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374—2015 代替SN/T1374—2004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phantria cunea (Druty)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9-02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137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1374—2004《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与SN/T1374—2004相比,主要内容变 化如下: 范围中增加美国白蛾拉丁学名; 原理部分内容精简; 仪器、用具部分内容精简; 一试剂、材料及用途中删除了用途; 增加了美国白蛾基本信息; 删除了5.3; 删除了6.4; 删除了7.5.6 增加了样品保存; -增加了附录A“美国白蛾分布及寄主”; 附录B"美国白蛾形态特征图示”中增加了美国白蛾成虫、幼虫图片; 增加了附录C“美国白蛾主要近似种重要形态特征及其为害、分布”,增加了美国白蛾主要近似 种检索表。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高华、梁靓、李毅然、潘亚勤、李卫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374—2004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N/T1374—2015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美国白蛾的检疫鉴定。 2美国白蛾基本信息 学名:Hyphantria cunea(Drury)。 异名:Bombyx cunea Drury;Phalrna punctatissimaAbbot & Smith;Cycnia budea Hubn.; Hyphantria tertor Harr.; Spilosoma mutans Wlk.;Hyphantria puctata Fitch.;Spilosoma candida Wlk.;HyphantriapallidaPack.。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dae),白灯蛾属(Hyphantria)。 危害及传播: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树叶,寄主广泛,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370余种, 其中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其成虫大多产卵于寄主树冠周缘近端叶背,幼虫孵出即吐丝做网幕在内群 集危害,多数计六龄或七龄。老熟幼虫寻觅树皮裂缝、树洞、树下土块、瓦砾、枯枝落叶、包装物及建筑物 缝隙等隐蔽处化蛹越冬。五龄以上幼虫有很强耐饥力。成虫有一定飞翔能力和趋光性。这些习性使该 虫很容易随木材、带叶苗木等相关货物及其包装物借助运输工具扩散。五龄以上幼虫和蛹是该虫远距 离传播的主要虫态。分布与寄主参见附录A。 3原理 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形态特征是本标准鉴定方法的依据, 4 仪器、用具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镊子、剪刀、昆虫解剖针、昆虫针、指形管、毒瓶。 5试剂、材料 冰乙酸、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7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5%氢氧化钾、阿拉伯 胶、水合氯醛、50%葡萄糖水溶液、蒸馏水。 6现场检疫 6.1确定进境运输工具及相关货物是否来自或过境美国白蛾疫区。 6.2详细检查运输工具、货物及其包装物、铺垫材料的内外、缝隙、角落、原木的粗皮、裂缝、树洞、栽植 苗木的茎枝、叶面等 1 SN/T 1374—2015 6.3将检查获得的成虫、幼虫、及卵块放入相应器血或保存液内保存。 7 实验室检验 7.1将现场检疫所获得的各虫态标本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 7.2取下成虫腹部末端,在70%乙醇中浸一下,再放人5%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5min~6min,清水 7.3现场检疫获得的如是活的卵块或幼龄幼虫,置养虫箱内(25℃、相对湿度70%~80%、透光)饲养 至老龄幼虫、蛹或成虫观察鉴定。 8美国白蛾鉴别特征 8.1灯蛾科主要形态特征 成虫后翅Sc十R脉和Rs脉有长距离愈合;幼虫体生毛瘤,毛丛浓密,毛长短比较一致:蛹有丝质 茧。美国白蛾形态特征参见附录B,近似种参见附录C。 8.2美国白蛾型的区别 8.2.1黑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黑色,五龄以前在网幕内昼夜取食,网内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另处 织一新网。六龄幼虫脱离网幕分散危害,不再织网。成虫均产卵于叶背,卵块100%单层排列。 8.2.2红头型幼虫头和背部毛瘤桔红色,不离开网幕生活。后期幼虫叠栖夜食。网幕大,有时包被整 个树冠。成虫多数产卵于叶背(约占88%),少数产卵于叶面(约占12%)。卵块多为双层或多层(约占 64%),少数为单层(约占36%)。 8.2.3两型的、成虫形态鉴别特征无明显差异。 8.3成虫 8.3.1白色蛾子。雌虫体长9.5mm~15mm,翅展30mm~48mm;雄虫体长9mm~13.5mm,翅展 23mm~36.5mm。头部及胸部密被白色长毛,翅底色纯白。雄虫前翅由无斑到有多数暗褐色斑,雌虫 前翅常为白色。后翅纯白或仅有儿个小斑。 8.3.2雄虫触角双栉齿状,雌虫触角为锯齿状。复眼大而突出,黑色;有单眼;喙短而细弱。 8.3.3前翅R脉由中室单独发出,R²~R,脉共柄M脉由中室前角发出。后翅Sc+十R,脉由中室前 缘中部发出,Rs和M,脉由中室前角发出。前、后翅的M2与M,脉共柄,都由中室后角上方发出,Cu 脉都由中室后角发出(参见图B.1)。 8.3.4前足基节及股节端部桔黄色,胫节有1对小刺,一个长而弯,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有1对端距, 但无中距。 8.3.5雄虫外生殖器的钩形突向腹方作钩状弯曲,基部颇宽;抱握瓣对称,具1发达的中央齿状突;阳 茎稍弯,较抱握瓣长得多,顶端有微刺突(参见图B.2)。 8.4老熟幼虫 8.4.2黑头型头黑色,具光泽;体色暗;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黄色,体背毛瘤上毛丛呈棕褐色:背部 有一条深褐至黑色宽纵带,侧线、气门下线浅黄色。红头型头和背部毛瘤橘红色,毛瘤上散生褐色或黑 色刚毛;体色由淡到暗色;几条纵线乳白色,终止于每节的前缘或后缘 2

pdf文档 SN-T 1374-2015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374-2015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1374-2015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1374-2015 美国白蛾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3 00:15: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