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Protocol of animal welfare for non-human primates during breeding isolation and transport 2017-07-21发布 201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80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云庆、李丹丹、邱索平、徐维加、艾军。 SN/T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隔离、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相关的管理和技术 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饲养、隔离和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B14924.3—2010实验动物配合饲料营养成分 GB/T265432011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 SN/T3992一2014进境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指定隔离场建设规范 活动物法规(LiveAnimalsRegulation)IATA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理环境」 physical environment 有利于动物个体成长、繁殖、健康生活,且能保证饲养者的健康和安全,符合动物福利的饲养环境。 3.2 安乐死euthanasia 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 4总体原则 应有避免干渴、饥饿和营养不良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自由。 应有获得舒适生活条件的自由。 4.3 应有脱离痛苦、受伤和疾病骚扰的自由。 应有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4.5 应有脱离恐惧和心理压力的自由。 5制度建设 动物生产单位应制定动物福利保障制度,在饲养管理、隔离检疫、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使 SN/T4802—2017 动物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惊恐、折磨、疾病和疼痛等,保证动物能够实现自然行为,受到良好 的管理与照料。 6饲养要求 6.1人员要求 6.1.1动物饲养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备经过健康体检和专业培训均合格的饲育人员和兽医;各类人员都 要遵守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重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 6.1.2动物饲育人员应掌握动物的自然习性、日常需求、应激反应等相关知识,并接受过日常饲养管 理、捕捉、装运等操作规范的培训;要有相应的从业经验,能对动物需求表达作出专业的应急反应。 6.1.3饲养单位的兽医应具有大专以上兽医专业学历,具备2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并取得兽医主管部 门颁发的从业证书;饲育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具备2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取得单位主管训养部门 授权的上岗证书。 6.1.4动物饲养单位对直接接触动物的工作人员,需每年组织身体健康检查,确认其未患有如结核等 传染性疾病。 6.2圈养环境 6.2.1不同种类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体形大小、行为特征、社会结构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应 根据其特点,提供适宜的物理环境,环境指标参见附录A的A.1的要求。 6.2.2黑猩猩、长臂猿等种类叫声较响亮,会对其他动物造成干扰,应将其与其他种类的非人灵长类实 验动物隔开至少80m距离进行饲养, 6.2.3饲养环境应根据灵长类动物的生活习性设置相应的绳、藤、杆等攀爬类设施,帮助维持其正常行 为、生理和心理健康。 6.2.4笼舍要求: a)笼舍大小的确定应依据动物体重、行为特征及社会结构等因素决定。 b) 孕、产期动物所占笼具面积至少应达到该种动物所占笼具最小面积的110%以上。 c) 群养笼舍内应提供底护器具如木箱,以避免动物因争斗带来的危险。 d) 笼具内应放置供动物活动和嬉戏的物品。 6.3营养 6.3.1 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应符合GB14924.3--2010的规定, 6.3.2宜提供适量果蔬以满足动物生理和营养方面的需求。 6.3.3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应调整营养的供给。提供饲料的能量依次为成年动物≥418.7kJ/(kg·d),怀 孕期动物≥523.4kJ/(kg·d),哺乳期动物≥628kJ/(kg·d),生长期动物≥837.4kJ/(kg·d)。 6.3.4应采用少量多次的供食方式,以减少动物暴饮暴食、消化管胀气、急性胃扩张等情况的发生。 6.3.5如无特殊要求,动物的饮水应当符合GB5749的规定。 6.3.6在动物妊娠期、哺乳期、术后恢复期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应满足其对营养和饮食的特殊需要;对 动物进食、饮水进行限制时必须要有正当理由。 6.4卫生与健康 6.4.1动物饲养单位应有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外来病原的传人,特别是要做好人员、车辆、 设备、饲料、供水、动物出入场等可能导致疾病传播风险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6.4.2动物伺养单位应制定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威胁和寄生虫的侵袭。 2 SN/T4802—2017 6.4.3对于新引入的动物,应建立健康筛选程序,并制定检疫程序。 6.4.4为了减少动物被传染性的有害微生物或寄生虫所感染,需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和评估,并采取适 当的预防控制措施以保证其健康状况。 6.4.5动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立即视情况分别予以处死(处死方法参见A.3)或者隔离治疗;对可能 被传染的动物,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 管理部门和县市级以上动物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7隔离要求 7.1人员要求 所有参与动物隔离的人员都有职责保障动物福利。对相应工作人员的其他资质要求同6.1。 7.2环境要求 7.2.1动物隔离使用的笼舍应满足动物自由转身的需要,笼舍的最小体积应符合SN/T3992一2014中 5.4.2.3的规定。 7.2.2隔离环境条件应符合SN/T3992—2014中5.4的规定。 7.2.3饲料和饮水要求同6.3。 7.2.4动物居住的环境应设计良好,以使其在丰富化环境中有多种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自 已周围的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环境压力。 7.3保定 7.3.1 保定动物的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尽量减少动物受伤。 7.3.2对于大型动物,确实需要使用麻醉药的,应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所使用的麻醉药应在县市级以 上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备案。 7.4创伤处理 7.4.1 非传染性创伤可分为三类,详见A.2。 7.4.2对于有非传染性创伤的,应根据创伤的等级给予及时的处理: a)对于第一类创伤的动物,应在麻醉情况下,用消毒药剂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再涂抹少量杀 菌药。 b) 4天对伤口换药一次。 c) 对于第三类创伤的动物,应给予精心的照料,在对外伤进行消毒、缝合和包扎处理后,应用抗生 素和皮质醇类药物输液。 7.5心理健康 7.5.1动物隔离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与动物保持互动,减少动物恐惧、焦虑等情绪。 7.5.2宜通过播放轻缓的音乐等方式,减少动物的心理压力。 7.5.3动物在居住的笼舍内应可以通过膝望等方式观察到周边笼舍内的同伴。 7.6安乐死 需要处死的染疫以及无法救治的动物,为了减少其死亡时的惊恐和痛苦,应采用安乐死的方式加以 处死,方法参见A.3。

.pdf文档 SN-T 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 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 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第 1 页 SN-T 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 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第 2 页 SN-T 4802-2017 进出境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 隔离 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8:35: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