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7.220
CCS Y 55
T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体育行 业 标 准
TY/T XXXXX—XXXX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9部分: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spo rts surface — Part 9:Tensile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material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TY/T XXXXX —XXXXX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 TY/T XXXXX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的第 9部分。 TY/T XXXXX 已经或即将发布以下部分:
—— 第1部分:规格;
—— 第2部分:厚度;
—— 第3部分:抗滑值;
—— 第4部分:冲击吸收;
—— 第5部分:垂直变形;
—— 第6部分:球滚动性能;
—— 第7部分:垂直球反弹;
—— 第8部分:滚动负荷;
—— 第9部分: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 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SAC/TC 456/SC 1 )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海鹏、潘朝阳、赵英魁、陈韶、于惊鸿。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Y/T XXXXX —XXXXX
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9部分: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 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 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合成材料运动面层拉伸性能测试的原理、试验条件、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
验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合成材料运动面层拉伸性能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40.1 -201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10654 -2001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 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GB/T 38373 -2019 体育设施运动面层系统和运动性能 通用词汇
TY/T XXXX.2 -2020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厚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成材料面层 synthetic material surface
铺装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 建筑结构基 层上具有运动功能和运动保护功能 的高分子合成材
料层。
注:本文件指塑胶类合成材料面层。
[来源:GB/T 38373 -2019,2.6.1.1, 有修改]
3.2
标距 gauge length
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
[来源:GB/T 1040.1 -2018,3.1]
3.3
拉伸应力 tensile stress
在试样标距内,每单位原始截面上所受的法向力。
[来源:GB/T 1040.1 -2018,3.6]
3.4 TY/T XXXXX—XXXXX
拉伸强度 tensile strength
拉伸试样到断裂所施加的最大拉伸应力。
[来源:GB/T 10654 -2001,3.1]
3.5
拉断伸长率 elongation at break
拉伸试样断裂时 的百分比伸长率。
[来源:GB/T 10654 -2001,3.2, 有修改]
4 原理
沿试样纵向主轴方向恒速拉伸,直到试样断裂,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负荷及其伸长,测得
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5 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应为( 23±2)℃,相对湿度应为( 50±5)%。
6 仪器设备
6.1 拉力试验机
6.1.1 夹具应夹紧试样,防止测试中试样滑移或夹具移动。
6.1.2 加持力不应导致试样破裂或挤压。
6.1.3 动力驱动夹持器沿测试样品纵轴方向的移动速度应能达到( 100±10)mm/min或(500±50)
mm/min,并始终保持不变。产品标准有特殊要求的,应按标准规定的速度进行测试。
6.1.4 施加于测试样品的应力读数误差应限制在± 1 %以内,且应能完整记录。
6.2 厚度测量设备
应采用TY/T XXXX.2 -2020中测试方法 A或测试方法 B规定的测试设备。
6.3 百分表
百分表的精确度为 0.01 mm,接触面直径为 1.5 mm,测量力为( 0.9±0.1)N。
7 样品
7.1 形状和尺寸
所截取试样应具有如图 1所示的形状和尺寸。
单位为毫米 TY/T XXXXX —XXXXX
3
标引序号说明:
D —— 夹持器间的距离,长度为 100 mm;
L —— 试样初始计量长度,长度为 25 mm或50 mm。
图1 拉伸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示意图
7.2 试样制备
7.2.1 应将样品剪切成 7.1中所述试样,确保试样无缺口,剪切完成后对试样进行编号。
7.2.2 利用砂纸打磨试样面层的不规则表面,去除运动面层表面的隆起或颗粒状纹理,直至表面峰谷
值(峰值到谷值的高度)为( 0.5±0.1)mm,或磨去表面纹理 50 %高度。
7.2.3 峰谷值宜使用百分表测试,选取平坦金属板为参考平面,并以 3 N压力将试样固定于参考平面
上。在初始标距内选取 5个不同点位测量峰谷值并计算平均值。
7.2.4 测试前,样品应在测试环境下放置不少于 24 h。样品裁剪成试样后,应在实验环境下放置不少
于16 h。
7.3 试样数量
每次至少测量 6个试样。对 于预制型合成材料面层,应沿材料横轴和纵轴方向各裁取 3个试样;对于
现场浇注合成材料面层,需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裁取 3个试样。
7.4 厚度
7.4.1 应按照TY/T XXXX.2 -2020中方法A或方法B给出的测试过程对经过 7.2所述方法处理后的试样
进行厚度测试,在初始标距内选取 5个不同点位测量厚度并计算厚度平均值,精确度为 0.01 mm。
7.4.2 任何一个试样厚度与平均厚度的差值超过平均值的 5 %时,则放弃该试样。
7.5 宽度
应用符合 GB/T 21389 的要求的卡尺对试样进行宽度测试,在初始标距内选取 3个不同点位测量宽度
并计算宽度平均值 ,精确度为 0.01 mm。
8 试验步骤
8.1 将试样标明标距,标距 为25 mm或50 mm,测量时精确到± 1 %。 TY/T XXXXX—XXXXX
8.2 将试样放到夹具中,试样的长轴应与试验机的轴线成一条直线。
8.3 按照规定选取适合的移动速度。
8.4 通过动力驱动夹具将应力均匀地施加于试样上。
8.5 记录试样断裂时最大拉伸应力和标距内的拉伸长度。
8.6 若试样在标明的标距外断裂,则该试样测试无效。
8.7 若单个试样的测试结果与平均值的误差超过± 30 %,则该试样测试无效。
8.8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获得 6个有效结果。
9 试验数据处理
9.1 拉伸强度
9.1.1 拉伸强度由 式(1)计算:
dbm
mFO ................................ ....... (1)
式中:
Om —— 试样的拉伸强度, 单位为兆帕( MPa);
Fm —— 测试过程中对试样施加的最大应力, 单位为牛顿( N);
b —— 试样初始计量长度区域的宽度, 单位为毫米 (mm);
d —— 试样初始计量长度区域的厚度, 单位为毫米 (mm)。
9.1.2 拉伸强度为 6个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9.2 拉断伸长率
9.2.1 拉断伸长率由式( 2)计算:
%100LEL ................................ .... (2)
式中:
E —— 试样的拉断伸长率, 以初始标距的百分数表示 (%);
∆L—— 一定应力下材料长度的变化,通过测量定位刻线间距离的变化获得,单位为毫米( mm);
L —— 试样的初始标距,单位为毫米( mm)。
9.2.2 拉断伸长率为 6个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0 试验报告
测试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a) 测试依据的标准;
b) 测试条件,包括环境温度、风速;
c) 测试样品的说明,包括结构、材质、外观、试样的编号、试样的厚度;
d) 测试仪器的说明,包括名称 、精度、拉伸速度;
e
TY-T2003.9-202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9部分 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4:57: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