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NB 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shale gas FCT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0251—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3 资料准备 5 仪器设备准备 微注测试方案设计 6 6.1 测试目的 6.2 对邻井的要求 6.3 不同井型及完井方式的规定 6.4 压力计下人位置 6.5 泵注压力设计 6.6 注人流体选择 6.7 泵注排量设计 6.8 累计注入量设计 6.9 注入时间设计 6.10 关井时间设计 微注测试施工工艺 7.1 井口准备 7.2 通井、洗井 7.3 井口压力计安装 7.4 地面流程管线连接 7.5 试压 7.6 注人 7.7 关井测压力回落 8 微注测试解释 8.1 压力历史分析 8.2 G函数图版分析 8.3 典型曲线分析 微注测试成果报告 6 9.1 微注测试目的 9.2 测试方案 NB/T10251—2019 9.3 测试施工过程 6 9.4 微注测试解释结果总结 9.5 表 6 9.6 图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微注测试原始数据记录格式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微注测试压力回放数据记录格式 8 参考文献· II NB/T 1025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 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中石化重庆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国石油 股份有限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石油股份 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伟、何祖清、邹顺良、贾长贵、杨加祥、包汉勇、毛军、张国锋、周拿云、 周仲健、沈金才、沈童、白玉湖、翁定为、米瑛、段瑶瑶。 II NB/T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井微注测试资料准备、仪器设备、方案设计、施工工艺、资料录取、资料解 释和成果报告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方案设计、施工、测试资料解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NB/T14002.4页岩气储层改造第4部分:水平井泵送桥塞及射孔联作技术推荐作法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fracturecalibrationtest (FCT) 微注测试 以恒定的微小排量向储层中注人一定量液体,使地层产生微破,并在井筒周围产生一个高于原始 储层压力的分布区,然后关井,通过分析压降变化规律进行储层参数计算的测试方法。 注:微注测试也有称微注入测试或裂缝诊断测试。 4资料准备 需准备储层、目标井和邻井资料及注入流体的资料。 所需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储层资料:目的层位、原始地层压力、破裂压力、原始地层温度、目的层厚度、孔隙度、渗 透率、含水饱和度、杨氏模量、泊松比; 目标井资料:井型、井身结构、井眼轨迹、水平段长度; 邻井资料:邻井位置、邻井与目标井的距离、邻井施工情况、邻井生产情况; 注人流体资料:流体类型、密度、压缩系数、黏度。 5仪器设备准备 为保障压力记录精度,应选用井口直读式高精度电子压力计: 压力量程:不低于105MPa; NB/T10251—2019 压力精度:不低于0.0003%满量程; 一压力分辨率:不低于0.0001MPa; 一采样率:最小1s采样一个点; 数据记录点:不低于100000组。 6 微注测试方案设计 6.1测试目的 获取页岩储层原始地层压力、基质渗透率等参数,为储量计算、压裂设计、产能评价提供依据。 6.2对邻井的要求 微注测试时应避免产生邻井干扰: 其他作业井与目标测试井测试层位距离宜至少100m以上; 测试期间邻井应停止压裂施工,避免产生压裂干扰。 6.3不同井型及完井方式的规定 微注测试需要根据页岩气不同井型和完井方式考虑方案设计: 页岩气直井裸眼完井,需用封隔器封隔测试层位; 页岩气直井套管固井完井,需在测试层位置射一簇孔后进行微注测试; 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固井完井,需进行第一簇射孔后进行微注测试; 一页岩气水平井滑套完井,需打开趾端第一个滑套进行微注测试。 6.4压力计下入位置 将直读式压力计安放在井口。 6.5泵注压力设计 根据地层破裂压力和井口设计设备承压值设计泵注压力: 泵注压力参考邻井预测该井的破裂压力而定,最高泵注压力应大于地层破裂压力; 泵注压力不能大于井口及设备的最高承压值。 6.6注入流体选择 根据储层“水敏”性选择注人流体 储层弱“水敏”时,可选用清水为注人流体; 储层“水敏”较强时,可选用滑溜水或KCI溶液作为注入流体。 6.7泵注排量设计 6.7.1泵注排量设计原则 泵注排量的设计应满足两个原则:首先泵注排量应尽量小,保证储层尽快出现拟径向流,同时, 泵注排量需大到可产生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且裂缝能穿透测试层。 2 NB/T10251—2019 6.7.2泵注排量设计 6.7.2.1最大泵注排量按公式(1)计算: 367kh(pmax - P,) (1) μβ(ln " + S) rw 式中: 最大注人排量,L/min; qi,max 储层渗透率,mD; h- 储层厚度,m; 地层破裂压力,MPa; Pmax 储层原始地层压力,MPa; pi 流体黏度,mPa·s; β- 流体体积系数; 泄流半径,m; re 井筒半径,m; rw S—表皮系数。 6.7.2.2泵注过程中,保持泵压、排量平稳。在泵压出现明显下降时,表明出现了地层微破裂,保持 排量不变,累计注人液量达到设计注人量后停泵。 6.7.2.3若泵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泵压下降现象,应适当提升排量继续泵注,确保地层微破。 6.8累计注入量设计 根据测试层厚度和需产生的裂缝长度按公式(2)计算注人液量: (2) Qinj = μ 式中: Qinj——注人量,m²; -裂缝表面积,m²; Pnet——净压力,MPa; t—时间,h; 裂缝半长,m; 裂缝宽度,m; Wr H- 裂缝高度,m。 6.9 注入时间设计 注人时间为累计注人量除以泵注排量。 6.10关井时间设计 关井时间根据储层渗透率进行设计: 关井时间应大于储层出现拟径向流的时间; 关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可根据现场压力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3

.pdf文档 NB-T 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B-T 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第 1 页 NB-T 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第 2 页 NB-T 10251-2019 页岩气井微注测试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03:45: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