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3.040.40 M32 Y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Test specification for hard-drive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I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缩略语 ............................................................................... 1 3 测试环境 ............................................................................. 1 4 性能测试 ............................................................................. 1 5 稳定性测试 ........................................................................... 3 6 兼容性测试 ........................................................................... 6 7 功耗测试 .............................................................................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支持的 HDD硬盘类型 .....................................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测试报告需要记录的信息 ...................................... 11 YD/ T 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阿里巴巴(中国 )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 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 (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 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东芝电子 (中国)有限公 司、西部数据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浪潮电 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商业机器 (中国)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华山科 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郭亮、刘星海、曾梓恩、赵继壮、李洁、高从文、闫亮、王月、周启、刘嘉、张亮、 于杰、胡振国、倪楠、周景才、刘凤刚、田耕、赵雷、刘博、蔡永顺、林锦河、段建民、盛凯、吴旭哲、 范振夫、万晓兰 YD/T 1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的测试方法,包括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兼容性测试 、 功耗测试等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的基准测试和选型测试。 2 缩略语 2.1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HBA 主机总线适配器 Host Bus Adapter HDD 硬盘驱动器 Hard Disk Drive IOPS 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 NVME 非易失性存储设备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SAS 串行连接 SCSI Serial Attached SCSI SATA 串行 ATA接口规范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3  测试环境 硬盘的接口类型以及测试需要记录的信息应按照规范性附录 A与照规范性附录 B进行记录。 4 性能测试 测试编号 1. 测试项目:吞吐量 测试目的:测量被测硬盘的吞吐量及时延 测试拓扑:无 测试方法: 1、 裸盘,无文件系统; 2、 将块大小分别设置为 4K、64K,128K、512K; 3、 将队列深度分别设置为: a) SATA:1、8、32; YD/ T 2b) SAS:1、8、64、128; 4、 将读写比例分别设置为顺序: 100%read、100%write; 5、 循环以上测试配置; 6、 查看日志,打开终端, 执行 vi /var/log/dmesg以及 vi/var/log/messages 查看系统日 志; 7、 系统下运行 smartctl -a /dev/sd?(看sata),查看所有硬盘 smart信息; 8、 将文件系统改为 Ext4,重复以上步骤; 9、 将文件系统改为 xfs,重复以上步骤; 10、 将文件系统改为 brtfs,重复以上步骤。 预期结果: 无 测试编号 2. 测试项目: IOPS 测试目的: 测量被测硬盘的 IOPS及时延(平均值和分布) 测试拓扑:无 测试方法: 1、 裸盘,无文件系统; 2、 将块大小分别设置为 4K、8K,16K,128K、512K; 3、 将队列深度分别设置为: a) SATA:1、8、32; b) SAS:1、8、64、128; 4、 将读写比例分别设置为随机 :100%read、90%read10%write、70%read30%write 、50 %read50%write、30%read70%write、10%read90%write、100%write; 5、 每种读写比例测试时间 10分钟; 6、 循环以上测试配置; 7、 查看日志,打开终端, 执行 vi /var/log/dmesg以及 vi/var/log/messages 查看系统日 志; 8、 系统下运行 smartctl -a /dev/sd?,查看所有硬盘 smart信息; 9、 文件系统设为 Ext4; YD/T 310、 将文件系统改为 xfs,重复以上步骤; 11、 将文件系统改为 brtfs,重复以上步骤。 预期结果: 无 5 稳定性测试 测试编号 3. 测试项目: 硬盘压力测试 1(IOmeter)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在压力情况下的运行情况 测试拓扑:无 测试方法: 1. 将待测硬盘及服务器作为“ Iometer”computer 及控制器; 2. 根据 CPU的核数建立相同数量的 worker; 3. 在所有 worker建立 4个“ Access specifications ”“transfer request size”为 4KB;随机 读 4. 运行每个“ Access specifications ”48小时。 预期结果: 1.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 Iometer无报错 2.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不可纠正的读错误 3.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硬件错误发生 4. 没有 time-outs 5. 无link 挂死 6. 过程中硬盘无降速,掉盘 测试编号 4. 测试项目: 硬盘压力测试 2(FIO)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在压力情况下的运行情况 测试拓扑:无 测试方法: 1. 系统下安装 fio; YD/ T 42. Job=CPU核数;队列深度( SATA32;SAS\NVME128 ); 3. 随机 4k读; 4. 测试时长 48小时,测试过程中无蓝屏、死机现象发生 5. 查看系统日志,打开终端, 执行 vi /var/log/dmesg和 vi /var/log/message查看系统 日志,应无 error、fail等信息 6. 使用相关命令 查看并保存硬盘 SMART信息。 预期结果: 3/4必测其一,另一个选测 测试编号 5. 测试项目:复位压力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硬盘的重复复位能力 测试拓扑:无 测试方法: 1. 将系统启动到操作系统 2. 运行 Copy and Compare 自动化测试脚本; 3. 复位系统 4. 重复 1~3 100次 预期结果: 1.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 miscompares 2.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不可纠正的读错误 3. 整个测试过程没有硬件错误发生 4. 没有 time-outs 5. 无link 挂死 6. 过程中硬盘无降速,掉盘 测试编号 6. 测试项目:储存温湿度环境测试( FIO)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在极端温湿度环境情况下的储存运行情况 测试拓扑:无

.pdf文档 YD-T 3825-2021 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D-T 3825-2021 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第 1 页 YD-T 3825-2021 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第 2 页 YD-T 3825-2021 面向互联网应用的机械硬盘测试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6:39: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