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SN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infection with salmonid alphavirus 以正式出版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491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16版中第2.3.6章“INFECTION WITH SALMONID ALPHAVIRUS"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于力、郑晓聪、王津津、贾鹏、何俊强、史秀杰、兰文升、杨锦舜。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鲑鱼甲病毒组织病理、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间接免疫荧光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鲑鱼甲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检疫和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8088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延用于本文件。 lmonembryo-214) CPE: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 Ct:达到阈值的循环数(Cyclethreshold) dATP:三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eoxyadenosinetriphosphate) dCTP:三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eoxycytidinetriphosphate) DEPC:焦碳酸乙二酯(Diethypyrocarbonate) dGTP:三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eoxyguanosinetriphosphate) dNTPs: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tidetriphosphates) dTTP:三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eoxythymidinetriphosphate) EB:溴化乙锭(Ethidiumbromide) 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 HEPES:4-羟乙基呱嗪乙硫磺酸(4-(2-hydroxyerhyl)piperazine-1-erhanesulfonicacid) IFAT: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fluorescentantibodytest) IPNV: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virus) 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 RNase:酶(Ribonuclease,RNA)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AV:鲑鱼甲病毒(Salmonidalphavirus) 4疾病概述 鲑鱼甲病毒病主要感染鲑科鱼类,该病病原鲑鱼甲病毒(SAV),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 1 SN/T4914—2017 甲病毒属(Alphavirus),其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RNA。参见附录A。 5试剂和材料 5.1 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用DEPC处理以除掉RNA酶。 5.2SAV病毒参考株,抗SAV抗体,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实验室提供。 5.310%甲醛。 5.4乙醇:70%、80%、95%及无水乙醇。 5.5二甲苯。 5.6石蜡。 5.7苏木精染液。 5.80.5%伊红乙醇溶液。 5.9中性树脂。 5.10 孵育液(见附录B中B.1)。 5.11 细胞培养液(见附录B中B.2)。 5.12 CHSE-214细胞系:用细胞培养液20℃培养。 为准 5.13 逆转录酶:20U/μuL,-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5.14 RNase抑制剂:20U/uL,-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Trizol试剂:RNA抽提试剂,4℃保存。 5.15 5.16 Taq酶:5U/μL,-20℃保存,不要反复冻融或温度剧烈变化。 5.17 dNTPs:含dCTP、dGTP、dATP、dTTP各10 mmoL/L。 5.18RT-PCR引物的序列如下: E2F: 5'-CCG-TTG-CGG-CCA-CAC-TGG-ATG-3 E2R: 5'-CCT-CAT-AGG-TGA-TCG-ACG-GCA-G-3' 扩增糖蛋白E2基因516bp的片段(参见附录C)。引物浓度为40umoL/L。 5.19实时荧光RT-PCR的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如下: QnsP1F: 5'-CCG-GCC-CTG-AAC-CAG-TT-3 QnsP1R: 5'-GTA-GCC-AAG-TGG-GAG-AAA-GCT-3 探针:5'-FAM-CTG-GCC-ACC-ACT-TCG-A-BHQ1-3" 扩增非结构蛋白nsP1基因107bp的片段。引物浓度为40μmoL/L,探针浓度为10μmoL/L。 5.2075%乙醇:用无水乙醇和DEPC水配制,使用前预冷到-20℃。 5.21 三氯甲烷:4℃保存。 5.22 异丙醇:4℃保存。 5.23 3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分子量大小100bp~2000bp间的DNA片段,-20℃保存。 6 器材和设备 6.1包埋机。 6.2切片机。 6.396孔细胞培养板。 6.4倒置显微镜。 6.5荧光显微镜。 6.6恒温培养箱。 普通冰箱和超低温冰箱。 2 SN/T4914—2017 6.8组织研磨器(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 6.9离心机和离心管(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 6.10PCR扩增仪。 6.11荧光PCR扩增仪。 6.12水平电泳仪。 6.13微量移液器及吸头(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 6.14 凝胶成像仪。 6.15制冰机。 7临床症状 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体型瘦长,昏睡,眼突,腹水以及出现粪便拖尾,无法保持在水中的位 置,螺旋或绕圈地游动,或者在水底不动。病鱼心脏苍白,肠道空虚、有黄色黏液,体内脂肪很少, 有时在幽门、盲肠和四周的脂肪出现斑出血。 8组织病理 8.1操作步骤 本为准 取鱼的胰腺、心肌、骨骼肌,用10%甲醛(5.3)固定至少24h。固定好的组织按照常规石蜡切 片方法制作切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8.2结果判定 8.2.1典型组织病理病变为胰腺外分泌组织丧失,心肌、骨骼肌坏死和炎症。 8.2.2检测样品中观察到典型病变,判定为阳性 8.2.3 3检测样品中没有观察到典型病变,判定为阴性。 9病毒分离 9.1样品采集 取样数量按GB/T18088的规定执行,优先选取具有临床症状的个体,宜每5尾鱼一个小样。若 有症状的鱼每1尾作为一个小样,体长<4cm的鱼苗取整条鱼,但如有卵黄囊需除去;体长4cm~ 6cm的鱼苗取所有内脏和鳃;体长<6cm的鱼取鳃、心、肾。 用于组织病理检查的,取胰、心肌、骨骼肌。 9.2样品处理 对组织称重后,用组织研磨器制备组织匀浆,用孵育液(5.10)制备2%的组织悬液。于15℃ 孵育4h,或4℃孵育过夜。4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 9.3病毒分离 用孵育液(5.10)对2%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两次10倍稀释,将3个稀释度的上清液分别接种到 生长24h以内的CHSE-214细胞单层中,每孔(2cm)最多接种100μL。15℃吸附2h~3h后,吸 去稀释液,加人细胞培养液(5.11),置于15℃培养。同时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当样品来自IPNV的流行区,在接毒之前需将稀释液与适当浓度抗IPNV血清(中和效价不低于 3

.pdf文档 SN-T 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1 页 SN-T 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2 页 SN-T 4914-2017 鲑鱼甲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9:40: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