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60 SY CCS 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7602024 诸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Requirements for design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2024—09—24 发布 2025 — 03 - 24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7760202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础资料 5 地质体监测系统设计 5.1 动态监测 5.2 密封性监测 6 并工程监测系统设计 6.1 监测并设计 6.2 并监测 地面工程监测系统设计 7.1 一般要求 7.2 计量监测 7.3 气质监测及取样口设置 7.4 泄漏监测 7.5 腐蚀监测 SY/T 776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储气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PSC/TC 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重庆相国寺储气库有限 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 石油大学、新疆油田储气库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源、王霞、蒋华全、李春、王东军、彭先、夏焱、唐治平、赵梓寒、杨颖、 钟荣、廖伟、李力民、李康、付晓飞、齐德珍、魏路路、张弘、陈博、王健。 SY/T 77602024 诸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的基础资料、地质体监测系统、并工程监测系统和地面工程监 测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气藏型、油藏型和盐穴型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18603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 21109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GB/T 21447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 2144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 23258 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规范 GB/T 5011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SY/T 5440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 6503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 SY/T 6645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程设计编写规范 SY/T 7036 石油天然气站场管道及设备外防腐层技术规范 SY/T 7352 油气田地面工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SY/T 7642 储气库术语 SY/T 7646 盐腔稳定性监测与评价技术要求 SY/T 7651 储气库井运行管理规范 SY/T 7688 气藏型储气库老井封堵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Y/T 76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储气库监测系统 t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monitoring system 由地质体监测系统、并工程监测系统和地面工程监测系统等单元组合而成,具有储气库安全运行 监测功能的有机整体。 1 SY/T 77602024 4基础资料 资料收集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a)库区周边气象资料及地理、社会环境情况。 b)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成果、阵列声波测井、垂直地震剖面测井(VSP)、岩性剖面资料。 c)盖层突破压力、扩散系数及物性等特征参数,岩石力学实验,储层渗流实验资料;盐层蠕变 参数测定、含盐地层水溶实验。 d)地应力测试资料。 e)地质模型、地质力学模型。 f)老并工程检测与评价资料。 g)生产及动态资料,老腔声呐测试及地面沉降资料。 h)并流物组成与性质。 i)储气库建库地质与气藏工程、井工程、地面工程设计及完整性管理要求。 5地质体监测系统设计 5.1 动态监测 5.1.1 温度及压力 按照以下方式开展监测: a)油藏型、气藏型储气库每一个压力系统应部署不少于1口温度、压力监测井,宜采取连续监 测方式; b)油藏型、气藏型储气库每个平衡期宜选择不少于20%生产井开展井底静压、静温测试; 方式。 5.1.2 注采能力 按照以下方式开展测试: a)注来并在投产后应分批、分阶段开展产能试并及不稳定试并,宜在5年内完成首轮测试,达 容后宜每年选择典型井进行测试; b)试并设计应符合 SY/T 5440 的要求。 5.1.3 流体性质 5.1.3.1 油藏型、气藏型储气库宜选择构造的不同部位注采井取样分析,确定井流物组成和组分 变化。 5.1.3.2 每采气周期选择有代表性的注采井每月至少进行1次油、气、水取样分析,气液比发生异常 变化时每月应不低于2次取样分析。 5.1.3.3含酸性气体的储气库,每月宜不低于2次气样分析。 5.1.4 出砂 5.1.4.1在采气能力测试时,宜对可能出砂的注采并进行出砂监测。 5.1.4.24 针对可能出砂的储层,宜选择典型注采并逛行出砂定点连续监测。 2 SY/T 77602024 5.1.5 结盐 5.1.5.1 7 在采气能力测试时,宜对可能结盐的注采并进行结盐监测。 5.1.5.2针对可能结盐的储层,宜选择典型注采并进行结盐定点连续监测。 5.1.6气液界面 5.1.6.1 又 对于中水驱、强水驱气藏改建的储气库,应部署气水界面监测并。 5.1.6.2油藏型储气库应根据油、气、水产量变化开展气液界面监测。 5.1.7 生产部面 对于多产层或块状油藏、气藏改建的储气库,宜选择典型生产井开展生产剖面测试。 5.2 ,密封性监测 5.2.1 1盖层及底托层 5.2.1.1应建立盖层监测井,宜充分利用老井,监测层位宜选择靠近盖层的上覆渗透层。 5.2.1.2若并口压力异常,应取气样进行组分分析或碳同位素分析,结合工程测井情况确定异常 原因。 5.2.1.3对于底托层之下存在其他油气开发层系的储气库,宜部署底托层监测井。 5.2.2断层及围岩 5.2.2.1 静动态密封性评价存在潜在风险的边界断层,应在断层外侧部署断层监测井。 5.2.2.2断层监测并宜充分利用老并,新部署监测井距断层面不宜超过100m,监测层位应选择临近 储气层上部的渗透层。 5.2.2.3对于垂向贯穿盖层的内部断层或垂向存在潜在风险的断层,可与盖层监测并合并部署。 5.2.2.4围岩的监测按照 5.2.2.2 执行。 5.2.2.5应持续监测井口压力,若井口压力异常,应取气样进行组分分析或碳同位素分析,结合工程 测井情况确定异常原因。 5.2.3溢出点 5.2.3.1经动态评价,对存在溢出风险的构造型气藏改建的储气库,宜在溢出点内侧部署监测并。 5.2.3.2应持续监测并口压力,当压力异常时,应分析原因。 5.2.4盐穴 盐穴密封性、稳定性及地面沉降监测设计按照 SY/T 7646执行。 6并工程监测系统设计 6.1 监测并设计 6.1.1储气层监测井井口装置应按照储层温度、压力、配产及腐蚀性介质等工况条件设计,非储气层 监测并并口装置宜按照监测层位的压力、温度设计,封堵并并口装置应按照SY/T7688的要求设计。 6.1.2储气层监测并完并管柱应接照SY/T6645的要求设计,宜安装永久式监测仪器或监测工作筒。 3

.pdf文档 SY-T 7760-2024 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760-2024 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第 1 页 SY-T 7760-2024 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第 2 页 SY-T 7760-2024 储气库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9:46: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