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83.080.01 SH G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541.12019 代替SH/T1541—2006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目测法 PlasticsTestmethodfor appearance of granules-Part 1:Visual method 2019-05-02发布 201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SH/T1541.1—2019 前言 SH/T1541《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目测法; 第2部分:仪器法。 本部分为SH/T154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与SH/T1541一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标准结构,本部分作为《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的第1部分。 范围内增加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树脂(第1章)。 增加了黑斑粒的术语和定义,修改了黑粒、色粒、大粒、小粒、絮状物、带泡粒子等定义 (第3章)。 修改原理的描述(第4章)。 删除糖瓷盘颜色、培养皿和烧杯容量的要求(5.2、5.5和5.6)。 提高天平精度要求(5.3)。 -增加塑料颗粒均匀性的测定方法(附录A)。 -增加塑料颗粒外观部分常见异常粒子的示例(附录B)。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丽、崔广洪、杨春梅、孙风琴、檀革江、江若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H/T1541—1993、SH/T1541—2006。 SH/T1541.1—2019 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目 目测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目测法测定塑料颗粒外观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本色热塑性颗粒状树脂,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抗冲 击聚苯乙烯(PS-I)、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乙烯-乙酸乙烯酯 (EVAC)等,其改性颗粒状塑料同时可参照使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中的粉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2—2012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黑粒blackgranule 整颗粒子可见部分为黑色或深褐色的粒子。 3. 2 黑斑粒blackspotgranule 除黑粒外,目视可见黑色或深褐色斑点的颗粒。 3. 3 色粒colorgranule 除黑粒、黑斑粒和树脂应有的颜色外其他颜色的粒子。 3. 4 大粒largegranule 尺寸大于5mm的筛余粒子,以及两颗及两颗以上粒子粘连的各种类型的连粒和细长粒子。 3. 5 小粒smallgranule 尺寸小于2mm的筛余粒子,包括碎屑和碎粒。 3. 6 蛇皮粒snakeskingranule 形似蛇皮的带状树脂。 3. 7 拖尾粒tailinggranule 1 SH/T1541.1—2019 因切粒不良产生的带锥角或毛刺的粒子。 3.8 絮状物floccule 棉絮团状、纤维丝状或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树脂。 3. 9 带泡粒子foamgranule 目视内部含泡的粒子,不包括颗粒本身收缩孔。 3. 10 杂质impurity 除树脂产品本体外的其他外来物质。 4原理 将1000g树脂粒料经试验用套筛筛出定 义中规定的大 粒、小粒。之后,最多在10min的时间内, 用镊子栋出1000g粒料中的其他各类粒子,并分类统计 5仪器和设备 5.1试验用套筛,由Φ300×50/5RCB/T6003.2一2012(A筛)和Φ300×50/2R GB/T 6003.2- 2012(B筛)两个金属穿孔 板试验筛和与筛框基本尺寸相同的上盖及接料盘套叠在一起组成 5.2瓷盘,推荐尺寸不小于 注:可加深色底板以利于分辨拖尾粒 、带泡粒子等粒子 絮状物 5.3天平 5.3.1最小分度值0.1g; 5.3.2最小分度值0.0001 5.4镊子; 5.5计时器; 5.6培养皿。 6试样 取试验样品作为试样。 7试验步骤 7.1将A筛(5.1)装在B筛(5.1)上面.并在筛子的下面装配上接料盘。 7.2用天平(5.3.1)称取1000g试样,放入A筛,在筛子的上面装配上盖。在水平方向充分摇动试 验用套筛,直至没有粒子继续漏下为止,留在A筛内的试样即为大粒,接料盘内的试样即为小粒,并 将大粒和小粒分别放人两个培养血内。 注1:某些不适于用大粒和小粒界定尺寸的树脂颗粒,可采用塑料颗粒均匀性的方法来评价,参见附录A。 注2:过筛后恰好堵在A筛筛孔的粒子,可视为正常颗粒。 7.3将过筛后留在B筛内的物料倒人干燥、洁净的塘瓷盘(5.2)内,以摊平盘底为宜。开启计时器, 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最多在10min的时间内,用镊子出塘瓷盘、大粒和小粒培养皿内共1000g试 2 SH/T1541.1—2019 样中的其他各类粒子,分别放人不同培养皿内。 试验过程中也应栋出筛后漏入B筛内的连粒和细长粒子,放人大粒培养皿中。 7.4计数或用天平(5.3.2)称量各类粒子。若颗粒本身既有颜色缺陷,又属于其他异型粒子,则需 要分别统计;若颗粒本身既属于色粒,又属于黑斑粒,则按照黑斑粒统计。 注:塑料颗粒外观部分常见异常粒子的示例,参见附录B。附录B中的示例不能覆盖所有的塑料颗粒外观异常 情况。 8 结果表示 黑粒、黑斑粒、色粒、蛇皮粒、拖尾粒、带泡粒子和杂质按个/飞g计; 大粒、小粒和絮状物按 kg计。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注明按本部分; b)试样名称、批号、来源或生产 c)筛后挑栋异常粒子所需的时间; d)1000g试样中各类粒子的个数(个/kg)或质量(g/kg); e)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 SH/T1541.1—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塑料颗粒均匀性的测定 A.1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塑料颗粒均匀性的测定方法,以平均偏差百分数表示。 A.2原理 将30个颗粒进行单个称重,计算颗粒的平均质量以及颗粒的平均偏差,用平均偏差除以平均质量 再乘上100,得到颗粒的平均偏差百分数。 A.3仪器 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0.0001g。 A.4步骤 A.4.1 从试验样品中任意取出30个颗粒,颗粒中应不包括任何形式的连粒,但可包括单个的、变形 颗粒。 A.4.2 称量每个选出的颗粒的质量m;,并在每次称量前调整天平的零位。 A.4.3计算30个颗粒的平均质量M,计算每个颗粒的质量m,与平均质量M的绝对差值,再计算30 个颗粒的平均偏差S。 A.5结果与表示 平均质量M按式(A.1)计算,以克(g)表示: Z m: M = (A. 1) 30 式中: 第i个颗粒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平均偏差S按式(A.2)计算,以克(g)表示: Z Im; - Ml S = (A. 2) 30 式中: 第i个颗粒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M——30个颗粒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 平均偏差百分数w按式(A.3)计算,以%表示: s x100 (A.3) 10= M 4 SH/T1541.1—2019 式中: S——30个颗粒的平均偏差,单位为g; M——30个颗粒的平均质量,单位为g。

.pdf文档 SH-T 1541.1-2019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目测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H-T 1541.1-2019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目测法 第 1 页 SH-T 1541.1-2019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目测法 第 2 页 SH-T 1541.1-2019 塑料 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目测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5:41: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