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 61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生行 业 标 准 WS/T 635—2018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法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arsenic speciation — liquid chromatography -atomic fluo rescence spectrometry 2018 - 09 - 17发布 2019 - 03 -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 健康委员会 发布 WS/T 63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朝阳医院、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丽萍、王小艳、张妮娜、 张洁、王晶、韦 莹、李惠玲、郭舒岗、陈绍占、 戴 锐睿。WS/T 635—2018 1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测定尿中砷形态 (亚砷酸盐 [As(III)]、砷酸盐 [As(V)]、一甲基砷( MMA)和二 甲基砷( DMA))的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法 。 本标准适用于 尿中砷形态(亚砷酸盐 [As(III)]、砷酸盐 [As(V)]、一甲基砷( MMA)和二甲基 砷( DMA))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尿样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以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目标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下与硼氢化钾 (KBH 4)反应,生成气态砷化合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或者峰面积 绘制标准曲线法定量。 4 仪器 4.1 玻璃器皿均需以硝酸溶液( 1+4)浸泡 24 h,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 纯水冲洗干净 。 4.2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 4.3 pH计(精度 0.01)。 4.4 电子天平(感量 0.1 mg)。 4.5 超声波清洗器 。 4.6 离心机,转速 ≥8000 r/min。 4.7 纯水制备仪 。 5 试剂 WS/T 635—2018 2 5.1 实验用水及试剂要求 :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 纯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 水。 5.2盐酸( HCl,ρ=1.19 g/mL )。 5.3 氢氧化钾 (KOH)。 5.4 硼氢化钾 (KBH 4)。 5.5 磷酸氢二铵 [(NH 4)2HPO 4]。 5.6 甲酸( HCOOH,99 %)。 5.7 标准物质:亚砷酸根 (AsO33-),砷酸根( AsO43-),一甲基砷( CH 4AsO 3-),二甲基砷( C2H6AsO2-) 均为有证标准物质。 6 试剂配制 6.1 载流,盐酸溶液( 7+93) 量取 70 mL盐酸,用纯水稀释至 1000 mL。 6.2 还原剂( 20 g/L 硼氢化钾 溶液-3.5 g/L氢氧化钾 溶液) 称取 3.5 g氢氧化钾溶解于 900 mL纯水中混匀,加入 20 g硼氢化钾,用纯水稀释至 1000 mL,混 匀。 6.3 甲酸溶液 (10+90) 量取 10 mL甲酸用纯水稀释至 100 mL。 6.4 流动相( 15 mmol/L 磷酸氢二铵 溶液) 称取 1.98 g的磷酸氢二铵溶解于 1000 mL 纯水中,用 甲酸溶液 (10+90)调节 pH至6.0,超声脱气 5 min,备用。 6.5 砷形态标准溶液配制 6.5.1 砷形态标准储备溶液 [ρ(As)=10.0 mg/L ]:分别准确称取适量亚砷酸根 、砷酸根、一甲基砷 、二甲 基砷四种砷形态标准物质,用纯水配制成含砷浓度为 10.0 mg/L 的砷形态单标标准储备溶液,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 6.5.2 砷形态混合标准溶液 [ρ(As)=1.0 mg/L ]: 分别准确移取 10.0 mg/L 的四种砷形态单标标准储备溶液 1.00 mL置于 1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现用现配。 WS/T 635—2018 3 6.5.3 砷形态混合标准使用系列溶液 [ρ(As)=0~100.0 µ g/L] :分别准确移取一定量的 1.0 mg/L 砷形态混 合标准溶液,用纯水逐级稀释成 0.0 µ g/L、2.0 µ g/L、5.0 µ g/L、10.0 µ g/L 、50.0 µ g/L 、100.0 µ g/L 四种 砷形态混合标准系列使用溶液,现用现配。 7 样品收集、运输和保存 收集不少于 10 mL尿液,置于洁净的聚丙烯塑料或玻璃试管中,严密封口以防蒸发。现场收集尿 样后,在 4 ℃下保存运输;样品应该尽快测定,在 4 ℃下可保存 30 d。 8 分析步骤 8.1 试样的前处理 取1mL均匀的尿样用纯水稀释 3倍,用 0.45 µm水系滤膜过滤后上机测定。如果尿样中有沉淀, 先将尿样离心 10 min(8000 r/min ),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按以上方法测定。如果样品中 砷形态浓度超过 标准曲线上限,则将尿样按一定比例 稀释后测定。 8.2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8.2.1 色谱柱条件: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柱长 250 mm,内径 4.1 mm),或等效柱。阴离子交换色谱保 护柱(柱长 25 mm,内径 2.3 mm),或等效柱。 8.2.2 流动相组成: 15 mmol/L 磷酸氢二铵 溶液(pH=6.0)作为流动相, 1.0 mL/min流速洗脱,进样体 积为 100 µL。 8.3 原子荧光检测参考条件 原子荧光检测参考条件如下: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 280 V; ——砷空心阴极灯总电流: 90 mA; ——辅阴极灯电流: 40 mA; ——原子化方式:火焰原子化; ——原子化器温度:中温; ——氩载气流量: 300 mL/min ; ——氩屏蔽气流量: 600 mL/min ; ——还原剂: 20 g/L 硼氢化钾 溶液-3.5 g/L氢氧化钾 溶液; WS/T 635—2018 4 ——载流:盐酸溶液 (7+93)。 8.4 标准曲线的测定 分别吸取 100 µL四种砷形态的混合标准使用系列溶液,依次注入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联 用仪进 行分离及检测,得到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标准系列溶液中 砷形态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高 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溶液色谱图见附录 A中图 A.1。 8.5 试样溶液的测定 吸取 100 µL试样溶液注入液相 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 性。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砷形态的含量。试样溶液色谱图见图 A.2。 9 分析结果的计算 尿样中砷形态 [As(III)、As(V)、MMA、DMA ]的含量(以砷计)按式( 1)计算 : Xi =(Ci - C0)·K ………………………( 1) 式中: Xi——尿样中砷 形态的含量 (以砷计),单位为微克 每升( µg/L); Ci——由标准曲线查得的试样溶液中砷 形态的浓度(以砷计),单位为微克每升( µg/L); C0——由标准曲线查得的现场空白中砷形态的浓度(以砷计) ,单位为微克每升( µ g/L); K— —尿样稀释倍数 。 10 方法特性 10.1 检出限 本方法中亚 砷酸盐、一甲基砷、二甲基砷 检出限均为 0.5 µg/L,定量限为1.5 µ g/L;砷酸盐检出限 为0.8 µg/L,定量限为2.4 µ g/L。 10.2 精密度 6个实验室对含 砷形态为 6.0 μg/L~400.0 μg/L的尿样进行 6次重复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均小于 5.0%。 10.3 准确度 采用尿中砷形态成分 标准物质及加标回收考察方法准确性, 6个实验室测定的不同浓度的样品加标回 收率在 80%~120%之间。 WS/T 635—2018 5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点 11.1 实验环境、器皿、试剂、采样及运输过程应避免砷污染。 11.2 每次样品测定时均应配制和测定标准系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应 ≥0.998。 11.3 推荐采用平行样品、冻干 人尿中砷形态成分 标准物质及加标回收 作为质量控制手段。 11.4 随样品采集同时进行空白采集 。 WS/T 635—2018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砷形态标准溶液及试 样溶液色谱图 A.1 砷形态标准溶液色谱图 10 µ g/L 亚砷酸 [As(III)],二甲基砷( DMA) ,一甲基砷( MMA) ,砷酸 [As(V)]标准溶液色谱 图,见图 A.1。 图A.1 砷形态标准溶液( 10 µg/L)色谱图 A.2

.pdf文档 WS-T 635-2018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WS-T 635-2018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第 1 页 WS-T 635-2018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第 2 页 WS-T 635-2018 尿中砷形态测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5:30: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