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20 SY CCS 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4642021 代替 SY/T 5464—2009 测并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well logging and perforation production indexes 2021一11一16 发布 2022-02-1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464202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测井作业生产指标 4.1 测井作业一次成功率 4.2 测井一次成功率 4.3 遇阻遇卡率 4.4 作业时效 4.5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合格率 5 射孔作业生产指标 5.1 射孔发射率 5.2 射孔作业一次成功率 5.3射孔一次成功率 5.4工程复杂率 5.5泵送一次成功率 5.6 分簇射孔一次成功率 桥塞坐封成功率 5.8 井壁取心 6 测井解释生产指标 6.1测井解释符合率 8 6.2油气层测井解释漏失率 8 附录A (资料性) 常见测井项目参评曲线条数 参考文献 SY/T 546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SY/T 5464—2009《测并与射孔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与SY/T 54642009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由《测并与射孔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更改为《测并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 方法》; b)更改了“范围”表述内容(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c)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及文件清单(见第2章,2009 年版的第2章); d)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e)更改了“测井作业生产指标”名称(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3章); 0) g)更改了“测井一次成功率”指标的统计与计算方法(见4.2,2009年版的3.3); h)删除了“仪器一次下并成功率”指标的统计与计算方法(见2009 年版的3.1); (),,(! j)更改了“射孔作业生产指标”名称(见第5章,2009年版的第4章); k)更改了“射孔发射率”指标的统计与计算方法(见5.1,2009年版的4.1); 1)更改了“射孔一次成功率”指标的统计与计算方法(见5.3,2009年版的4.2); m)增加了“射孔作业一次成功率”“工程复杂率” “泵送 -次成功率”“分簇射孔一次成功率” 和“桥塞坐封成功率”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见5.2、 5.4、5.5、5.6 和 5.7); n)更改了“井壁取心”的章节结构(见5.8,2009年版的4.3、4.4和4.5); o)更改了“井壁取心”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见5.8.1 5.8.2和5.8.3,2009 年版的4.3、4.4 和4.5); P)增加了“并壁取心合格率”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见5.8.4); q)更改了“测井解释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5章); r)增加了“常见测井项目参评曲线条数”(见附录A) s)增加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 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俊峰、侯立云、赵开良、陈晓明、田莆、孙立彬、杜淑艳、刘锐熙、宋宁、 李红欣、凌志红、刘雷。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为SY/T 5464—1992《测并与射孔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2009 年第一次修订为 SY/T 5464—2009;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SY/T 5464 2021 测并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并作业、射子作业和测并解释生产指标的统计与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并作业、射孔作业和测井解释生产指标的统计与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SY/T 5132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T 6293勘探试油工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井次 well number 根据设计要求,在完成测井或射孔施工设计的一次完整的生产组织过程,计为一并次。 3.2 下井次数 downhole number of times 测井仪器或射孔器完全下人井口以下的次数 3.3 分簇射孔 clustering perforation 在同一压裂层段中包含若干独立起爆射孔单元的射孔方式。 注:每一射孔单元称为一簇。 4测井作业生产指标 4.1 测井作业一次成功率 4.1.1 统计方法 4.1.1.1 测并作业一次成功率:测并作业一次成功并次占测并作业总并次百分比。 4.1.1.2 测井作业一次成功井次:取得应测项目全部合格曲线的测井井次。 4.1.1.3 测井作业总井次:按设计要求,测井作业队依据任务单实施作业的总井次。 1 SY/T 54642021 4.1.2 计算方法 按公式(1)计算测井作业一次成功率: WLosN ×100% SRLo WLorn (1) 式中: Skro -测井作业一次成功率,用百分数表示; WLos -测井作业一次成功井次,单位为井次; WLoTN 一测井作业总井次,单位为井次。 4.2 测并一次成功率 4.2.1 统计方法 4.2.1.1 测井一次成功率:仪器一次成功的下井次数占仪器总下并次数百分比。 4.2.1.2仪器一次成功下并次数:仪器一次下井测得本次所有应测项目,测并原始资料质量符合 SY/T 5132规定的合格曲线,计为测井成功一次。 4.2.1.3仪器总下并次数:一井次内总下并次数。 4.2.2计算方法 按公式(2)计算测井一次成功率: SRI (2) 式中: Sr——测井一次成功率,用百分数表示 仪器一次成功下并次数,单位为次; 仪器总下井次数,单位为次 4.3遇阻遇卡率 4.3.1 统计方法 遇阻遇卡率:仪器遇阻遇卡造成测井不成功的下井次数占仪器总下井次数百分比。 4.3.2计算方法 按公式(3)计算遇阻遇卡率: IeocN ×100% (3) Lw 式中: EocR 遇阻遇卡率,用百分数表示; leocN 仪器遇阻遇卡的下井次数,单位为次。 2 SY/T 54642021 4.4作业时效 4.4.1 统计方法 4.4.1.1作业时效:单井现场(测井或射孔)作业工时占单井设计定额作业工时百分比。 4.4.1.2现场作业工时:单井(测井或射孔)作业完成所有作业项目实际所用总时间,包括路途时 间、现场准备时间、占井时间,不包括非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工时间。 4.4.1.3定额作业工时:单并(测并或射孔)作业完成所有作业项目设计定额所用总时间。单并定额 作业总工时统计参照 SY/T 5554 的规定。 4.4.2 计算方法 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作业时效:: T. (4) Toc Tc = T + Tsp + Tow - Tv (5) 式中: Tc 作业时效,用百分数表示 Tsc 现场作业工时,单位为小时(h); Toc 定额作业工时,单位为小时(h); Tr 路途时间(到井行车时间、返回行车时间),单位为小时(h); Tsp 现场准备时间,单位为小时( (h) ; Tow 占井时间(有效作业时间、 事故处理时间),单位为小时(h); Twp 损工时间(路途、现场、作业等停时间),」 单位为小时(h)。 4.5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合格率 4.5.1 统计方法 4.5.1.1 测井曲线合格率:测井曲线合格条数占实测曲线条数百分比。 4.5.1.21 合格曲线评定应符合 SY/T 5132的规定。 4.5.1.3常见测并项目参评曲线条数的统计参见表 A.1 中参评曲线。 4.5.2 计算方法 按公式(6)计算测并原始资料质量合格率,实测曲线条数以测井目的及仪器主要测量参数为准, 可参照附录 A。 Ac-x100% Ar (6) Mc 式中: ArI一一测井曲线合格率,用百分数表示; Ac—测并曲线合格条数,单位为条; 实测曲线条数,单位为条。 3

.pdf文档 SY-T 5464-2021 测井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464-2021 测井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第 1 页 SY-T 5464-2021 测井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第 2 页 SY-T 5464-2021 测井与射孔生产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5:58: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