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9.100;77.040.20 H 26 备案号:62815-201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目视检测 Wel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structure modules and mechanical modules - Part 5:Visual testing 2018-03-22发布 2018-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479.52018 目 次 前言 IU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A 一般要求 5 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 3 目视检测方法 6 7 检测过程 8 验收标准 5 9 检测报告 NB/T20479.5—2018 前言 NB/T20479《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分为五个部分: 一第1部分:超声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渗透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第5部分:目视检测。 本部分为NB/T20479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结合国内三代核电建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编制,同时参考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 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NB/T20003.7一2010)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由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五建 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钱征宇、姜伟、从大志、张道平、韩景涛、李越成、涂华国。 II NB/T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目视检测 1范围 NB/T20479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结构 块和机械模块焊缝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进行目视检测的 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核电 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表面的目视检测。 本部分适用于静载 荷模块焊缝目视检测的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20968 无损 检测 目视检测辅助工具 低倍放大镜的选 水堆核电 第1部分:机械模 NB/T20258 NB/T202582 压水堆核电厂模块设计要求第2部分:结构模块 3术语和定义 NB/T20258.1、 NB/T 2025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直接目视检测 direct visual testing 直接目视检测是在检测人 员的眼睛与检测区之间有连续不断的光路,可以不借助任何设备,也可以 借助镜子、透镜、光导纤维内窥镜。 3.2 间接自视检测 remotevisualtesting 间接目视检测是在检测人员的眼晴与检测区之间有不连续的、间断的光路包括使用摄影术、视频系 统、自动系统和机器人。 3. 3 中性灰卡 卡neutralgreycard 提供18%反射率中性灰色的纸板。 注:目视检测用的中性灰卡一般带有不大于0.8mm宽的黑线,用于校验分辨率。 3. 4 管状气孔(一般)pipingporosity(general) 长形气孔,其长度大致垂直于焊缝表面的方向,当其延伸至焊缝表面时常被称为针孔。 4一般要求 NB/T 20479.52018 4.1目视检测人员 4.1.1目视检测人员应按照HAF602《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 无损检测技术资格。取得目视检测各资格等级的人员,应从事与该资格等级相应的检测工作,并承担相 应的技术责任。 4.1.2目视检测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其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视力和远视力均应不低于 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4.1.3目视检测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色觉检查,要求无色盲、色弱。 4.2检测文件 目视检测应按有效的书面检测规程实施,检测规程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适用范围; 所引用的设计文件、标准和法规等; 被检件的类型、形状及尺寸; 检测人员资格; 检测设备和器材,如焊接检验尺、放大镜、内窥镜等; 检测条件,如被检区域、表面状态、光照度等; 检测时机; 检测方法和工艺,如直接目视检测或间接目视检测: 检测结果评定、记录及验收标准; 检测报告; 规程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4.3规程验证 4.3.1 实施原则 4.3.1.1天 规程验证由承担无损检测活动的单位实施。 4.3.1.2规程验证应记录并形成书面文件。 4.3.2规程验证的实施 由检测人员在规程规定的检测条件下,采用规程规定的检测技术,将18%中性灰卡或一人工缺陷(如 宽度小于或等于0.8mm的细线),放在被检表面或相类似的表面。在被检表面区域上可识别灰卡上的黑 线或人工缺陷,则证明规程是有效的。 4.3.3重新验证 表1规定的重要变素规定值或数值范围改变时应重新验证规程,任一重要变素和非重要变素的数值 或数值范围的变化应修订书面规程。 表1目 目视检测规程的要素 要求 重要变素 非重要变素 采用技术的变化 直接或间接目视方法 间接目视辅助器材 2 NB/T20479.52018 表1 目视检测规程的要素(续) 要求 重要变素 非重要变素 人员要求(当有要求时) 光照强度(仅减小时) 基本材料生产方式和被检件的形状 光照设备 表面制备用的方法或工具 直接目视所用的设备或仪器 检验顺序 人员资格鉴定 5 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 5.1检测设备和器 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一般包括 白炽灯、强光灯等光源: 一放大镜; 一内窥镜 一直尺、游标卡尺; 一焊接检验尺: -18%中性灰卡 白光照度计。 5.2检测设备和器材的一般要求 5.2.1 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应满足检测要求,如观察、放大、识别、测量和记录等。 5.2.2 用于直接目视检测的光源的光谱宜与日光 5.2.3 应在每次检测前检查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的完好性, 检查结果可不形成书面记录。 5.3 检定和校准要求 5.3.1 目视检测设备和器材的检定和校准要求如下: 直尺、卷尺应每年检定一 一游标卡尺、焊接检验尺等长度测量器具应每年校准 次: -中性灰卡应每年校准一次 一白光照度计应每年校准一次。 5.3.2除上述要求之外,以上检测设备、器材应在损坏修复后检定(或校准)一次。若设备停用一年 以上,应在重新启用前进行检定(或校准)。 目视检测方法 6.1直接目视检测 NB/T20479.52018 6.1.1当不借助任何设备进行目视检测时,检测人员的眼睛与被检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600mm,视角 应不小于30°。 6.1.2借助设备进行直接目视检测时,应调整选用合适的检测距离。 6.1.3使用放大镜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不超过6倍,并应符合GB/T20968的规定。 6.2间接目视检测 间接目视检测的系统分辨能力至少应与直接目视检测相当。 7检测过程 7.1表面要求 检测区域应无任何影响检测观察和评定的异物。除非另有规定,被检表面一般应无锈蚀、油脂、油 漆等覆盖物。 7.2检测时机 有延迟裂纹倾向材料的焊缝应在焊缝完工后至少48小时以后进行目视检测,其他钢焊缝的目视检测 可在焊缝完工冷却至环境温度后立即开始。 7.3检测范围 被检对象的检测范围和检测比例,应符合相关产品设计文件或采购技术文件的规定。 7.4照明要求 7.4.1可选用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 7.4.2当不借助任何设备进行直接目视检测时,被检表面最低的光照度应不小于10001x。 7.4.3为了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还应考虑优化光源色温、改善入射光线角度等照明要求。 7.5目视检测分辨率要求 7.5.1在实施检测之前和检测之后,应进行系统分辨率的校验,可选用以下任一种方法: 使用18%中性灰卡,在满足检测距离和最低照度要求的前提下,要求至少能分辨出灰卡上一条 0.8mm宽的黑线,如图1所示; 将一人工缺陷(宽度小于或等于0.8mm的细线)或相类似的状态,放在被检表面或相类似的 表面。在满足检测距离和最低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在被检表面区域上应可识别人工缺陷。

.pdf文档 NB-T 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 目视检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 目视检测 第 1 页 NB-T 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 目视检测 第 2 页 NB-T 20479.5-2018 核电厂结构模块和机械模块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 目视检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04:41: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