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43.040.50 T 22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1112—XXXX 乘用车车轮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Passenger cars - Biaxial fatigue test method for wheels (报批稿) XXXX-XX - 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XxX—XXXXX1/0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世德、尹志高、曹亚岚、张世江、王阳、马建华、毛秋仙、刘强、朱琪文、 华迎春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首次发布。 1 QC/TXXXXX—XXXX 乘用车车轮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车轮双轴疲劳试验方法。该方法是在试验室环境下,给旋转中的车轮轮胎总成 施加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车轮载荷对,以评定车轮在道路载荷条件下的疲劳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车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3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GB/T293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车轮轮胎总成wheel-tireassembly 由车轮、轮胎和气门嘴组装成的合件。 3. 2 车轮径向载荷wheelradialload 作用在车轮轮胎总成上,沿车轮半径方向的载荷。 3. 3 车轮侧向载荷wheellateralload 作用在车轮轮胎总成上,沿车轮轴线方向的载荷。方向指向轮辋内侧为正,反之为负,见图1、图2。 3. 4 车轮载荷对wheelloadpair 同时作用在车轮轮胎总成上的一对径向载荷和侧向载荷组合。 3. 5 车轮载荷谱wheelload sequence 1 QC/TXXXXX—XXXX 由车轮载荷对序列组成,包含车轮载荷对及其对应的试验里程等因素。 3. 6 车轮倾角wheelcamber angle 在双轴疲劳试验中,倾角是车轮轮辋中心平面与轮胎转鼓切向平面的法线所成的夹角。 如图1、图2所示,内倾为正,外倾为负。 3.7 车轮转角wheelslip angle 在双轴疲劳试验中,车轮转角是车轮轮辋中心平面以径向载荷作用线为轴线的旋转角,见图1。 当侧向载荷为正时,转角为正,反之为负。 3. 8 止推环curb 在内转鼓双轴疲劳试验机上,安装在转鼓内表面,用于对车轮施加侧向载荷的环形装置,见图2 4试验设备 4.1设备总体要求 径向载荷和侧向载荷的加载机构和控制系统。加载系统应保持规定的载荷,误差不超过±1%Fs。载荷对 切换应在2s内达到目标载荷要求。 4.2外转鼓双轴试验机要求 车轮轮胎总成在转鼓外表面的带动下旋转,加载机构能够将车轮轮胎总成压在转鼓外表面上,向车 轮施加径向载荷;加载机构能够驱动车轮产生车轮转角,使车轮轮胎总成在转鼓接触面产生摩擦力,由 摩擦力提供车轮侧向载荷;加载机构也可驱动车轮轮胎总成产生倾角,优化轮缘受力状态,见图1。转 鼓直径至少为1700mm。 4.3内转鼓双轴试验机要求 车轮轮胎总成在转鼓内表面的带动下旋转,加载机构能够同时对车轮轮胎总成施加沿转鼓半径方向 的载荷和平行转鼓轴线方向的载荷。车轮径向载荷和车轮侧向载荷是由加载机构对车轮轮胎总成施加载 荷时,转鼓内壁、止推环对车轮轮胎总成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提供的,见图2。 2 QC/TXXXXX—XXXX 倾角(+) 转角 经间乾植 侧向教荷 摩擦力 图1外转鼓双轴试验机示意图 倾角() 转鼓内表面 车轮轮胎总成 外侧止推环 内侧止推环 b)止推环轮廓示意 a)内转鼓试验机结构示意 图2 内转鼓双轴试验机示意图 5试验车轮 经过全部工序加工,可用于车辆的具有代表性的新车轮。 车轮载荷谱确定 6 车轮载荷谱根据表1生成的车轮载荷对序列组成。 车轮载荷对中,径向载荷和侧向载荷的具体数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到, 径向载荷:Fr=axFrx9.81 (1) 侧向载荷:Fa=bxFr×9.81 (2) 式中: Fr一径向基本载荷,单位为牛顿(N); a一径向载荷系数,取值见表1; Fa一侧向基本载荷,单位为牛顿(N); b一侧向载荷系数,取值见表1; Fr一车轮额定载荷,单位为千克(kg); 9.81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牛顿每千克(N/kg)。 3 QC/TXXXXX—XXXX 表1车轮载荷谱计算表 循环步骤 径向载荷系数(a) 侧向载荷系数(b) 试验距离(m) 1 0.90 0.04 1544.5 2 2.64 1.92 246 3 06°0 0.04 1544.5 4 2.39 1.28 291 5 2.28 0.00 670 6 2.00 1.27 523 7 1.08 0.00 1379 8 1.80 1.20 433 9 1.08 0.00 1379 10 2.16 1.01 477 11 1.08 0.00 1379 12 1.88 1.01 399 13 1.08 0.00 1379 14 2.28 0.72 670 15 2.28 -0.72 670 16 1.52 1.00 510 17 1.08 0.00 1379 18 1.44 0.74 420 19 1.08 0.00 1379 20 1.25 0.80 420 21 1.08 0.00 1379 22 1.27 0.60 721 23 0.60 -0.24 1271.5 24 1.75 0.61 433 25 0.60 -0.24 1271.5 26 1.00 0.40 1214 27 0.82 -0.20 1406.5 28 1.44 0.24 670 29 0.82 -0.20 1406.5 30 0.92 0.24 1233 31 1.44 -0.24 670 32 0.92 0.24 1233 4 QC/TXXXXX—XXXX 7试验方法 7.1选用试验委托方指定的轮胎。 7.2车轮安装轮胎并充气,推荐充气压力450kPa±10kPa。 7.3对试验车轮轮胎总成进行动平衡校正。内外双侧剩余不平衡质量宜控制在5g以内。 7.4对于铝合金车轮,试验前应对车轮进行内轮缘预损伤处理,方法按附录A。 7.5将预损伤后的铝合金车轮轮胎总成充气压力调整至450kPa±10kPa。 7.6按第4章要求调整好试验设备。当选择内转鼓试验机时,按轮胎外径尺寸为转鼓内径尺寸60%到 80%的原则选择转鼓为宜。 7.7将车轮轮胎总成安装在双轴疲劳试验机上,车轮在试验机上的固定装置在尺寸上应与车辆上使用的 固定装置相当。拧紧螺栓或螺母到装车时规定的扭矩值,如果没有规定,推荐紧固扭矩为120Nm±10Nm。 7.8在双轴试验设备上输入试验参数及车轮载荷谱,推荐的转鼓表面线速度为105km/h。 7.9调整好安全保护限位,进行载荷谱试运行,以确认车轮轮胎总成能够在每一个正确的试验载荷对下 正常运行。 7.10在试验设备上循环运行试验载荷谱,对车轮轮胎总成进行试验。建议在运行至100km时暂停,检 查调整螺栓扭矩后继续试验。试验中,轮胎破损或螺栓断裂,可更换后继续试验, 7.11完成规定试验里程后,使用染色渗透方法检查车轮 注:规定试验里程由车轮或车辆制造厂根据车轮服役需求设定。 8 试验终止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试验终止,车轮失效, 试验车轮无法继续维持试验载荷; 由于疲劳裂纹造成轮胎压力损失超过10%; 任何部位出现长度大于25mm的裂纹。 5

.pdf文档 QC-T 1112-2019 乘用车车轮 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C-T 1112-2019 乘用车车轮 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第 1 页 QC-T 1112-2019 乘用车车轮 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第 2 页 QC-T 1112-2019 乘用车车轮 双轴疲劳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3:37: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