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SN C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 第4部分:小家鼠 Identification ofcommonrodentsPart4:Musmusculus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4968.4—2017 前言 SN/T4968《常见鼠类鉴定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规则; 第2部分:褐家鼠; 第3部分:黄胸鼠; 第4部分:小家鼠; 第5部分:黑线姬鼠; 第6部分:臭髓 第7部分:黄毛鼠 第8部分:长爪沙鼠。 本部分为SN/T4968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 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 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享 郭惠琳、田洁、李焱、陈晓龙、杨庆贵、贺骥、黄恩炯、聂维忠、郭天宇、 S 梁慧杰。 SN/T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第4部分:小家鼠 1范围 SN/T4968的本部分规定了常见鼠种小家鼠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对小家鼠的形态鉴定。 2基本信息 小家鼠拉丁名:MusmusculusLinnaeus, 1758;别名小鼠、蹊鼠、小耗子、小巷鼠。 分类地位: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小家鼠常 常参与主要宿主疾病流行。还可传播土拉弗朗西斯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蜱传回归热、旋毛虫病、狂 犬病等,是世界性、与人伴生种,呈世界性分布,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3外部形态特征 3.1外形 体长55mm~90mm,体重7g~25g。 尾长等于或稍短于体长。头较小,吻部短而尖。耳宽大, 向前拉可达眼裂。四肢细弱,后足较短。 雌鼠有乳头5对(参见附录B)。 3.2毛色 毛色变化较大,随栖息环境而异。 背部毛为棕灰、 灰褐或黑褐色,毛基部黑色。腹部毛为白色 灰白色或灰黄色。背腹毛界线分明。 前后足背面暗褐色或污白色。尾部背面色较深,为黑褐色,腹面 稍浅,呈沙黄色(参见附录B)。 3.3头骨形态特征 头骨纤细,吻部较短,顶间脊甚宽。门齿孔长,其后缘超过第1上白齿前缘水平,眶上嗜不发达, 脑颅低平。听泡小而扁(参见附录B)。 3.4形态鉴别特征 体型小。上门齿的后缘从侧面看有一极明显直角形缺刻(参见附录B)。 4结果判定 成体形态特征符合第3章,判定为小家鼠。 SN/T4968.4—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小家鼠的生活习性与分布 A.1生活习性 典型的家野两栖类。在居民区多栖息于室内外,起居室、厨房、仓库、地板底、天花板夹层里均 能栖息。在野外多栖息于田、草垛根部、荒地、农村场院、杂草堆中。洞型简单,一般有1~3个 出口,洞口直径为20mm30mm,洞口常推出新的土丘,有1~3条洞道和1~2条分支。以夜间活 动为主。其活动规律受食物影响很大。小家鼠能被交通工具、货物、行李带到很远的地方栖息,对条 件变化和食物适应性也很强。繁殖力强,每20d即可繁殖1次,在哺乳期仍能受孕,一年四季均能 生育。成年鼠每年5~6胎,每胎5~6仔,多时达十多仔。幼鼠生后2~3个月即达性成熟。 A.2 分布范围 世界性分布。 2 SN/T 4968.4—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小家鼠形态特征图 图 B.1 小家鼠背面外观图 a)背面观 b)腹面观 图B.2小家鼠头骨 图B.3 小家鼠头骨侧面观 SN/T 4968.4—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小家鼠形态特征图 图 B.1 小家鼠背面外观图 a)背面观 b)腹面观 图B.2小家鼠头骨 图B.3 小家鼠头骨侧面观

.pdf文档 SN-T 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 第4部分 小家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 第4部分 小家鼠 第 1 页 SN-T 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 第4部分 小家鼠 第 2 页 SN-T 4968.4-2017 常见鼠类鉴定方法 第4部分 小家鼠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10: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