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1.100.10 CCS J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785—2024 滑动轴承 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Plain bearings - Specification of lead-free copper alloy-steel backing bimetal materials 2024-10-24 发布 202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14785—202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结构型式, 5技术要求. 5.1 尺寸和外形. 5. 2 外观质量.. 5. 3 化学成分, 5. 4 密度. 5. 5 硬度 5. 6 表面粗糙度, 5. 7 结合强度. 5.8 铜合金层孔隙尺寸和数量 5. 9 铜合金层孔隙率 6 检验方法 6. 1 尺寸和外形测量 外观检测... 6. 2 6. 3 化学成分检测 密度检测 6. 4 6.5 6.6 表面粗糙度检测 结合强度检测. 6. 7 6.8 铜合金层孔隙检测与评定 6. 9 铜合金层孔隙率检测. 图 1 轴承材料结构示意图. 表1材料尺寸偏差 表2铜合金层材料及化学成分 表3材料的硬度要求 表4材料结合强度判定规则 表5铜合金层孔隙级别评定 1 JB/T1478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善双飞润滑材料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浙江中达精密部 件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程凯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嘉善三复滑动轴承 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大丰轴瓦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嘉兴迈特尔宝欣机械工 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JB/T14785—2024 滑动轴承无铅铜合金一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材料厚度在0.5mm~8mm范围内,且铜合金层厚度在0.2mm~1mm范围内,采用粉末冶金 烧结和轧制工艺制成的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轴承材料的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3850 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5121.2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GB/T 5121.3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GB/T5121.5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GB/T5121.10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GB/T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GB/T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JB/T7925.2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结构型式 本文件规定的轴承材料由衬背和衬层构成。衬背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制成(简称钢背),衬层采用 铜粉经烧结轧制而成(简称铜合金层),材料结构见图1。 尺寸代号说明: T——材料厚度: t一一铜合金层(衬层)厚度; t一一钢背(衬背)厚度。 图1轴承材料结构示意图 5技术要求 5.1尺寸和外形 1 JB/T14785—2024 5.1.1尺寸偏差 材料厚度符合表1规定的基础上,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选用钢背层厚度还是铜合金层厚度作为尺 寸规范对象,选定的尺寸规范对象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材料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尺寸 公称厚度 尺寸偏差 ±0.025 材料厚度T 3<T≤8 ±0.035 0.2≤t≤0.5 ±0.025 铜合金层厚度t 0.5<t≤1 ±0.035 0.3≤t,≤3 ±0.025 钢背层厚度t t.>3 ±0.035 5.1.2 外形偏差 材料镰刀弯在任意10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5mm。 5. 2 外观质量 材料钢背表面应为钢板本色,应无氧化黑斑、锈斑,无影响使用的划伤、凹坑等缺陷; 材料铜合金层表面应无锈斑、裂纹,无影响使用的划伤、凹坑等缺陷。 5.3化学成分 5.3.1铜合金层 铜合金层材料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铜合金层材料及化学成分 铜合金层材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料牌号 Cu Ni Sn Ag P Pb 其他 CuNi2Sn 余量 1.8~2.5 1.5~2.0 ≤0.05 ≤0.1 ≤0.5 CuSn8Ni 余量 0.7~1.3 7.0~9.0 ≤0.05 ≤0.1 ≤0.5 CuSn6. 5P0. 1 余量 6. 0~7.0 0.10~0.25 ≤0.1 ≤0.5 注:其它牌号铜合金化学成分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2钢背 钢背材料一般采用质碳素结构钢,碳含量通常不大于0.25%,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5.4密度 铜合金层密度不应小于8.5g/cm。 2 JB/T14785—2024 5.5硬度 材料硬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材料的硬度要求 铜合金层厚度 铜合金层材料牌号 铜合金层硬度 钢背层硬度 mm 0.2<t≤0.4 85 HV~147HV CuNi2Sn ti>0. 4 80HBW~140HBW 0.2<t≤0.4 95 HV~147 HV CuSn8Ni ti>0.4 90HBW140HBW 0.2<t≤0.4 85 HV~147 HV 100HBW~150HBW CuSn6.5P0.1 t>0. 4 80HBW~140HBW 0.2<t≤0.4 95 HV~147 HV CuSn4Ag t>0.4 90HBW~140 HBW 5.6 表面粗糙度 钢背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0.8,铜合金层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1.6。 5.7结合强度 应按本文件6.7给出的弯曲试验方法,检测材料钢背层与铜合金层的结合强度,并根据表4给出的结 合强度判定规则确定材料结合强度是否合格。 表4材料结合强度判定规则 弯曲表面状态 弯曲表面状态图 判定 铜合金层无裂纹,允许轻微皱纹 合格 铜合金层呈网状开裂,但未见铜合金 层与钢背层剥离现象 铜合金层断开、翘起,可见铜合金层 与钢背层剥离现象 不合格 注:不论剥离面是否存在铜合金残留 5.8铜合金层孔隙尺寸和数量 应按本文件6.8给出的方法对铜合金层的孔隙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测与评定,5个最差视场中不应有5 级视场或有2个以上的(3~4)级(见表5)视场。 3 JB/T14785—2024 表5铜合金层孔隙级别评定 孔隙要求 视场内特定尺寸区间的单 孔隙级别 视场内单个孔隙的最大尺寸 个孔隙数量 级别图 a n a≤0.01mm 1级 a≤0.02mm 0.01mm<a≤0.02mm的,0 <n≤ 10 2级 0.01mm<a≤0.02mm的, a≤0.02mm n >10 3级 a≤0.04mm 0.02mm<a≤0.04mm的,0 <n≤10 a≤0.04mm 0.02mm<a≤0.04mm的, n>10 4级 a≤0.10mm 0.04mm<a≤0.10mm的,0 <n≤10 a≤0. 10mm 0.04mm<a≤0.10mm的, n>10 5级 a>0.10mm 5.9铜合金层孔隙率 应按本文件6.9给出的方法对铜合金层孔隙率进行检测,视场内的铜合金层孔隙率不应大于0.6% 对孔隙率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协商执行。 6检验方法 6.1尺寸和外形测量

.pdf文档 JB-T 14785-2024 滑动轴承 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14785-2024 滑动轴承 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第 1 页 JB-T 14785-2024 滑动轴承 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第 2 页 JB-T 14785-2024 滑动轴承 无铅铜合金-钢背双金属材料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9 01:57: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