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 ICS 65.020.20 CCS B05 T/ZLX 团体标准 T /ZLX 004—202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 Technical p ractice for pear production 2021 - 08 - 18发布 2021 - 08 - 31实施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 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海宁 市农业农 村局、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公共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宗四弟、彭一文、樊纪亮、李政、戴美松、王祥云、刘舒童、王艳俏、庞钰洁、 楼小平、苍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的 园地选择与规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 、病虫草害防治 、采收、果 品质量安全 、包装和贮运、废弃物处理和生产记录等 。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 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 475 梨苗木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2628 标准果园建设规范 梨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周边无明显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 。 4.2 园地选择 以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排水良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盐量低(小于 3g/kg)、交通便利 的平地或坡度 <15°的缓坡地为宜。 4.3 园地规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2 每15 ha左右的梨园应规划好 1条~2条6 m~7 m宽的干道、若干 条3 m~4 m宽的支道,把整个 果园分隔成若干小区,每小区面积 1 ha左右。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应符合 NY/T 2628 的规定。 4.4 品种选择 4.4.1 应选择抗逆性强、果实品质优、 经济效益高 、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以 7月底 前成熟的早熟梨品种为主, 宜选‘翠玉’、‘翠冠’等,适度发展部分 8月份及以后成熟的晚熟梨品种 , 宜选‘秋月’、‘浙梨 6号’等。 4.4.2 授粉品种 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或相近)、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性好、果实商品性好的优 良梨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种植比例以 1:3~1:5为宜。 4.5 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嫁接部位愈 合良好、整形带有 6个以上壮芽、无检疫性病虫害、无生理 和机械损伤的当年生苗木或二年生苗木。 苗木质量应符合 NY 475的要求。 4.6 种植方式与密度 4.6.1 种植时间 以秋冬季为宜; 丘陵山地坡度在 15°以上时宜修筑水平梯田,采取阶梯式整地方式; 园地整理与 种植技术 应符合 NY/T 442 的要求。 4.6.2 平地果园 宽行密植 建议株距( 1.2~1.5)m×行距( 4~6)m,常规栽培建议株距( 3~4)m×行 距( 4~6)m的种植密度 。坡地和梯田 宜等高栽植 ,株距( 2~3)m×行距( 3~4)m。 5 土肥水管理 5.1 深翻改土 种植前深翻改土, 种植后第 2年秋冬始,每年秋 季紧连种植穴或前一年施肥穴外壁开深 0.5 m,宽 0.5 m的施肥穴(围垦地或土层疏松地可略浅),并施入基肥,直至全园扩穴完成。以后每隔 2年~ 3 年于秋冬进行一次全园翻耕。 5.2 套种与生草 幼龄果园树干周围以清耕、覆盖为主, 可套种低秆作物 或绿肥。成年果园内 宜种绿肥或自然生 草。 当草高度超过 40 cm时进行刈割 。 5.3 施肥 肥料使用 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质量应满足 GB 38400 的限量要求。 5.4 排水和灌溉 5.4.1 排水 保持排水沟 畅通,防止园地积水。 5.4.2 灌溉 5.4.2.1 灌溉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3 生长季土壤应保持其最大持水量的 70%左右。当田间持水量低于 60%时,应进行适度灌溉,灌溉至 地表下 50 cm~60 cm土层湿润为 宜。 5.4.2.2 灌溉方法 以滴灌为最好,也可采用微喷、沟灌等方法灌溉, 沟灌以夜灌日排为宜。 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株距( 1.2~1.5)m×行距( 4~6)m的果园宜采用纺锤形或细纺锤形整形方式。株距( 3~4)m× 行距( 4~6)m的果园宜采用开心形或平棚架式整形方式。 6.2 修剪 6.2.1 幼树和初果期修 剪 重点培养树体骨架,选好主枝,对延长头短截,并拉枝调整开张角度。 要求主从关系明确, 对徒长 枝除用作侧枝的延伸头、培养结果枝组、暂作辅养枝外,应及时 及早抹芽、摘心或拉枝变向, 疏剪。 6.2.2 盛果期修剪 注意利用徒长枝 更新复壮枝组,去老留新,保持枝组持续结果能力,疏除徒长枝、背上直立枝、过 密枝、细弱枝。树冠外围不宜配置大型结果枝组。对背下枝组及辅养枝适当回缩。行间交叉的,首先对 主枝延长头回缩,用弱枝带头,始终保持 1.0 m以上的行间距。 7 花果管理 7.1 疏花疏果 7.1.1 疏花 花序分离期疏除过密、 病弱花序,间隔 15 cm~20 cm留一花序。易遭晚霜危害地区,应在晚霜过后 疏花。 7.1.2 疏果 疏除小果、畸形果、有机械伤果、病虫果、位置不当果,保留大果、端正果。一般选留第 3或4序位 的果,每个花序留一个果,留果间 距15 cm~20 cm。 7.2 果实套袋 7.2.1 纸袋选择 7.2.1.1 绿皮品种:用外黄内黑(灰)双层袋或内加一层衬纸的三层袋生产黄白色梨果;用白蜡袋或 单层黄色袋生产绿色梨果。 7.2.1.2 褐皮品种:宜选用单层黄色袋或薄膜袋。 7.2.2 套袋时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4 在疏果完成后尽早进行, 一般5月底完成套 袋。 7.2.3 套袋方法 套袋前喷药预防病虫害。套袋时托起袋底,撑开袋口,使果实悬空置入袋内。将袋口折叠扎紧,勿 伤果柄。喷药后 7 d内完成套袋。 8 病虫草害防治 8.1 原则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必要时合理使 用化学药剂 。 8.2 措施 8.2.1 农业防治 8.2.1.1 选用抗病品种,栽培无病毒苗木。 8.2.1.2 宜清除梨园周边 5 km范围内柏树,减少锈病发生;避免与桃、李混植,减少梨小食心虫的为 害。 8.2.1.3 结合疏花疏果等农事操作,及时清除果园内病虫枝、叶和果;冬季彻底清扫梨园落叶、病果、 僵果,刮除梨树的老树皮和翘皮,并进行树干涂白。 8.2.1.4 合理密植和套作, 以草抑草, 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冬季深翻果园。 8.2.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释放捕食螨防治害螨 ;使用赤眼蜂防治梨小食心虫 ;使用迷向素干扰梨小食 心虫雌雄交配。 8.2.3 物理防治 8.2.3.1 使用防鸟网或驱鸟器等防鸟害。 8.2.3.2 悬挂糖醋液,诱杀梨小食心虫、金龟子和卷叶蛾等。 8.2.3.3 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梨瘿 蚊和梨木虱等。 8.2.3.4 设立黑光灯或杀虫灯,诱杀鳞翅目蛾类、同翅目蝉类以及鞘翅目金龟子等。 8.2.3.5 使用双层纸袋进行果实套袋,减轻梨小食心虫、梨轮纹病、梨黑斑病 等对果实的为害。 8.2.3.6 秋季在树干上绑缚干稻草、草纸、瓦楞纸和诱虫带等,引诱二斑叶螨、山楂叶螨、梨小食心 虫和梨星毛虫等进入其中越冬,在来年出蛰前,将其集中消灭。 8.2.4 化学防治 根据NY/T 393的规定执行,推荐使用农药见附录 A。应严格按照农药产品标签使用,果实采收前 20 d 以内不宜使用化学农药。 9 采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 004—2021 5 9.1 分批采收,先熟先采,一般分三批采完

pdf文档 T-ZLX 004—202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LX 004—202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ZLX 004—202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ZLX 004—2021 绿色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13:5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