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05T/ZNZ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061—2021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diseasesongrape 2021-05-25发布 2021-06-25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浙江省水果产业协会葡萄 分会、长兴四合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浦江县十里阳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丽萍、苍涛、赵学平、黄雅俊、杨桂玲、宋雯、柳采秀、张怡、吴长兴、朱 屹峰、徐明飞、李火良、戴芬、徐笔奇、姚海利、潘建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1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策略、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葡萄生产中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 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策略 葡萄生产中病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 治为基础,科学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措施降低果园菌源基数,减少病害发生,控制为害。 5农业防治技术 5.1种苗选择 新建果园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质高效抗病品种。 选择无病种苗、砧木和插条等,种植前进行消毒处理。 跨境调运时,按GB15569规定执行。 5.2清除菌源 及时剪除园内病枝、病叶等病残组织,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秋冬季节修剪后及时消毒并清理枯枝、 落叶、老树皮等,保持果园清洁卫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25.3花果枝蔓管理 根据葡萄种类选择适宜的通风透光良好的栽培架型,合理稀植,科学加强花果枝蔓管理,新梢间距 15cm(小叶型)~25cm(大叶型),果穗留果40粒~60粒(中大粒型)或80粒~100粒(无核小 粒型),控制植株合理负载。 5.4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施用的有机肥应完全腐熟,商品类有机肥应符合NY525标准,矿质元素肥料须合理均 衡施用,注意控制氮肥施用期与施用量。果实膨大期宜增施磷、钾肥。 葡萄灌水应在果实膨大期充足供给,葡萄着色后适量减少,果实成熟期禁止灌溉供水。 5.5定干高度 葡萄定干高度以1.5m左右为宜,避免果穗与地面残体和土壤中病原菌接触。 5.6间作 避免与易感灰霉病的黄瓜、草莓和茄果类等作物间作。 6物理防治技术 6.1避雨栽培 宜采用避雨设施,可选用篱架拱棚、水平架波浪形避雨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等,并覆盖薄膜。 6.2果园管理 园内修建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 葡萄沟与行间宜覆盖地膜,宜采用滴灌或膜下灌。 6.3果穗套袋 避雨栽培葡萄果穗套袋应选择纸袋或无纺布袋,露天栽培葡萄果穗套袋应选用具防水功能的纸袋或 无纺布袋。 套袋时间一般在葡萄开花后20d~30d,套袋宜晴天进行,要避开露水、药剂未干及中午强光时段。 摘袋时间应根据品种、着色状况而定,黄绿色品种或果实容易着色品种(如夏黑),可在采收前摘 袋或带袋采摘,深色或不易着色品种(如红地球、巨玫瑰、火焰无核)一般在果实采收前15d~30d 摘袋。 7生物防治技术 可选择哈茨木霉菌、木霉菌、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蛇床子素、苦参碱、大黄素甲醚、β-羽扇豆 球蛋白多肽等生物药剂防治葡萄病害。 8化学防治技术 8.1防治适期 经修枝、摘心、疏穗等易造成伤口的农事操作后,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葡萄病害防治关键期为休 眠期、绒球期、新梢生长至开花期、开花后至落花期、坐果后至套袋前、采收后至落叶期。葡萄主要病 害如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的发生条件、主要发病部位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3具体防治适期见表1,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参见附录A。 表1葡萄主要病害防治适期 病害名称 发病条件 主要发病部位 防治适期 葡萄黑痘病 低温高湿 果穗、果粒 葡萄萌芽后展叶前、开花前、落花至幼果期 葡萄灰霉病 适温高湿 花穗、果实葡萄聚穗期、开花前、初花期(开花10%)、谢花期 (谢花80%)及套袋前 葡萄霜霉病 低温高湿 叶片葡萄开花前、落花后、夏末秋初高湿季节、中量降 雨前后 葡萄穗轴褐枯病 低温高湿 穗轴、花序、幼果 葡萄穗轴抽生到果实加速膨大前 葡萄白粉病 高温低湿 新梢、叶片、果实葡萄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膨大期至转色期 葡萄炭疽病 高温高湿 花穗、果实 葡萄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 葡萄白腐病 高温高湿 果穗 葡萄落花后至封穗前,以及植株或果粒形成伤口时 8.2防治方法 在病害防治关键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发病前宜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发病初 期宜使用治疗性杀菌剂及时防治,应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花序或果穗。 8.3农药使用规范 防治药剂可根据附录B进行选择,严格掌握施药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 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及合理混用。农药的贮运、合理使用按GB12475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按照 NY/T1276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4 附录A (资料性) 葡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A.1葡萄黑痘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A.1.1葡萄黑痘病的发生规律 葡萄黑痘病病菌是葡萄痂圆孢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属半知菌亚门痂圆孢菌属。有 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痂囊腔菌属葡萄痂囊腔菌[Elsinaeampelina(deBary)Shear],极少见。病菌主要以 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温度达2℃以上、潮湿条件下,借风雨和昆虫等传 播。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40℃,最适温度为30℃,超过30℃发病受抑制。新梢及幼叶最易感染。一 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月~6月盛发期,7月~8月病情受抑制,9月~10月如秋雨多,病情再度发展。 病害主要发生于现蕾开花期。 A.1.2葡萄黑痘病的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以果穗受害最为严重。幼果 受害,初期在果面上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凹陷病斑,中部灰白色,外部深褐色,边缘 紫褐色,似“鸟眼”状(见图A.1);随果粒膨大,病斑逐渐停止扩张,表面硬化。进入中后期,病斑边 缘逐渐产生裂缝,产生龟裂。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乳白色粘液。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红褐色 至黑褐色小斑点,外有黄色晕圈;扩大后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中部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紫色至 紫褐色,直径1mm~4mm;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破碎穿孔,但周围仍保持有紫褐色边缘及黄色晕圈。 一张叶片上常散生许多病斑(见图A.2)。发生严重时,病叶干枯、扭曲,甚至脱落。新梢受害,病斑 初为圆形或长园形斑点,褐色至黑褐色,稍隆起(见图A.3);扩展后成长圆形病斑,中央灰褐色,凹 陷;后期病斑中部开裂,维管束外漏,严重时病斑在嫩稍上连片,甚至新梢枯死。穗轴、叶柄、卷须受 害症状与新梢受害相似。 A.2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A.2.1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葡萄灰霉病菌无性世代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富 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fuckeliana(deBary)Whetzel],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葡萄枝条、树皮和休 眠芽上越冬。翌年春天越冬的菌核和菌丝产生孢子,分生孢子在1℃~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可萌 发,分生孢子萌发后侵染,当温度(15℃~20℃)和湿度(相对湿度90%以上)适宜时,借风雨传播, 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在花期和幼果期发生为害,着色期则从葡萄表皮层和气孔侵入,扩散全果粒。图A.1葡萄黑痘病果实 图A.2葡萄黑痘病叶片 图A.3葡萄黑痘病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061—2021 5 A.2.2葡萄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幼芽和新梢受害,成褐色病斑,导致干枯(见图A.4)。在花帽脱落前,病菌可以侵染花序,造成 腐烂和干枯,而后脱落。果梗和穗轴受害,形成小型褐色病斑后逐渐加重变黑。果实受害后,白色品种 果粒变成褐色,有色品种果粒变成红色,气候湿润时,果粒破裂,果实表面形成灰色霉层,并通过相邻 果粒传染。 A.3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A.3.1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viticola(Berk.&Curtis.)BerletdeToni],是单轴霉属真菌,为专性寄 生菌。病原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当升至适宜温度时侵染,低温、多雨、多雾、多露利于发生 和流行。潮湿的春天

pdf文档 T-ZNZ 061—2021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NZ 061—2021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 1 页 T-ZNZ 061—2021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 2 页 T-ZNZ 061—2021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17: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