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TTB 凌源市百利食用菌协会团体标准 T/LBLSYJ001 - 2020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5 - 08 发布 2020 - 05 - 08 实施 凌源市百利食用菌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 3 产地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 4 栽培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 5 病虫害防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凌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凌源市百利食用菌协会 、 凌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宋东奎 、 王怀印 、 杨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1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栗蘑生产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凌源市百利食用菌协会所属种植户的栗蘑种植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近版本 ( 包括所 有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T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QB1956 聚丙烯吹塑薄膜 3 产地环境 3.1 场地要求 生产场地应符合 NY5358 规定要求 , 并应清洁卫生 , 排水方便 , 交通方便 , 有饮用水源 。 3.2 栽培场所 3.2.1 林下搭建坡棚或拱棚 , 上面应配备调节温度和光线的草帘 、 遮阳网等覆盖物 。 3.2.2 坡棚或拱棚可封闭 , 通风良好 。 4 栽培技术要求 4.1 生产季节 生产季节安排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4.2 培养料准备 4.2.1 培养料 培养料应符合 NY5099 规定要求 使用培养料如下 : 制袋期 菌丝培养期 菌棒入畦覆土时间 出菇期 11 月 ~ 12 月 11 月 ~ 翌 年 3 月 3 月 ~ 5 月 5 月 ~ 9 月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2 a) 主料 : 板栗树木屑 、 棉籽壳 ; b) 辅料 : 麦麸 、 玉米粉 ; c) 添加剂 : 石膏 、 白砂糖 。 4.2.2 配方及用水 a) 板栗树木屑 78% , 麦麸 20% , 白砂糖 1% , 石膏 1% ; b) 板栗树木屑 78% , 麦麸 15% , 玉米粉 15% , 白砂糖 1% , 石膏 1% ; c) 板栗树木屑 40% , 棉籽壳 40% , 玉米粉 8% , 麦麸 10, 白砂糖 1% , 石膏 1% 。 4.2.2.2 含水量 60% ~ 62% , 感官以手攥时 , 指 缝含水但不能滴出为尺度 。 4.2.2.3 拌料用水符合 GB5749 规定 4.2.3 塑料袋 应符合 GB/T4456 或 QB1956 规定的要求 4.3 制备 4.3.1 过筛处理 板栗树木屑使用前过筛去除过大和可扎破塑料袋的尖锐颗粒 。 4.3.2 拌料 原材料按配方比例配比混合 , 搅拌均匀 。 4.3.3 装袋 手工或机械装袋 , 压实 , 并封好袋口 。 塑料袋选用 17cm × ( 33cm ~ 37cm ) 高密度低压 聚乙烯料或聚丙烯薄膜袋 , 厚度 0.04mm ~ 0.06mm 。 4.3.4 灭菌 培养料拌 好至装袋 完毕应在 6h 之内完成 , 随后立即装筐上锅开始灭菌 , 常压灭菌料袋 内温度达 98 ℃ 以上保持 12h ~ 14h , 或者高压灭菌 0.13MPa ~ 0.14MPa 、 125 ℃ ~ 127 ℃ 保持 2h ~ 3h 。 4.3.5 冷却 灭菌完毕后 , 整筐出锅 , 在洁净无尘场所冷却 , 当袋温下降至 28 ℃ 以下方可进行接种 。 4.4 菌种 4.4.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 。 4.4.2 菌种质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3 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1742 之规定 。 4.4.3 接种 选用适龄菌种 , 先将袋 ( 瓶 ) 外壁用消毒剂 ( 75% 酒精或 0.1% 高锰酸钾 ) 擦拭并消毒 , 按无菌操 作要求接种 。 4.4.4 发菌期管理 4.4.4.1 发菌室环境条件控制 发菌室要求干燥 、 洁净 、 通风良好 , 避免直射光 , 使用前应进行空间消毒 , 并能进行温 度调控 : a) 温度 : 保持室内温度 22 ℃ ~ 24 ℃ , 控制袋内料温度低于 28 ℃ 。 料温超过 28 ℃ 时 , 应 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 b) 空气相对温度 : 50% ~ 70% ; c) 光线强度 : 除检查外 , 应保持室内黑暗 ; d) 通风 : 保持环境空气新鲜 , 通风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设施和季节温度灵活掌握 。 4.4.4.2 发菌管理 4.4.4.2.1 菌丝培养期间菌袋码垛不超过 4 层 , 或 “ 井 ” 字形交叉重 叠码放 。 培养期间应满 足 4.4.4.1 的要求 。 4.4.4.2.2 发菌期间 , 每隔 10d ~ 15d 倒垛 1 次 。 倒垛时做到上下 、 里外 、 侧向相互对调使 温度均匀一致 , 及时检出污染菌袋并移出室外 。 4.4.4.2.3 记录菌丝长满日期 , 菌丝满袋后再培养 10d ~ 15d 。 4.5 场地处理 4.5.1 场地使用前应清洁整理 , 清除杂物 、 杂草等 ; 4.5.2 平整土地 。 4.6 挖畦 林下挖成东西走向的小畦或顺地势挖畦 。 畦长 2.5m ~ 3m , 宽 40cm ± 3cm , 深 25cm ± 2cm , 畦间距 80cm ± 5cm , 畦行距 100cm ± 5cm , 在畦的四周筑成宽 15cm ± 2cm , 高 10cm ± 1.5cm 的 土埂 , 以便挡水 、 深层土 ( 生土 ) 堆放一边做覆土用 。 畦做好后曝晒 2d ~ 3d 。 4.7 灌水 栽培前 2d ~ 3d 将畦灌一次大水 , 灌水量视土壤的墒情而定 , 土壤干旱和保墒能力差的 灌满畦为止 , 反之则少灌一些水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BLSYJ001 - 2020 4 4.8

pdf文档 T-LBLSYJ 001—2020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LBLSYJ 001—2020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LBLSYJ 001—2020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LBLSYJ 001—2020 栗蘑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36: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