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45. 080 TB S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519—2018 客货共袋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fast ering systems for mixed traffic railways 信息服务平台 2018-07-31发布 2019-02-01实施 国家铁路局 厂发布 TB/T3519—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设计接口 技术要求 5 零部件主要性能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 351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俊恒、方杭玮、赵汝康、毛昆朋、李子睿、李彦山、闫子权、张欢、杜卫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I TB/T3519—2018 客货共线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货共线铁路扣件的设计接口、技术要求和零部件主要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客货共线铁路直线及曲线半径不小于295m线路混凝土枕有碓轨道和无碓轨道用 扣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9789金离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TB/T2344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 TB/T3395.1一2015高速铁路书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B/T3396.1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万法第1部分:钢轨纵向阻力的测定 TB/T3396.37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3部分:组装静刚度的测定 TB/T3396.47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组装疲劳性能试验 TB/T3396.57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丝配的测定 TB/T3396.77 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7部分:预峰件抗拔大试验 3设计接口 3.1钢轨类型 扣件应适用于符合TB/T2344的钢轨。钢轨接头处的扣件应满足钢轨接头联结部件的安装 要求。 3.2轨距 轨距为1435mm。 3.3接口界面 3.3.1扣件接口界面应包括配套混凝土基础承轨面相关尺寸和公差、预埋件的预埋位置尺寸和公差 以及扣件系统的包络线。 3.3.2扣件所有轮廓尺寸都应在图1阴影范围之内,且L尺寸不应影响护轨等其他部件的安装,同时 应满足轨枕或轨道板等混凝土基础要求。 3.4轨底坡 轨底坡为1:40。当轨下基础未设置轨底坡时,扣件应设置轨底坡。 4技术要求 4.1钢轨纵向阻力 按TB/T3396.1测试时,每组(节点)扣件的钢轨纵向阻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TB/T3519—2018 单位为毫米 1 图1扣件限界 表1每组(节点)扣件钢轨纵向阻力 单位为牛 序号 扣件类型 钢轨纵向阻力 1 有诈轨道用扣件 ≥10 2 无确轨道用扣件 ≥9 3 小阻力扣件 应满足无缝线路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3 4.2组装疲劳性能 4.2.1扣件在标准组装状态下进行组装疲劳试验,经3×10°次荷载循环后各零部件不应伤损,轨距扩 大量不应大于6mm,疲劳试验后组装净刚度变化率不应大于25%。 4.2.2扣件按TB/T3396.4进行组装疲势试检时,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试验钢轨应为与扣件配套 并截矮后的钢轨,如图2所示。 表2 扣件组装劳计 验参数 垂向荷载Pv 格尚荷载PL 试验钢轨高度h 序号 线路条件 kN kN mm 1 直线及R≥600m曲线 75 40 130 2 295m≤R<600m曲线 75 60 120 说明: 1轨腰被削去的部分。 图2试验钢轨断面示意 4.2.3扣件按TB/T3396.3进行组装静刚度试验时,最大加载值应为80kN,F1和F2分别为5kN 2 TB/T3519—2018 和65kN。 4.3绝缘性能 按TB/T3396.5测试时,两轨间的电阻不应小于3k2。 4.4预埋件抗拔力 预埋件在混凝土基础中的抗拔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60kN。按TB/T3396.7进行抗拔试 验后预埋件不应损坏,在预埋件周边混凝土应无肉眼可见裂纹,但在靠近预埋件处允许有少量砂浆剥离。 4.5钢轨左右位置调整 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调整级差不应大于2mm。 表3钢轨左右位置最小调整量 单位为毫米 序号 轨道类型 扣件类型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最小调整范围 轨距最小调整范围 无螺栓扣件 4~+2 -8~+4 有碓轨道 有螺栓扣件 6~+4 -12~+8 2 无碓轨道 有螺栓扣件和无螺栓扣件 -6~+4 12~+8 4. 6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调整级差不应大于1mm。 表4 钢轨高低位置最小调整量 单位为毫米 序号 轨道类型 件类型 钢轨高低位置最小调整量 无螺栓扣件 0 1 有碓轨道 有螺栓扣件 10 2 无碓轨道 有螺栓扣件和无螺栓扣件 20a 5 零部件主要性能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零部件应满足使用要求。非金属零部件应能耐油、耐水侵蚀,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裂损、 膨胀等现象。 5.1.2零部件的原材料、型式尺寸及成品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5.2弹条 5.2.1扣压力及弹程 单个弹条的设计扣压力及弹程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弹条设计扣压力及弹程 设计扣压力 设计弹程 序号 轨道类型 扣件类型 kN mm 60kg/m钢轨用扣件 ≥10 ≥10 1 有礁轨道 50kg/m钢轨用扣件、60kg/m钢轨用调高扣件 M8 M8 铁垫板下弹性垫板提供弹性的分开式扣件 M9 M8 轨下弹性垫板提供弹性的扣件或铁垫板下弹性垫板 2 无礁轨道 M9 ≥12 提供弹性的不分开式扣件 弹性支承块式无确轨道用扣件 9 ≥10 3 TB/T3519—2018 序号 设计扣压力 设计弹程 轨道类型 扣件类型 kN mm 有确轨道和无轨道 小阻力扣件 ≥3 ≥7 5. 2. 2 疲劳性能 按表6规定的振幅进行疲劳试验,弹条经510°次荷载循环后不应折断,残余变形不应大 于1.0mm。 表6弹条疲劳试验振幅 单位为毫米 序号 轨道类型 扣件类型 最小疲劳振幅 1 有确轨道 有挡肩扣件和无挡肩扣件 0.9~+0.5 铁垫板下弹性垫板提供弹性分开式扣件 0.9~+0.5 轨下弹性垫板提供弹性的扣件或铁垫板下弹性垫板提供弹性的 2 无礁轨道 2.0~+0.5 不分开式扣件 弹性支承块式无碓轨道用扣件 -0.9~+0.5 5.3弹性垫板 5.3.1 静刚度和动刚度按P/T3395.1一2015中附录A和附录B进行测试时,最大加载值应为 100kN,Fi和F2分别为20kN和%N。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和动静刚度比应符合如下规定: a) 有诈轨道用扣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应衍合表7的规定, b) 无确轨道用扣件(不含弹性支承块可无机道用扣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应为30kN/mm~ 50kN/mm,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用扣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应与支承块下弹性垫板刚度 匹配。 c) 弹性垫板的动静刚度比不应大于2.0。 表7有轨道弹性垫板静刚度 序号 钢轨类型 线路条件 kg/m kN/1.m 直线及R≥600m曲线 55~80 1 60 295m≤R<600m曲线 90~120 2 50 直线及R≥295m曲线 90~120 5. 3. 2 按TB/T3395.1一2015中附录C进行疲劳试验时,循环荷载应为130kN~20kN,弹性垫板 经310°次荷载循环后不应裂损,疲劳试验后室温静刚度变化率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弹性垫板疲劳试验后室温静刚度变化率 序号 钢轨类型 轨道类型 线路条件 疲劳试验后静刚度变化率 kg/ m 直线及R≥600m曲线 %0 60 1 有碓轨道 295m≤R<600m曲线 ≤10% 50 直线及R≥295m曲线 %02 2 无碓轨道 50和60 直线及R≥295m曲线 %0z 5. 3. 3 按4.2进行扣件组装疲劳试验后,组装静刚度变化率不应大于25%。 5.3.4 按图3进行弹性垫板工作电阻试验时,重复测试3次,算术平均值不应小于1×1062。 4

.pdf文档 TB-T 3519-2018 客货共线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T 3519-2018 客货共线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第 1 页 TB-T 3519-2018 客货共线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第 2 页 TB-T 3519-2018 客货共线铁路扣件通用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4:10: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