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SN C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人蚤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fleas-Part6:Pulex irritans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4969.6—2017 前言 SN/T4969《常见蚤类鉴定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规则; 第2部分:猫栉首蚤指名亚种; 第3部分:缓慢细蚤; 第4部分:印鼠客蚤; 第5部分:不等单蚤; 第6部分:人蚤; 第7部分:谢氏山蚤; 第8部分:具带病蚤。 本部分为SN/T4969系列标准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 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人 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 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怀波、张丽杰、李雅丽、吴秀兰、万道正、郭惠琳、程果、张晓梅、张 S 容榕、王颖、聂维忠、郭天宇 SN/T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人蚤 1范围 SN/T4969的本部分规定了常见蚤类人蚤成虫形态学鉴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对人蚤成虫形态学鉴定。 2基本信息 拉丁名:Pulexirritans(Linnaeus1758) 别名:致痒蚤 分类地位:隶属于蚤总科(Pulicoidea)蚤科(Pulicidae)蚤亚科(Pulicinae)蚤属(Pulex)。鼠 疫的重要传播媒介,曾经多次从鼠疫流行地区的人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 人蚤也是犬复孔缘虫、缩小膜壳缘虫和微小膜壳缘虫的中间宿主。人蚤对人畜的叮咬力强,干 扰也大,使对叮咬过敏者奇痒无比,可出现红斑、丘疹,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抓破后可引起继 发感染。 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3形态特征 3.1 鉴别特征 眼大,几乎与触角棒节等大,圆而色深。下颚内叶宽而短, 锯齿发达,分布从基部以至末端。无 颊栉和前胸栉。中胸侧板狭窄。 各足都发达,后足尤甚 。雄蚤抱器第1突起遮盖着第2、3突起,宽 ,边缘密生细鬃。雌蚤受精囊头部小而圆,尾部较头部细长(参见附录B)。 大而呈半环形,高于臀板 3.2成虫的土要形态特征 3.2.1头部 额前缘至背缘无骨化内突,无额繁。后头只有1根大禁,位于后头后缘下方。眼禁1根,在眼的 下方。无颊栉,颊部口缘下角向后方延伸,末端或有1小刺为颊栉退化的痕迹。触角窝的角间缝骨化 自背缘向腹方延伸,达触角基部。棒节短圆形,宽度一般大于长度。下唇须4节,其前缘骨化强,末 端可达前足基部的1/2~3/4处(参见附录B)。 3.2.2胸部 无前胸栉;前胸背板只有1列。后胸侧拱发达,侧杆短粗;后胸后侧片繁12~14根,成2列。 后足基节内侧的小刺禁共6~20根(个别达25根),成不规则的1~2列,或成丛;后足第2谢节的 端长鬃可达第5节的1/2~4/5处,个别接近末端;各足第5距节均有4对侧繁(参见附录B)。 3.2.3腹部 各气门下无鬃。臀前雌雄都只有1根发达,其上、下方或有1微鬃。变形节:雄蚤第8背板 1 SN/T4969.6—2017 小,成一狭条,其气门长于臀板,第8腹板甚大,三角形,侧累10~14根,成不规则的3~4列。 第9背板前内突小,为1狭条。抱器第1突起P'(不动突)甚宽人,略成卵圆形,遮盖于第2突起 (P²)和第3突起(P)之外,其边缘以及内侧和外侧的亚缘均有密生细累。抱器第2突起的末端截 形,第3突起的末端狭尖,长于第2突起,两者相并成钳状。柄突长,未端略向前屈。第9腹板前 臂长而直,末端略膨大,后臂端缘和亚缘有短繁11~14根。雌蚤第7腹板后缘的凹陷为锐角形,背 叶显然窄于下叶,其末端略圆或略钝;腹叶宽,其后缘直或略凸,侧鬃11~14(10~16)根,成为 不规则的1~2列。第8背板宽大,后缘及亚缘鬃2~3列,共20余根,另内侧有6(7)根,外侧鬃 13~16根。肛锥长度为基部宽度的2.0~2.3倍,具端长鬃1根,亚端及腹缘鬃2(3)根。交配囊袋 部小,管部短,略弯曲。受精囊管部和盲管均细长(参见附录B)。 4结果判定 成虫形态特征符合第3章要求,判定为人蚤。 2 SN/T4969.6—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人蚤其他信息 A.1分布 中国均有分布;国外世界性分布。 A.2 宿主 人蚤是广宿主型蚤种, 除人外,寄生鸟、兽有 15 目、77 属130种或亚种,其中兽类有122种, 鸟类有8种。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36种之多,其中主要宿主为人、狗、狼、狐、翁、、 鼬、旱獭、刺猬、猫、兔、猪等。人蚤可分为城镇株和原野株, 城镇株主要寄生于家畜和人体上,而 原野株主要寄生在旱獭和野生食肉动物体上。 A.3 生态习性 属巢蚤型,主要擎生于人的住房和动物栖息场所,还出现在交通工具,甚至人、犬活动和栖息 的帐篷、草地、沙滩等场所。 雌蚤每次产卵2~4个,产卵时间 间可延续3~6个月,一生可产卵540 )()()() 营养条件下,各发育期平均为:卵期3d, 幼虫期6.9d~7.7d,茧蛹期8.2d~8.7d,1世代约18d。 人蚤在较低的温度和近饱和湿度的条件下, 不吸血者能活125d,吸血者能活513d。人蚤跳跃能力 在蚤类中为最强,跳高可达70cm, 跳远可达31cm。人蚤活动的高峰时期在全国随地区不同而不同, 在浙江为春夏;在哈尔滨为7~8月;在广东雷州半岛为1~2月;在云南有两个高峰期,7月为最高 峰,3月为次高峰。 SN/T4969.6—2017 SN/T4969.6—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人蚤形态特征图 图B.1人蚤头及前胸(仿吴厚永,2007) 图B.2人蚤头及前胸 图B.3人蚤雄性抱器(仿吴厚永,2007)图B.4人蚤雌性变形节(仿吴厚永,2007) 图B.5人蚤雄性成虫 图B.6人蚤雌性成虫 书号:155175·475 SN/T4969.6-2017 定价:14.00元 SN/T4969.6—2017 SN/T4969.6—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人蚤形态特征图 图B.1人蚤头及前胸(仿吴厚永,2007) 图B.2人蚤头及前胸 图B.3人蚤雄性抱器(仿吴厚永,2007)图B.4人蚤雌性变形节(仿吴厚永,2007) 图B.5人蚤雄性成虫 图B.6人蚤雌性成虫 书号:155175·475 SN/T4969.6-2017 定价:14.00元

.pdf文档 SN-T 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 人蚤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 人蚤 第 1 页 SN-T 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 人蚤 第 2 页 SN-T 4969.6-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6部分 人蚤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14: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