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5.060.20 CCS S 32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2182021 代替TB/T2218—2010,部分代替TB/T1335—1996 机车车辆通过豪小半径曲线计算与试验 意服务平台 Minimum radius curve negotiation calcul cion and test of rolling stock 2021-09-07发布 2022-04-01实施 国家铁路局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 2218—202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计算 5 试验 附录A(资料性) 15号车钩最大允许偏转角计算 15 附录B(资料性) 试验线路参考图 17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221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T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TB/T2218一2010《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验》,部分代替TB/T1335一1996《铁 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本文件修订TB/T2218一2010《铁道客车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试 验》,并将TB/T1335一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中适用车辆几何曲线通过的校核方 法的内容纳入本文件。与上述标准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TB/T2218一2010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动车组、机车、货车通过曲线的技术要求和试验要求(见4.1.1、5.1.3、5.2、5.3、5.4.2、 5.6.2.5); 更改了车辆儿何曲线通过的校核方法(见4.1,TB/T1335一1996版的附录A); e) 更改了车钩偏转角量的要求(见5.3.1、5.6.2.1,TB/T2218—2010版的5.1、8.2.1); g) 删除了风挡错动量测量的要(见TB/T2218一2010版的6.1.2、8.1.2、8.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沙及专利。车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损出车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派公司,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 辆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唐山九车车械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 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栾平景、刘宏友、阎锋、徐倩、王宝金、高军、燕车何佰传。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并入了TB/T1335一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中适用车 辆几何曲线通过的校核方法的内容(TB/T1335一1996代替的文件及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B/T1335—1978)。 I TB/T 2218—2021 机车车辆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计算与试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标准轨距机车车辆通过最小半径曲线的术语和定义、计算、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标准轨距机车车辆通过最小半径曲线几何关系的检查、计算和试验,其他轨距机车 车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314 内燃机车速月技术条件 GB/T3317 电力机车通用技衣条件 GB/T4549.4一2004铁道车辆词汇4部分:车钩缓冲及风挡装置 信息服务平台 GB/T5600 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8568—2013铁路行车组织词汇 GB/T12817 铁道客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36505—2018铁路线路词汇 TB 10062—2018 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4549.4一2004、GB/T8568一2013和GB/T36505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in.radiusof curvaturenegotiable 机车车辆在站场或厂、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来源:GB/T4549.1—2004,6.7,有修改] 3.2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试验min.radius of curvature negotiation test 测定机车车辆是否能安全通过最小曲线半径的试验。 [来源:GB/T4549.1—2004,7.10,有修改] 3.3 刚性车钩 rigidcoupler 两钩连挂后车钩连接面不能产生任何方向相对运动的车钩。 [来源:GB/T4549.4—2004,2.9] 1 TB/T2218—2021 3.4 非刚性车钩 non-rigid coupler 两钩连挂后车钩连接面只有垂直方向相对位移的车钩。 [来源:GB/T4549.4—2004,2.10] 3.5 调车shunting operation; shunting work 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 注:如列车的编组、解体、摘挂、转线,车辆的取送、转场、整场、调移以及机车的对位、转线、出人段等。 [来源:GB/T8568—2013,3.9] 3.6 圆曲线 circularcurve 线路平面走向改变时设置的曲率不变的圆弧形曲线。 [来源:GB/T36505—2018,3.6] 3.7 反向曲线 reverse curve 转向角方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中间连以一定长度直线所组成的曲线。 [来源:GB/T36505—2018/3.8] 3.8 缓和曲线 transitioncurve 信息服务平台 [来源GB/T365052018,3.9 3.9 夹直线 intermediate straight line 两相邻曲线间或道岔直向与曲线间的直线段。 [来源:GB/T36505—2018,3.10] 3.10 竖曲线 vertical curve 线路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来源:GB/T36505—20183.18] 3.11 驼峰 hump 驼峰是将调车场始端道岔区前线路到一定高度,主要利用其高度和车辆自重,使车辆自动溜到 调车线上,用以解体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来源:TB10062—2018,2.0.1] 4计算 4.1几何曲线通过的校核方法 4.1.1总则 机车车辆有关尺寸应按GB/T3314、GB/T3317、GB/T5600、GB/T12817、TB10062一2018或相关 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最小半径曲线进行设计。设计时,应考虑缓冲装置变形的影响。机车车辆设计应保 证:当在平面曲线上运行时,车钩水平偏转角应小于结构所限定的最大水平偏转角,转向架、车体、基础 2 TB/T 2218—2021 制动装置等之间以及两相邻车端之间均不应产生运动干涉;当在竖曲线上运行时,非刚性车钩不应发 生脱钩,刚性车钩垂直偏转角应小于结构所限定的最大垂直偏转角,车体、转向架、轨道结构(包括缓行 器)之间均不应产生运动干涉。 4.1.2 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如下: 在直线区段,车体的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重合,在曲线区段,转向架回转中心在线路中心线上。 由圆曲线过渡到直线或反向的圆曲线,中间不夹有缓和曲线。 c) 在平面曲线上,两相邻机车车辆的车钩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d) 在竖曲线上,对于非刚性车钩,车钩中心线与车钩安装座保持垂直;对于刚性车钩,两相邻机 车车辆的车钩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4.1.3平面曲线 4.1.3.1 连挂机车车辆通过圆曲线 4.1.3.1.1 机车车钢的位置 机车车辆在曲线上的位置图1 M 标引序号说明: M- 平面曲线圆心; D,D2,DI,D 转向架回转中心; 01,02 车钩转动中心; 平面曲线半径,单位为米(m); fif2 转向架回转中心到车钩转动中心的长度,单位为米(m); di,d2 机车车辆定距与转向架回转中心到车钩转动中心的长度之和,单位为米(m); 两车钩转动中心间的长度,单位为米(m); α , 2 车体中心线与平面曲线圆心和车钩转动中心连线的夹角,单位为度(°); β1,β2 两连挂车钩中心线与平面曲线圆心和车钩转动中心连线的夹角,单位为度(°); 车钩水平偏转角,单位为度(°)。 图1连挂机车车辆通过圆曲线时位置示意 3
TB-T 2218-2021 机车车辆通过最小半径曲线计算与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8:44: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