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7.140.85 JB J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Precision forgings of nozzle holder body for common rail system Technological design principle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JB/T14181-2021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 2022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4.00元 * 书号:15111·16264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39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399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JB/T14181—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艺规范 4.1总则.. 4.2 下料... 4.3 分重.. 4.4 抛丸及预润滑 4.5 加热. 4.6 锻造.. 4.7 热处理.. 4.8 表面清理 4.9 磁粉检测 4.10 锻件的表面要求 图1 典型锻件分模面选取示意图, 典型锻件区域划分示意图. 表1常用材质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JB/T14181—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辽阳新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晓伟、文杰、魏巍、周林、陶立平、武林、龚爱军、王玲、秦思晓、戴泽华、 韩宜龙、顾冰、金红、刘志群、孙炳晓、黄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I JB/T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以下简称锻件)的工艺规范,包括总则、下料、分 重、抛丸及预润滑、加热、锻造、热处理、表面清理、磁粉检测、锻件的表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锻件在压力机上采用浮动凹模闭塞模锻成形的工艺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GB/T8541 锻压术语 GB/T9452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GB/T10826.2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 GB/T305672014钢质精密热模锻件工艺编制原则 GB/T30824燃气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方法 JB/T13849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和GB/T10826.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工艺规范 4.1总则 4.1.1 一般工艺流程为:下料、分重、抛丸、预润滑、加热、锻造、热处理、表面清理、磁粉检测等。 4.1.2宜采用立式闭塞锻造工艺,保证流线沿锻件外形分布。 4.1.3宜采用单工位锻造成形。 4.2下料 4.2.1材质应选用符合GB/T699规定的45钢或符合GB/T3077规定的20CrMo、42CrMo钢等材料, 也可使用供需双方商定的其他材料。 4.2.2根据锻件形状及技术要求、经济性等指标要求,宜选用热轧剥皮棒料。 4.2.3宜采用锯床下料,去除料头、料尾。 4.2.4坏料的质量公差应控制在料重的0.9%以内。 1 JB/T14181—2021 4.3分重 4.3.1为了保证产品能够充填饱满及提高模具寿命,宜采用多级重量分选机对坏料进行质量分档。 4.3.2分档区间宜为坏料质量的0.3%。 4.4抛丸及预润滑 4.4.1坏料宜采用抛丸预处理,应综合考虑坏料表面要求、单次抛丸数量、抛丸时间、丸粒寿命等因 素选择抛丸设备,使用直径大小合适的丸料,其直径宜为Φ1.0mm~Φ1.5mm。 4.4.2坏料预热温度宜采用120℃~180℃。 4.4.3应根据石墨型号、锻件表面质量、加热温度及时间等确定预涂石墨浓度。 4.4.4石墨应均匀喷涂在坏料表面,不应有结块现象。 4.4.5石墨应能在1000℃土40℃的环境下使用。 4.5加热 4.5.1加热设备宜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炉。 4.5.2坏料的加热时间可根据加热设备和坏料尺寸以及生产节拍而定,以坏料均匀达到始锻温度作为 确定加热时间的依据。 4.5.3坏料加热温度的选择应有利于提高锻件材料的成形性及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和表面质量。采用 GB/T699规定的45钢或符合GB/T3077规定的20CrMo、42CrMo钢等材料时,加热温度宜为950℃~ 1050℃。锻件在加热温度超过1050℃时宜报废处理,在加热温度低于950℃时可加热2次。 4.6锻造 4.6.1锻件设计 4.6.1.1分模面选取 锻件分模面的选取应利于锻件脱模、金属充填型腔及模具加工,典型锻件分模面选取如图1所示。 分模线 分模线 a) b) 图1典型锻件分模面选取示意图 4.6.1.2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典型锻件区域划分如图2所示,区域1为非加工面,区域2为加工面。锻件尺寸公差应符合JB/T13849 的规定,区域2轴向单边机械加工余量宜为1mm~2mm,径向单边机械加工余量不宜小于0.5mm。 2 JB/T14181—2021 区域2 区域 区域2 图2典型锻件区域划分示意图 4.6.2成形载荷 4.6.2.1工件成形载荷是变形力与闭塞力的合力,可按公式(1)计算。 P=Pi+P2' (1) 式中: P工件成形载荷,单位为牛(N); Pi-变形力,单位为牛(N); P2闭塞力,单位为牛(N)。 4.6.2.2变形力Pi的计算可参照GB/T30567一2014推荐的经验公式Pi=kF。其中,k为平均变形抗 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²),取值范围为700N/mm²~900N/mm²;F为锻件最大投影面积,单 位为平方毫米(mm²)。 4.6.2.3闭塞力P2由液压系统或者氮气弹簧等锻造设备配套装置提供,以保证使模具处于完全闭合状 态,闭塞力大小一般为变形力的70%~100%。 4.6.2.4宜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成形过程的变形力和闭塞力。 4.6.3设备选型原则 4.6.3.1 设备选型应符合GB/T30567一2014的规定。 4.6.3.2长期作业时,宜选择公称压力为工件成形载荷的1.25倍以上的压力机。 4.6.3.3应考虑工件运动行程曲线及偏心载荷对工件锻造的影响,宜选择长行程、高导向精度的设备。 4.6.3.4设备顶出行程宜大于工件长度的50%。 4.6.4模架及模具要求 4.6.4.1模架及模具要求应符合GB/T30567—2014的规定。 4.6.4.2选择具有上下挤压功能的压力机生产时,可采用上浮动、下浮动或上下浮动凹模结构的闭塞 模架,宜采用下浮动凹模结构的闭塞模架。 4.6.5模具预热、冷却和润滑 4.6.5.1模具预热温度范围一般为120℃~250℃,预热时间应不少于30min。生产过程中模具温度不 3

.pdf文档 JB-T 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第 1 页 JB-T 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第 2 页 JB-T 14181-2021 共轨系统用喷油器壳体精密锻件 工艺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9 01:32: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