉冲的峰峰值与第一个气泡脉冲的峰峰值之比, 2.6 钟TBclock time break (CTB) 由气枪控制器产生的脉冲信号,信号起跳沿是气枪的点火激发时刻。 2.7 验证TBfieldtimebreak(FTB) 气枪控制器将所有点火激发气枪产生的传感器信号叠加后产生的一个模拟信号,作为地震仪器监 视气枪震源激发时刻和仪器采集时刻是否保持同步的一个验证信号。 3 3使用环境及条件 3.1气枪震源适用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 3.2 2气枪作业温度应保证气枪正常激发。 3.3 3不同的枪型额定工作压力不同,最小工作压力不宜低于6.895MPa(1000psi)。 1 SY/T6156—2017 3.4 当拖挂方式造成气枪阵列距船较近时,宜保持不低于6m的距离。 4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4.1 检查项目 4.1.1 开工前检查、检测 开工前应对气枪震源进行检查、检测,其项目应包括 a)气枪阵列符合性检查。 b)气枪阵列气密性检查。 c)气枪压力传感器检测。 d)气枪深度传感器检测。 e)近场检波器的检查。 f) 日 电缆绝缘阻值检查。 g)气枪激发一致性检测。 h)气枪震源激发与地震仪器记录的时间误差检测。 i)气枪TB验证。 4.1.2 日检 每日工作前应对气枪震源进行检查、检测,其项目应包括: a)气枪激发一致性检测。 b)气枪震源激发与地震仪器记录的时间误差检测。 4.1.3 3施工过程检查 施工过程中应对气枪震源进行检查、检测,其项目应包括: a)气枪压力传感器检测。 b)气枪深度传感器检测。 c) 近场检波器的检查。 d)气枪激发一致性检测。 e)气枪震源激发与地震仪器记录的时间误差检测。 f)气枪TB验证。 g)电缆绝缘阻值检查。 4.2 技术指标和要求 4.2.1 开工前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4.2.1.1按照施工设计所确定的气枪阵列检查气枪类型、容量、数量及相应位置。气枪阵列组装完成 后,绘制气枪阵列布局图,图中要求标明各气枪激发口位置、压力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近 场子波检波器安装位置、RGPS(相对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尾标安装位置,实际测量值同图中标注值 之差在±0.05m之内。对于不列装的设备注明不涉及。 4.2.1.2气枪震源充人工作所需压力的气体后,封闭气路并保持工作压力10min,气压下降应不大 于10%。 4.2.1.3 3压力传感器显示的结果与空压机实际输出的压力之差在土0.069MPa(10psi)之内。 2 SY/T6156—2017 绝缘阻值不宜小于5MQ,数字信号电缆绝缘阻值不宜小于1MQ。 4.2.1.6气枪震源重组、大修或投产前,应进行气枪激发一致性检测。气枪控制器的各气枪激发时刻 与基准点之差(气枪阵列一致性同步时差)在土1ms之内,连续激发50次,合格率应达到100% 4.2.1.7检测气枪控制器中震源和仪器之间传输单元的工作状态和传输同步误差,比较两台设备时序 归零后气枪震源钟TB与地震仪器记录起始时间,确定两输出时刻的误差不应大于一个采样间隔。 4.2.1.8气枪激发验证TB与仪器记录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气枪控制器的固有时间延迟。 4.2.1.9近场子波检波器输出极性应满足SEG(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关于数据极性要求,即 监视记录上为下跳波形,记录的数据真值为负值。 4.2.1.10开工前应提供气枪震源检测报告,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 4.2.2E 日检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4.2.2.1施工前进行气枪激发一致性检测,连续5次激发,检测结果应符合4.2.1.6的要求,同步率应 达到100%。 4.2.2.3将检测结果及信息内容存盘,并将结果作为日检记录备查。 4.2.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4.2.3.1气枪震源的工作压力变化不应超过设计施工压力的10%。 4.2.3.2实际激发深度与设计施工深度之差在土0.5m之内。 4.2.3.34 每次激发时,气枪控制器的各气枪激发时刻与基准点之差(阵列一致性同步时差)在土1ms之内。 4.2.3.5TB验证按照4.2.1.8的要求执行。 4.2.3.6每天生产中,应按4.2.1.5的要求检查或监视气枪震源电缆绝缘情况。 4.2.3.7每日由气枪控制器操作员填写气枪生产记录并保存。 5质量控制 5.1各类气枪震源均应配备有实时导航定位系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同步激发气枪震源,无论采用定 点激发还是动态连续激发,均应逐点(气枪阵列中心点)提供激发时的坐标、水深数据和激发时间等。 5.2每天作业前应将当日所要完成的各激发点理论坐标输入导航系统。实际完成的激发点位置与理 论坐标偏差应满足合同或设计的要求;超限的激发点不应超过单条炮线总激发点的10%,且不应有连 续5个激发点超限。 5.3每条或每束测线完成后,应检查、统计激发点的实测坐标与理论坐标的偏差。 5.4气枪震源的各项工作指标应达到4.2规定的要求。 5.5上线首炮所有气枪应完好,在施工过程中,气枪出现故障需要关闭时,被关枪容量之和不应大 于气枪阵列设计总容量的10%。峰峰值的变化不大于10%。初泡比的变化不大于10%。关枪后的气枪 阵列频谱与原气枪阵列频谱相关系数不小于0.998。 5.6近场子波检波器应安装在距离气枪激发口中心点1m处,误差为土0.05m。 5.7子阵列至少安装2支深度传感器,至少保证1个深度传感器工作正常。 5.8子阵列至少安装1支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最大气枪附近。 3

.pdf文档 SY-T 6156-2017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156-2017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第 1 页 SY-T 6156-2017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第 2 页 SY-T 6156-2017 气枪震源使用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2:02: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