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SN C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5部分:不等单蚤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fleas - Part 5: Monopsyllus anisus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4969.5—2017 前 言 SN/T4969《常见蚤类鉴定方法》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规则; 第2部分:猫栉首蚤指名亚种; 第3部分:缓慢细蚤; 第4部分:印鼠客蚤; 第5部分:不等单蚤; 第6部分:人蚤; 第7部分:谢氏山蚤; 第8部分:具带病蚤。 本部分为SN/T4969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出人境检验 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 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惠琳、张丽杰、谭洋、魏怀波 万道正、王颖、张晓梅、张容榕、程果、 S 黄恩炯、聂维忠、郭天宇。 SN/T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第5部分:不等单蚤 1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不等单蚤成虫的形态学鉴定。 2 基本信息 拉丁名:Monopsyllusanisus(Rothschild,1907) 同物异名:Ceratophyllusanisus(Rothschild.1907) 分类地位:隶属于角叶蚤总科(Ceratophylloidea)角叶蚤科(Ceratophyllidae)角叶蚤亚科(Ceratophyllinae) 单蚤属(Monopsyllus)。能自然感染鼠源性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假结核杆菌、猪丹毒菌和李斯德氏菌等, 是犬复孔终虫的中间宿主。关于传播鼠疫问题,不等单蚤叮刺吸血感染鼠疫菌血症的小白鼠和黄胸鼠后, 其感染率为100%,且该蚤在自然情况下曾多次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其分布广,又多见于较冷季节,因此 在我国南方云南、福建等省区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中的媒介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对鼠疫耶尔森菌的越冬和种 群的延续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3 成虫的形态特征 3.1 鉴别特征 雄蚤不动突窄,呈圆锥形而特别隆起,较短, 约达可动突前缘的1/3~1/2处,可动突后缘无刺 鬃;雌蚤第7腹板后突不向上翘, 受精囊头部呈筒状,尾长约为头长的1/3(参见附录B)。 3.2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3.2.1头部 额突永久型,额鬃退化,雄蚤2~4根,雌蚤1~3根。眼发达;眼鬃3根。后头鬃大小各1根。 雌蚤触角窝前缘无小繁。下唇须多数达或超过前足基节未端,少数略超转节未端(参见附录B)。 3.2.2胸部 前胸栉有19~22根刺。中胸颈片内侧有假累。后胸背板具端有小刺。中、后足基节内侧仅在下 半部有细长鬃;后足胫节具侧鬃2纵列;后足第2节约等于第3、4节之和,其长端鬃,雄蚤接 近、雌蚤达到第3节末端;前、中、后足第5踏节均具5对侧鬃,第1对位置正常,不移向腹面 (参见附录B)。 3.2.3腹部 臀前鬃3根。变形节为雄蚤第8背板内侧无刺丛区,第8腹板狭长,杆形,末端微向上弯曲,端 膜叶小,不分裂成穗状。抱器不动突窄,圆锥形,达可动突前缘1/2以上;可动突较宽,前缘在基节 白之上略凸,后缘在中段微凹,前端角略突而尖,后端角较圆。基节白鬃2根。第9腹板前臂端部后 1 SN/T4969.5—2017 弯,几成90度角;后臂狭长,末端较圆。雌蚤第7腹板后突不向上翘,后缘圆或略呈角突。肛锥具 2根侧繁。受精囊头部为弯筒简形,末端或有乳突(参见附录B) 结果判定 成虫形态特征符合第3章要求,判定为不等单蚤。 2 SN/T4969.5—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等单蚤其他相关信息 A.1分布 除西藏外,不等单蚤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蒙 古国、日本、朝鲜等。 A.2 宿主 为多宿主寄生蚤。其主要宿主为黄胸鼠和褐家鼠,也寄生于黄毛鼠、青毛鼠、大足鼠、社鼠、黑 家鼠、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西南姬鼠、卡氏小鼠、小家鼠、赤腹松鼠、藏鼠兔、树、灰麝、鼬 以及家犬、家猫、兔,并偶尔从鹰、鹊等鸟体上采到,也叮人吸血。 A.3 生态习性 不等单蚤主要为巢型蚤。不 在我国北方、福建和云南,不等单蚤数量随季节消长,春季为繁殖高 峰。不 在温度(25.6±2.1)℃, 相对湿度(72.8±7)%的条件下, 其变态发育时间为卵期2.5d~3d, 幼虫期9d~9.5d,茧期7d~9d,雄蚤比雌蚤晚羽化1d~1.5d,雌蚤羽化后在小白鼠体上吸血34h S 开始产卵。 SN/T 4969.5—2017 SN/T 4969.5—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不等单蚤成虫形态特征图 图B.1不等单蚤头部及胸部(仿吴厚永,2007) 图B.2不等单蚤头部及胸部 图B.3不等单蚤雄性变形节(仿吴厚永,2007) 图B.4不等单蚤雌性变形节(仿吴厚永,2007) 图B.5不等单蚤雄性成虫 图B.6不等单蚤雌性成虫 书号:155175·474 SN/T4969.5-2017 定价:14.00元

.pdf文档 SN-T 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5部分 不等单蚤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5部分 不等单蚤 第 1 页 SN-T 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5部分 不等单蚤 第 2 页 SN-T 4969.5-2017 常见蚤类鉴定方法 第5部分 不等单蚤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13: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