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 1 SN B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792017 杰为准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Requirements of dectection and quarantine for poisoned and noxious weed seed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以正式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SN/T 4979—2017 *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30 网址www.customskb.com/book 北京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14千字 2021年3月第一版2021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0 * 书号:155175·399定价14.00元 SN/T4979—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印丽萍、汪莹、宋绍祎、钱大钧、薛华杰、傅怡宁、郭琼霞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4979—2017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的检验检疫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谷类、油籽类、繁殖类种子等农产品;同时也适用于动物皮毛、矿物原料、交通 运输工具及包装材料等中的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1893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SN/T3176杂草常规检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杂草weed 出版文本为 指农田或林间自然生长在主体植物间的非目标源植物,由于种种原因,混杂在农产品中,即农产 品进出口贸易中夹杂的贸易种类之外的植物物种。 3.2 有毒有害杂草poisonedand noxiousweed 产品质量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杂草。 3.3 种子seed 自然存在的多种传播体(dissminule)形式。除包括由受精后发育成熟的胚珠,即植物学意义上 的真正种子外,还包括同样具有传播功能的多种传播体,即含有1粒或多粒种子的干燥的不开裂的种 子状果实,如瘦果(或带花被)、颖果(或带小花)、坚果(或带壳斗)、小坚果、胞果、分果、翅果 等;或为果实的一部分,如豆荚、果核等。 4检验检疫要求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常常携带贸易种类之外的植物物种种子,即杂草种子。对该类产品应加强杂 草检疫,农产品中应检的有毒有害杂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规定的; 1 SN/T4979—2017 双边贸易协定中规定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警示通告等文件中规定的; 一经风险分析,具有高风险的; 我国没有分布或分布局部的; -国外危害严重的; 一一标准、合同规定的。 5检验检疫方法 5.1杂草种子的筛检方法 5.1.1直接检验 将送检的农产品分次摊平在白磁盘中,用玻片拨动样品并用镊子挑捡出杂草种子,并放置于培养 皿内,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此外,动物皮毛、矿物原料、交通运输工具及包装材料等中的杂草种子 直接挑栋鉴定。 5.1.2过筛检验 送检种子类样品分次筛样。根据检验样品个体的大小确定套筛的规格,按照孔径从大到小依次套 上套筛并加上筛底,将检验样品倒入最上层的套筛内,以回旋法过筛,或用电动筛震荡,使样品与杂 草种子充分分离。把过筛的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白瓷盘内,用镊子挑检杂草种子,并放置于培养 皿内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检验样品个体大于所检的杂草种子的主要检查筛下物;检验样品个体小于 所检的杂草种子的主要检查筛上物。 5.1.3比重法(漂浮法)检查 5.2 杂草种子常用鉴定方法 5.2.1 采纳鉴定方法原则 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检测能力和样品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当形态学方法不能确诊 时,应采用其他方法对诊断结果进行确证。 5.2.2形态学鉴定方法 5.2.2.1镜检鉴定 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斑纹、种脐以及其他各种附属物的有无等遗传特征相对稳定,一般情 况下,借助放大镜或解剖镜观测种子外部形态特征,对照分类检索表进行鉴定 此外,如种子的表面纹饰、种脐局部结构等微形态特征,需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测。 在进行种子外部形态镜检鉴定时,应当考虑种子的来源、形状变异和成熟度等因素。 5.2.2.2一般解剖鉴定 对于通过镜检鉴定在外观上难于确定的种子可以采用。 种子的内部形态、结构、颜色、胚乳的有无、质地、胚的形状、大小、位置、子叶的数目等遗传 特征相对稳定,可用于杂草种子鉴定。 在解剖之前,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待其吸水充分膨胀而变软后,即可用解剖刀将种子进行级 2 SN/T4979—2017 切或(和)横切,然后置于解剖镜下进行观察。 各种杂草种子的浸泡时间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情况,对于种皮质地软、比较薄、吸水性快的种 子则浸泡时间短,一般浸泡2h~3h;对于种皮质地坚硬、比较厚、吸水性慢的种子则浸泡时间长, 一般浸泡不应少于一昼夜。 5.2.2.3显微切片鉴定 对于通过镜检鉴定和一般解剖鉴定难于确定的种子可以采用 种皮、种皮的构造等稳定显微遗传特征依杂草种类而异。如豆科杂草种子可根据种皮结构的不 同(构成种皮的栅状组织的细胞大小、形状以及在栅状组织下的细胞形态等)进行鉴定:十字花科杂 草种子的第一层表皮细胞与第三层厚壁细胞在构造上不同种的差别很大。此外,胚乳细胞形状、壁厚 度、纹孔、内含物等也是鉴定特征。 操作方法见SN/T3176。 5.2.2.4幼苗鉴定 幼苗的形态在遗传特征和科、属系统方面有着相对的稳定性。 杂草幼苗的鉴定主要以幼苗的萌发方式、子叶、初生叶(真叶)及上胚轴和下胚轴的形态特征为 依据。 幼苗的萌发方式包括:地下萌发、地上萌发和半地上萌发 一子叶在杂草中于正常情况下是非常固定的,单子叶杂草只有一片子叶,二双子叶有两片子 叶。子叶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则是多样性的,杂草的各个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可 用于杂草不同种的鉴定。 初生叶(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叶面和叶缘的状况等叶是多样性的,杂草的各个种都 有其独特的特征,也可用于杂草不同种的鉴定。 一上胚轴和下胚轴的长短、颜色、有无毛等,都可用于不同种幼苗的鉴定。 此外,在幼苗期间的气味、分泌物的有无等,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定特征。 将杂草种子通过沙播或一般发芽实验的方法进行萌发,观测其幼苗形态,对照相应标准中和参考 资料的描述进行鉴定。 5.2.2.5成株鉴定 杂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通传性状,尤其是花、果实等稳定遗传特征可用于杂草鉴定。 将杂草种子培育为成熟植株,对照相应标准和参考资料中的根、茎、叶、花、果实的描述进行鉴定。 5.2.3细胞学遗传学(核型分析)鉴定方法 不同杂草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 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经染色或荧光标记的染色体,通过一定的光学或 电化学显色设备就可以清晰而直观地观察到染色体的具体形态结构。 对杂草种子进行萌发,取根尖、染色、压片,观测染色体的形态特征(长度、臂比、着丝点位 置、随体有无),并计算其数量进行归类,对照相应标准和参考资料中描述,进行鉴定。 5.2.4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5.2.4.1特异性条带鉴定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杂草的DNA模板进行扩增,产生与某种杂草序列长度相一致的电泳条带。 检测操作方法可见SN/T3176 3

.pdf文档 SN-T 4979-2017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79-2017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第 1 页 SN-T 4979-2017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第 2 页 SN-T 4979-2017 农产品中有毒有害杂草种子检验检疫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25: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