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 280 S 51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7592016 代替TB/T1759—2003 铁遥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增息服务平台 Rules for installation of cablirg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 2016-09-30发布 2017-04-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 1759—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2 布线规则 插头、插座和接线座、接线端子 线管和线槽 8 分线盒 电线、电缆 6 10 光缆、网络线 11 射频、视频、音频线 12 绝缘、耐压试验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标准壁厚及小尺寸壁厚电缆载流量 息服务平台 1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175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1759一2003《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与TB/T1759一2003相比,本标准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振动与冲击要求(见4.4,2003年版的3.4);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电线电缆与接线端子冷压后的技术要求(见5.6.1,2003年版的4.6.1); 细化了电线电缆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剥线长度要求(见5.6.3,2003年版的4.6.3); 一取消了接线座对电线电缆的最低保持力要求及表6(见5.6.4,2003年版的4.6.4); 一增加了接线紧固螺栓的紧固扭矩值的规定(见5.6.5); 修改了接缘端子型式和形状要求(见6.5,2003年版的5.5); 增加了接线端子与接线座的连接方式示例及表7(见6.6); 增加了接线端子镀层要求、见6.7); 修改了采用软管布线时的要求(见7,2003年版的6.1); 一增加了线槽接地点要求(见7.5); 增加了电缆绑扎要求(见7.6); 增加了网络线的布线规定(见10.3); 修改了绝缘试验规定(见12.1,2003年版的11.1); 修改了耐压试验规定(见12.2,2003年版的11.2); 修改了DC600V绝缘试验引用标准(见12.3,2003年版的11.3); 一增加了标准壁厚及小尺寸壁厚电缆载流量要求(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 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君、李国平、王永刚、陈明惠、何丹炉、郭志刚、邸军伟、胡晓春。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1759—1986,TB/T1759一2003。 II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1759—2016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配线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布线规则,插头、插座和接线座、接线端子, 线管和线槽,分线盒,电线、电缆,光缆、网络线,射频、视频、音频线,绝缘、耐压试验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造各型铁道客车,动车组、城轨车辆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8一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IEC60695-11-10:1999,IDT) GB/T2900.10—2013电工术语电缆(IEC60050-461:2008,IDT) 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21563—2008,IEC61373— 1999,IDT) GB/T24338.4—2009轨道交通 电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IEC62236-3-2一 2003,MOD) 服务平 GB/T32350.1—2015轨道交通 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IEC62497-1:2010,MOD) GB/T32587旅客列车DC600V供电系统 GB/T34571一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TB/T2977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 TB/T3246.3一2010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设计准则 螺栓连接第3部分:设计一电气应用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布线余量wiringallowance 布线时电线电缆敷设至电器设备后因电器设备拆装与检修需要再增加的电线电缆长度。 3. 2 下线shearing line 布线施工中,根据图样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将电线截成规定长度的施工过程。 4环境条件 4.1海拔:≤2500m。 4.2环境温度:一40℃~十40℃。 4.3相对湿度: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5℃)。 4.4振动与冲击:应符合GB/T21563的规定。 4.5当环境条件与上述条款有差异时,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商确定。 1 TB/T1759—2016 5布线规则 5.1下线 5.1.1一般要求 5.1.1.1电线电缆的下线长度,应按图样实地测量后确定,下线长度含布线余量。 5.1.1.2设置备用电线电缆时,长度应按可能发生的最远位置确定。 5.1.2线束的处理 凡是可以在车下组成线束的电线电缆,下线后应套上线号再按需要扎成线束,并符合下列要求: a) 线束中电线电缆不应绞劲; b) 每隔400mm~500mm至少捆扎一次,捆扎材料应无卤,其防火性能应能达到GB/T2408 2008规定的V一2级,不应损伤电缆或使其特性恶化; c) 线束中引出电线电缆的位置应准确,且长度适中; (p 下好的线束如不能及时布线,应合理放置且保持电线电缆清洁,不应踩压。 5.1.3 现车下线的处理 5.1.3.1 当走线复杂,无法预先下线时,可现车下线。 5.1.3.2 下线时,直接按电线电缆所经过的线槽、线管等实际位置下线,长度应以电线电缆所经过的 位置为准,并留出布线余量, 5.2 线号 5. 2. 1 每根电线电缆两端应有清晰、牢固的孕线标志 信息服务平 5.2. 2 导线标志应按表1进行。 5.2.3 标志的表示方法有下列两种: a) 只标志线号(数字等符号),例如NXXX; b) 在a)项数字标志的右端增加连接设备的代号,例如 导线标志应采用个位数远离端子法或接线座法。 表1导线标志及标志颜色 导线名称 导线标志 颜 色 备注 交流系统的U相 UX×× 黄 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端为L1×× 交流系统的V相 VX×× 绿 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端为L2X× 交流系统 交流系统的W相 XXXM 红 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端为L3×X 中性线 NXXX 浅蓝 DC600V正极 +6×× 棕 DC600V负极 6×× 蓝 DC110V正极 +1×× 棕 DC110V负极 -1×× 蓝 其他电压等级正极 ×××+ 棕 不包括DC600V、DC110V电压等级。可参 直流系统 照DC600V、DC110V标志,宜在数字中含有 其他电压等级负极 ×××- 蓝 电压等级的标志 蓄电池正极 +XA 棕 蓄电池负极 BX×- 蓝 电源正极 LX×+ 棕 电源负极 LX×- 蓝 2

.pdf文档 TB-T 1759-2016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T 1759-2016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第 1 页 TB-T 1759-2016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第 2 页 TB-T 1759-2016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8:16: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