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7.080 QB 分类号:A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Storage st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inkjet ink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548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汇津质量标准技术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山西 精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DIC油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彬、冀拓、王小妹、王重声、马志强、沈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QB/T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术语和定义、原理、检测项目、检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喷墨打印机用溶剂基、水基以及紫外光(UV)固化颜料喷墨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247一2008粘度测量方法 GB/T22237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GB/T23769 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 GB/T29022 粒度分析动态光散射法(DLS) GB/T33328 色漆和清漆电导率和电阻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喷墨墨水inkjetink 用着色剂、连结料、助剂等成分组成分散体系,在喷墨打印过程中被转移到打印介质上的着色物质。 [QB/T2730.1—2013,定义3.1] 3.2 储存稳定性storagestability 在规定储存条件下,物品反映其性能稳定特征的一些物理性指标。 4原理 喷墨墨水在储存过程中会经历高低温度的变化,通过冻融和高温储存前后喷墨墨水的黏度、粒径及 分布指数、表面张力、电导率、PH变化率以及比吸光度来反映墨水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5检测项目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检测项目见表1。 表1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检测项目 序号 项目 符号 黏度变化率 2 平均粒径变化率 ds' 3 粒径分布指数变化率 Par 4 表面张力变化率 5 电导率变化率 6 pH变化率 pH I QB/T5489-2020 表1(续) 序号 项目 符号 7 比吸光度 R 电导率变化率适用于水基颜料喷墨墨水和连续式(CI)喷墨墨水:pH变化率适用于水基颜料喷墨墨水。 6检验方法 6.1检验环境 检验应在(23土2)℃,相对湿度(65土5)%下进行,对于紫外光(UV)固化墨水应避光。 6.2黏度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黏度按GB/T10247一2008第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6.3平均粒径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平均粒径按GB/T29022规定的方法进行。 6.4粒径分布指数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粒径分布按GB/T29022规定的方法进行。 6.5表面张力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表面张力按GB/T22237规定的方法进行。 6.6电导率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电导率按GB/T33328规定的方法进行。 6.7pH变化率 按附录A、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pH按GB/T23769规定的方法进行。 6.8比吸光度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a) 本标准编号; b) 试样完整性识别信息(试样名称、批号等): c) 测试日期; d) 测试条件; e) 试样测试完整性识别信息(冻融前后,高温储存前后); f) 检测项目中对应指标的单次测试值及其算术平均值; g) 测试过程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 2 QB/T5489-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冻融稳定性检验方法 A.1原理 将墨水试样放入高低温实验箱(-20土2)℃下储存至规定时间,取出,回升至室温,测试其黏度、 粒径及分布、表面张力、电导率等技术指标,与冻融前进行比较,计算其变化率,即能反映墨水的冻融 稳定性。 A.2 仪器及材料 A.2.1高低温实验箱:温度范围:-30℃100℃灵敏度土1℃ A.2.2玻璃烧杯:50mL。 A.2.3玻璃瓶:50mL A.3试验条件 A.3.1 冷冻温度: (-20±2) C冷冻时间: 72h A.3.2 室温温度: (23±2) C:放置时间:51 A.4 试验步骤 A.4.1分别取30mL墨水试样装入玻璃烧杯和玻璃瓶中。 A.4.2玻璃烧杯中的墨水试样,分别按6.2 规定的方法测试黏度、粒径及分布 表面张力、电导 率以及pH各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冷冻前的黏度值、粒径及分布指数值、 表面张力值、电导率以 及pH。 A.4.3将盛有墨水试样的玻璃瓶捧封,按A.3.1规定的条件放入高低温试验箱内进行冷冻试验,储存 至规定时间,取出,按A.3.2规定的条件回升至室温,按6.26.7规定的方法测试黏度、粒径及分布、 表面张力、电导率以及pH各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冷冻后的黏度值、粒径及分布指数值、表面张 力值、电导率以及H A.4.4分别按式 (A.6)计算冷冻前后墨水的黏度、粒径及分布、表面张力 电导率以及pH CAD~ 变化率。 n2-x100% ......... (A. 1) ni 式中: n黏度变化率, 以百分数(%)表示: n2冷冻后的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n一冷冻前的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A.2) da 3 QB/T5489-2020 式中: d—粒径变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dA2—冷冻后的平均粒径,单位为纳米(nm) 冷冻前的平均粒径,单位为纳米 (nm) %001X (A.3) Pdl 式中: Pdl- 粒径分布指数变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Pdlz- 冷冻后粒径分布指数; Pdl, 冷冻前粒径分布指数。 92-01 ..%001XT (A.4) 式中: —表面张力变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02 冷冻后的表面张力,单位为毫牛每米(mN/m) 一冷冻前的表面张力,单位为毫牛每米(mN/m) Lx100% (A.5) ....... 式中: 电导率变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东后的电导率, 单位为微西门子每厘米(μS/em (A.6) pH, 式中: pHpH变化率, 以百分数(%)表示: 冷冻后的pH pH,- QB/T5489-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高温储存稳定性检验方法 B.1原理 将墨水试样放入高低温试验箱(60土2)℃下储存至规定时间,取出,冷却至室温,测试其黏度、 粒径及分布、表面张力、电导率等技术指标,与高温储存前进行比较,计算其变化率,即能反映墨水的 高温储存稳定性。 B.2仪器及材料 B.2.1高低温实验箱:温度范围:-20℃~100℃,灵敏度土1℃。 B.2.2玻璃瓶:50mL。 B.2.3玻璃烧杯:50mL。 B.3试验条件 B.3.1高温储存温度:(60土2)℃:放置时间:168h。 B.3.2室温温度:(23±2)℃;放置时间:3h。 B.4试验步骤 B.4.1分别取30mL墨水试样装入玻璃瓶和玻璃烧杯中。 B.4.2玻璃烧杯中的墨水试样,分别按6.26.7规定的方法测试黏度、粒径及分布、表面张力、电导 率以及pH各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高温储存前的黏度值、粒径及分布指数值、表面张力值、电导 率以及pH。 B.4.3将装有墨水试样的玻璃瓶密封,按B.3.1规定的条件放入高低温试验箱进行高温储存试验,储 存至规定时间,取出,按B.3.2规定的条件冷却至室温,按6.2~6.7规定的方法测试黏度、粒径及分布、 表面张力、电导率以及pH各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记为冷冻后的黏度值、粒径及分布指数值、表面张 力值、电导率以及pH。 B.4.4分别按公式(B.1)~(B.6)计算高温储存前后墨水的黏度、粒径及分布、表面张力、电导率 以及pH变化率。 (B.1) 73 式中: n黏度变化率,以百分数(%)表示; n4—高温储存后的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n3一一高温储存前的黏度,单位为毫帕·秒(mPa·s)。 d= (B.2) da3 5

.pdf文档 QB-T 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第 1 页 QB-T 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第 2 页 QB-T 5489-2020 喷墨墨水储存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2:36: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